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衡阳雁去无留意,中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不是没有故事的地方!

 驴游记 2021-05-06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古代的衡阳,似乎总和大雁有关,从李白的“举头忽见衡阳雁”到杜甫的“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从秦观的“衡阳犹有雁传书”到范仲淹的“衡阳雁去无留意”,年复一年大雁的往来停留,使得这座城市也被称为“雁城”。

    近代的衡阳,最惨烈的战役发生在这座铁路重镇上,47天的衡阳会战,中国军队孤军固守,打破了侵略者7天之内打通大陆交通线的黄梁美梦,全城焦土,千年古城被夷为平地,也使得衡阳成为唯一的抗战纪念城。

    现代的衡阳,既缺少了“回雁峰头,依约雁南翔”的诗意,也被忘却了英雄城的荣光,曾经的湖南第二城,早已被超越,京广线上的枢纽,印象中却是“火车好坐,衡阳难过”的黑历史,外地朋友去衡阳耍,除了听闻过徒有名气鲜有风景的南岳衡山外,似乎也无处可去。

    可别忘了,衡阳是一座2200多年的历史古城,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虽然古城已被战火摧毁,但衡阳不是一座没有故事的城市。

走进衡阳,可以从“雁城三塔”中的来雁塔开始,这座曾被战火洗礼的城市所存古迹不多,而来雁塔是衡阳城内仅存的明代大型砖石结构建筑,是这座城市400多年来的地标。

位于湘江、耒水、蒸水三江交汇处西北部的来雁塔,既是风水宝塔,也是航标灯塔,更是承载这座城市历史的记忆,徐霞客曾登塔远眺,彭玉麟亲笔题字。

1637年2月,徐霞客登临建成才40多年的来雁塔,极目远眺,观望四周,记录于《徐霞客游记》中,离开来雁塔后,他遭遇了旅途中最大的一次危机,3月11日夜,徐霞客乘小舟在衡州城南“塘新站上流之对涯”停泊,“群盗喊杀入舟,火炬刀剑交丛而下”,这位浪迹天涯的“驴祖”,不仅财物全被抢还险些丧命,堪称古代版的“船舟好坐,衡阳难过”。

除了来雁塔,徐霞客还到过石鼓书院,自古以来,湘赣之地便书院汇聚,英才辈出,而衡阳的石鼓书院更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衡阳城内不可错过的文化胜地。

唐代处士李宽步李泌后尘奔南岳而来,见石鼓山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遂结庐读书其上,创建了这座古老的书院。

此后,这座书院千年延续,宋太宗赵光义赐“石鼓书院”匾额,苏轼、周敦颐、朱熹、程洵等一干名士曾在此开坛讲学,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等接踵至此。

石鼓书院成了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深深影响了湖南甚至中国,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齐白石等等都曾在此求学。

千年石鼓书院历经多次毁灭重建,最近的一次是1944年7月毁于衡阳保卫战中的日军炮火,2006年重建,恢复清代格局。

名为石鼓,当然不能少了石鼓。据说唐朝黄巢起义以前石鼓山上曾有一面石鼓,高六尺,叩之声闻数十里,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有记载,但神奇的石鼓早已被“庐龙推鼓入潭”,现存的石鼓为1965年陶铸首倡凿制。

虽然石鼓书院的古建筑已然不存,但蒸湘两水交汇处的石鼓山上,依然保存着自唐宋历明清的摩崖石刻40余处,堪称历史的橱窗、衡阳古城的记忆。

站在石鼓书院的合江亭上,可远眺江边的来雁塔,书院与古塔遥相呼应,正是这座城市的文脉所在。

游览石鼓书院,别错过了书院旁蒸水上的那座青草桥,这是一座始建于南宋年间,屡毁屡建的古桥,古桥曾“列肆百余间,十家七酒店”,每当夜幕降临,桥上桥下和桥头,灯火万点,渔歌满江,酒家笑浪,甚为奇观,“青草桥头酒百家”也被誉为衡阳八景之一。

