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座坟丘,留存着传说中孔子唯一存世真迹!

 驴游记 2021-05-06

    现在有个比较流行的词叫做“比心”,但很多人可能已经不太记得其实还有个成语叫做“干剖心”,这个成语比喻忠臣被害,《史记.殷本纪》记载:“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故事虽短,却流传千古,不管哪一版本的《封神演义》,“比干剖心”都是其中的重头戏,比干到底是谁?他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如果有机会来到中华文明发祥的中原大地,不妨去了解一下比干的故事。

比干,3000多年前的殷商重臣,《封神榜》中的神话人物,传说被剖心而死的“亘古忠臣”,他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以死谏君的忠臣,被称为“天下第一仁”。

在比干的家乡河南卫辉市,留存着一座传承历史的比干庙。比干庙,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庙墓合一建筑群,有诸多“第一”,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庙内的比干墓也是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庙内的孔子剑刻“殷比干墓”碑,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孔子真迹,被誉为“天下第一碑”。

比干庙现存留的建筑群为明代弘治7年重建,整个庙宇的主体建筑由神道、照壁、山门、二门、碑廊、木坊、配殿、大殿等组成。

《封神演义》中写到比干因火烧狐狸洞遭妲己记恨,被商纣王处以剜心之刑,“空心菜”成为比干庙最有名的传说。

据说比干惨遭纣王剖心以后,忠魂触动天庭,玉皇大帝差遣姜子牙前来搭救,他让比干缄口不语,骑马南行,到达心地(即新乡),就可长出新的心脏。

比干掩袍不语,面似土色,策马南行,不料行至牧野遇上妲己变成的老妇拦路叫卖空心菜。

比干问:“菜没心能活,人没心如何?”老妇答曰:“菜没心能活,人没心该死。”比干听后七窍流血,口吐鲜血,坠马身亡。

比干而亡后,瞬时间,天怒地怨,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覆盖了比干的尸体,形成了一个沙丘,这就是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

忠臣之死,惊天动地,也流芳千古,历代帝王及文人骚客纷纷慕名到比干庙拜谒并立碑纪念,使这里成为一座弥足珍贵的文化宝库。

比干庙虽然历代重修,但依然有不少历史印迹,这是明朝的古砖路面,每块砖上印有产地。

正殿前的“开心柏”是比干庙的一景,它从根至每一枝树梢全都是裂开的,中间呈现一“心脏”的形状,据传说是柏树有感于比干的为人,为了要救比干将心掏出,使比干重返人间,继续伸张正义。

而另一些柏树树冠不经修剪自然形成平顶,据传说这些树在比干去世后,树的顶部全部枯死,好像在为比干脱帽致敬,表示对圣人的尊重,后被世人称为“平冠柏”。 

正殿前有历代石碑,横额上有“丹心千古”四字,代表了对一代忠臣的景仰。

殿中供奉的就是比干,3000年前的历史人物。

看完正殿千万不要错过了后面的比干之墓,墓前有座日月丹心坊,是明嘉靖年间修建的。上写6个大字“殷太师比干墓”,顶脊上有醒目的“飞云日月捧心”的石雕,寓意“忠心昭日月,浩气万古存”。墓地与日月石牌坊之间,有一亭子,亭内竖一墓碑,这就是比干庙最珍贵的古迹。

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到此,对比干敬仰万分,于是,用剑在石头上刻下“殷比干莫”四个字。孔子认为比干乃取大地之土而葬,于是,“墓”字下面的“土”,孔子特意没有写下。后来,一个自认为很有才华的秀才看到了,他说孔子这个大教育家都写错了字,想当孔子一字之师,于是,自作聪明的把“土”字给添到了“莫”字下面。当他写完后,晴空突然雷声隆隆,闪电阵阵,老天震怒,把完整的碑劈开了,秀才刚添加上的“土”字被劈掉了。意思是说:圣人之意不可违。实者,古时“莫”、“墓”通用。

孔子是圣人,圣人的笔迹不可随意的摧残。于是,人们看到的“殷比干莫”四个字残缺不全。清乾隆皇帝到此游览时,看到孔子为比干写的墓碑,于是,挥笔写下了“宣圣真笔”四个字,以告世人:我乾隆皇帝作证,这是孔子的真迹!据说这不完整的“殷比干莫”四个字,可是孔子唯一存世的真迹啊,此碑也被世人尊为“天下第一碑”。

比干墓是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墓地呈圆形,像心形,虽然现存的墓早已不是原来那座,但都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墓之一。

    其实说了这么多,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比干这个人呢?确实是有的,比干是牧野人,也就是今天河南卫辉人,大概出生于公元前1110年,他是商王文丁庶子,商王帝乙之弟,商纣王帝辛之叔,殷商王室的重臣。他从政40多年,历经两朝,先是辅佐商王帝乙,后来又接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纣王帝辛,作为商纣王的叔叔,他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帝辛二十九年(公元前1047年)去世,终年六十四岁。比干也被不断神化,从历史上的忠臣,逐渐演变成《封神演义》中的神仙。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