分享

滇藏两万里——阿里北线

 驴游记 2021-05-06

        在扎达县的那个晚上,出来第13天,我突然很想家,非常想念内陆的城市,想念各种生活的便利,想念温暖湿润的气候,想念人潮汹涌的街头,然后后面的行程就开始赶路了,很多时候连相机都不想拿出来,或许是审美疲劳了,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后悔,毕竟像阿里北线这种地方,再去一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从扎达县本来还计划去皮央东嘎洞窟遗址,然后住在狮泉河镇的,那天直接放弃了皮央东嘎洞窟遗址,到了狮泉河之后,本是想城市中休整一下的,看看时间尚早,给车保养了一下之后,便直接开到了革吉县城,在革吉县城加油时,遇到一个想搭车去雄巴乡的藏民,说雄巴乡也能住宿,又一口气开了100公里去到了雄巴乡。雄巴乡的住宿实在太难忘了,海拔4600米,没水没电,晚上在藏民家吃了一碗巨难吃的藏面,然后在一间只有两张床的简易房间里睡了,反正也没电,所以也看不清被子脏不脏了。

        所谓阿里北线其实也是一个不太规范的概念,大概是指从噶尔县狮泉河镇到那曲市那曲县的近1400公里317国道,穿越阿里地区噶尔县、革吉县、改则县,那曲市尼玛县、双、班戈县、那曲县等七个县。而所谓阿里中线,地图上是没有显示的,一般是指从革吉县雄巴乡后转南至亚热乡,然后一路向东,经过仁多乡、措勤县、文布南村再到尼玛县的一条荒原土路。我们的行程是从狮泉河到革吉县雄巴乡,然后到亚热乡,走一段阿里中线,到措勤县后往北,转回阿里北线,直到那曲。

 进入阿里城区狮泉河镇的牌坊,天上阿里,可以说阿里是中国最偏远的城市,大概在方圆一千公里之内,都没有能称得上城市的地方了。

 说起来,狮泉河也是上世纪60年代新藏公路开通后才有的城镇,时至今日已经像模像样,身处其中,完全有了城市的感觉。

 城郊沙坡上巨大的“毛主席万岁”,这也是在其他城市不可见到的一景。

 爬上高处,俯瞰狮泉河,从1964年的简易营房到今天近2万人的城市,可以说狮泉河是中国这几十年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1964年,新藏公路通车后,这里开始建设营房和简单的公共设施。1966年,阿里地区行政公署从噶尔昆沙(昆莎机场)迁来此地。1988年,噶尔县也将政府所在地迁到这里。

 尽管发展迅速,但狮泉河目前大概也还是中国最小最落后的地级市所在地,毕竟地理和气候影响太大了。

 狮泉河镇本身没有什么景点,但镇上的狮泉河烈士陵园值得去瞻仰一下。

 最前面的那块墓碑就是孔繁森烈士之墓,后面的李狄三烈士,则是和平解放阿里时,从新疆进军西藏的先遣连指挥员。

 离开狮泉河后,又驱车两百多公里赶到了雄巴乡住宿,雄巴乡是个路口,从这沿着G317继续往东,就是阿里北线,从这往南到亚热乡再往东,就是地图上都没有的阿里中线。雄巴乡到亚热乡的公路是新修的油路,路况十分好。

 清晨,随处可见藏原羚和藏野驴在路边吃草,藏北荒原此时生机勃勃。

 雄巴乡到亚热乡大概90公里,要开车一个多小时,亚热乡有进入荒原的最后一个加油站,加油要先到乡政府开证明。

 简易的加油站,内陆的柴油是6元左右时,这里的柴油是10元,当然这里也没有0#柴油,都是-10#的。

 亚热乡经过仁多乡,再到措勤县,这一段是经典的阿里中线之一,亚热乡到仁多乡大概90公里,仁多乡到措勤县大概280公里,昨天搭车的藏民告诉我们,从雄巴乡一天到措勤县没有问题,我们才敢走的,事实证明,对于游客来说,一天走完还真不容易。