说起书院,石鼓书院并不是衡阳的唯一,建于清末的船山书院虽然历史不算悠久,但也是湖湘文化的一脉相承,衡阳近代文化繁荣的代表。

清光绪八年(1882年)湖南提学使朱逌然倡议建立船山书院 ,衡州乡坤彭玉麟、王之春、杨概等集捐,将书院建在王船山出生地衡阳城内王衙坪的“船山祠”。

王船山是谁?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也就是被称为船山先生的衡阳人王夫之,算得上是衡阳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彭玉麟认为船山书院太靠近城市,不适合读书,上书奏请朝廷,并独捐银12000两将船山书院迁建于湘江中的东洲岛。

东洲岛本是古衡州八景之一,与岳阳君山、长沙橘子洲并称湘江流域三大洲,书院建成后,更让沙洲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船山书院的地理位置与大名鼎鼎的吉安白鹭洲书院十分相似。

王船山的纪念馆在回雁峰,回雁峰号称八百里南岳七十二峰之首,故称南岳第一峰。你别以为这是一座高山,其实它只是衡阳城区中心的一处小山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回雁峰不高,也没有仙,但有大雁更有诗,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回雁峰给衡阳这座古城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到“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后诗圣杜甫旅居衡阳期间又留下了“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的诗句。李白钱起刘禹锡柳宗元杜荀鹤王安石文天祥范仲淹等都不吝笔墨,纷纷衡阳雁”写入诗词之中,文因景成,景借文传,这座小山包故而名扬天下,衡阳也因此峰而得“雁城”之雅称。

回雁峰除了诗词,还是寿佛源头,有千年古刹雁峰寺,是中华寿岳“无量寿佛”的唯一供奉点。

而明末清初大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出生于回雁峰下的王衙坪,北宋大理学家周敦颐从小在衡州舅父家成长,更让这座小山峰人文荟萃,名扬天下。一座不起眼的城中小山包集“大雁文化、宗教文化、船山文化”于一身,可谓罕有。

可惜衡阳保卫战期间,回雁峰未能幸免于难,山上的茂林古木,摧毁无余,寺院佛像,全部毁灭,仅存大门一排几间小屋。今天看到的回雁峰上各类建筑,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后复建的。

回雁峰的历史古迹已经荡然无存,但在回雁峰对面的小山包上,你却能看到一座真正的古塔,这就是“雁城三塔”之一的接龙塔,也是三塔之中保持原貌最好的一座。

接龙塔位于城南接龙山上,建于清康熙年间,是衡阳境内现存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一座惜字塔,古人“敬惜字纸”认为文字是神圣和崇高的,写在纸上的文字,不能随意亵渎,即使是废纸,也必须诚心敬意地烧掉,这就是这座古塔的用途。

接龙塔目前处于不开放状态,这座与回雁峰隔街相望的小山包,后面是高楼林立的小区,前面是车水马龙的公路,旁边则住着一户人家,种着几块菜地,有小门出入,但平时并不开放。

近代的衡阳,也是一座十分有名的城市,曾经是妥妥的湖南第二城。南方的城市,因为老城一般都是依河建,所以寻找遗存的历史建筑来到江河两岸准没错。

曾是湘南学联办公室所在地的湘南学联旧址就位于珠晖区湘江东岸的粤汉码头旁,这座建筑始建于1902年,原为衡阳浮桥公所。

1919年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中,夏明翰、蒋先云等联络衡阳各校学生,成立湘南学生联合会,这里成为湘南学生运动的中心。1921年10月,毛泽东至衡阳,以学联负责人为骨干建立党团组织,湘南学联又成为湘南地区党团活动中心。

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当年就是在这里组织学生运动,如今这里是一个红色景点,免费开放,但中午休息,注意避开。

沿着江边的湘江东路向南,沿路还有几座修复的古建筑,退省庵是晚清重臣、“中兴四大名臣”“湖南三杰”之一的彭玉麟故居。因为“皆自建,不烦公费”,亦号“退省庵”。最早的退省庵有三栋,现在仅存前栋,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

彭玉麟是近代以来衡阳最知名的人物,他1853年受曾国藩邀请加入湘军水师,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此后镇压太平天国屡建战功,之后又参与创建长江水师。中法战争前夕,彭玉麟以68岁高龄受命前往广东帮办两广军务,主张支援刘永福、重用冯子材,创下“镇南关大捷”。