 荒原上的路是时有时无的,完全只能顺着轨迹和车辙前进,各种颠簸的沙石路面,越野车都颠得要命,假如没有轨迹或者向导,这一段路绝对不可贸然前往。

 仁多乡是个荒原中的乡村,前后都是沙石路段,出去不久后便见到仁青休布错,阿里的一错再错,其实是指阿里中线,真正沿着G317的阿里北线,是不能看到多少湖泊的。

 照片上看到的美景是相当不错的,但实际情况是这一路走得相当不容易的,路况很差,我们很少停车,一是有些审美疲劳,二是害怕天黑前赶不到措勤县城。

 阿里中线除了茫茫的荒原,就是那几个绝美的错了,扎布耶茶卡和塔若错是两个相邻的盐湖,一个蓝色一个红色,我想航拍应该是非常美的。

 这一路下来,几乎没有人烟,我们是单车前行,所以很有一些担心,一旦陷车,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红色的塔若错,藏在藏北荒原上的美丽景观。

 扎布耶茶卡是世界三大锂盐湖之一,这一带有大片的盐田,但我们一路走过各种盐田设施,也未见人烟。

 靠着事先下载的轨迹,我们在盐田中穿行,道路错综复杂。

        接下来我们几乎是一路往前赶,在离措勤县三四十公里的荒原上,居然还有一个帐篷检查站,过了检查站后,心想天黑之前到县城应该没问题了,谁知道下午5点多钟时,车子却陷进了沙地里,想着这下完了,要在风沙满天的寒冷荒原上过夜了,天无绝人之路,然之间不知道从哪冒出四辆骑着摩托车的藏民,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二话不说,下车后,女人们在旁边看着,男人们撸起袖子就帮忙推车,人多力量大,总算把车子推出了沙地,藏民们拍拍满身的土,开着摩托车又走了,真是十分感谢这些淳朴的藏民,否则那真会是一个绝对难忘难受的夜晚,现在很后悔当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了。出了陷车地后,接下来几十公里我们开得特别小心,由于陷车耽误了时间,天黑前没能赶到县城,离县城二十多公里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前往措勤县城的S206又在修路,轨迹和导航都用不上,我们各种穿插找路,当见到措勤县城的灯光时,真的是有点喜极而泣的感觉,灰头土脸吃了一碗拉面,决定第二天不走阿里中线了,上公路走阿里北线了。

 走阿里北线的计划也是一波三折,导航导到了磁石乡那条近路,开始的公路还挺好,谁知过了磁石乡之后,又是荒原路况,事先没有下载轨迹,所以面对草原上错综复杂的道路根本不知道怎么走,走了一两个小时后又掉头回到了措勤县,从S206北上G317,走上主路,往尼玛县方向走。

 阿里北线以前叫做S301,现在已经改为G317,路况非常好。

 途径措勤县的达瓦错,藏北究竟有多少错,现在好像也没个准数,总之在阿里北线也好,阿里中线也好,你能看到的主要景观就是错,一错再错,一路错错错。

 阿里北线的G317公路有多好,看看这张图就知道了,全线基本上都是这样,基本没车,路况特好,但很多地方是限速的,阿里地区的限速是在检查站发一张纸给你,规定几时几分之后才能到达下一个检查站,所以你根本快不起来。

 尼玛县城,在措勤时有警察问我们去哪里,我说去尼玛,他开玩笑的说,还是加个县字吧。

 阿里北线基本上纯赶路了,但还是走了三天多,途中极少拍照,但这几只藏羚羊还是吸引我拿出了相机。

 一路上见到了很多藏原羚和藏野驴,但长着长长角的藏羚羊却只见到这一次。

 途径地处西藏申扎、班戈和尼玛三县交界处色林错,以前纳木错是西藏第一大湖,近些年色林错湖面不断扩大,已经成为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

 广阔如大海般的色林错,这三十多年来,色林错的湖面增长面积接近40%,再扩大下去的话,G317公路估计都得受影响。

        阿里北线的最后一天,从尼玛县一口气开到了索县,整整800公里,从西到东,但居然还是没能走出那曲市,那曲市最西面的县城是尼玛县,最东面的县城是巴青县,800公里是个什么概念,从长沙都能到郑州了,穿越三个省的路程,我们却还没能走出西藏的一个地级市,西藏之大由此可见。从南到北,走过了阿里,见过了最西藏的西藏,尽管还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例如计划中的当惹雍措、纳木错等等都擦肩而过了,但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对阿里大北线的初体验,但我相信我肯定还会再去,下次应该不会这么匆匆,会静下心来慢慢感受藏北荒原的大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