彭玉麟这位在战场上“血染襟袖,仍裹创力战”的名将,大概也是史上最痴情的高官,他一生都执着于一段凄美的爱情。他自小与梅姑青梅竹马,但却不得不奉母命另娶他人。梅姑嫁到别家,四年后死于难产。

彭玉麟闻讯身心俱裂,哭吟“一生知己是梅花”,并发誓要用余生画十万副梅花以纪念他心爱的梅姑,此后的四十年军旅生涯里,他每个夜晚都会深情挥笔,画梅思梅。

继续往南,你还能看见一座挂着“清代民居”的青砖古建,这座夹在高楼大厦间的建筑被称作欧阳氏故宅,是一处典型的清代湘南民居建筑。

宅子看似普通,但宅主却不是普通人,这里是曾国藩的岳父欧阳凝祉的故宅。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为他的岳父欧阳凝祉谋得了莲湖书院山长,即主讲兼总管一职,并找了这栋宅子,让岳父全家迁到这里居住。曾国藩在衡阳训练组建湘军水师时,也时常来这里小住。

欧阳氏故宅过去一点便是东岳殿,是衡阳最早的道教圣地,殿前两根精美的龙柱,尤其引人注目。

东岳观的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最初为魏晋时期南岳洞门观施存真人来衡阳时创建的,同样屡屡毁于战火,又每每在原址上重建。

关于衡阳,还有一个话题是必须提及,那就是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衡阳保卫战”。

衡阳因为这场保卫战全城焦土,1944年以前的建筑所剩无几,而记录战争遗迹的建筑更是屈指可数,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便是位于城区西南的陆家新屋。

陆家新屋原是清代衡阳籍记名提督、振威将军陆成祖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造的祖屋。

陆成祖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4岁丧父,由其兄陆成珽抚养成人,后在湖北加入曾国藩湘军,屡立军功,被保举为记名提督,授予振威将军。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陆成祖去世,享年54岁。 

但这座老屋的看点不在振威将军陆成祖,而在于这里记录了1944年衡阳保卫战的历史。

1944年夏,日军第11军68师团所属的黑濑联队(133联队)一骑兵分队进驻衡阳西南城郊新桥组,他们发现这座大屋后,便破门而入,将其作为临时指挥所,居住长达半个月之久。

日军居住期间,奉命驰援衡阳的国民革命军62军侦察排在侦察时发现敌迹,双方展开激战。屋内日军受到惊吓后,不知外面来了多少国军,内心惶恐,于是将屋内的楼板、三屋雕花窗烧掉,升起狼烟,以发出求救信号吸引日军部队来陆家新屋增援。

日军接到求救信号后派一架飞机飞临上空查看情况,并在陆家新屋四周盘旋,对着屋墙扫射,致使该屋墙内外炮眼弹洞到处都是,至今仍然有一部分清晰可见。

此后在日军优势空军增援下国军只能退走,但受到惊扰的日军也就此撤出了陆家新屋,这座古建筑,因遭受战乱而满目沧夷,但保存至今,成为衡阳保卫战为数不多的战斗遗迹。

如今陆家新屋也是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展览的主题《忠烈壮国魂---抗日战争衡阳保卫战》,展出1944年夏季衡阳保卫战抗战史实和实物,重现当年衡阳军民英勇抗击日寇的壮举。

不过这场影响如此深远,国共双方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的大会战,却只有如此简陋,基本都是文图展板的纪念馆,实在显得有点寒酸。

衡阳保卫战之后,整座城市成为焦土,加之后来几十年的开发破坏,所剩的战斗遗迹少之又少,而陆家新屋更是衡阳城中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建筑,留下了从清朝到现代的历史印迹。

除了陆家新屋,想要了解关于衡阳保卫战的历史,还有一个地方必须要去,那就是岳屏公园。

走进公园,你可能觉得这是一座太过普通的城市公园,休闲的市民,玩耍的儿童,湖中可以游船,还有各种小型的机动游戏,似乎是每一座三四线城市中心的标配公园。

岳屏公园得名于原位于山顶岳屏书院,书院同样在衡阳保卫战中被炸毁,如今这座公园最重要的看点则是山顶的衡阳抗战纪念城建筑。

抗战时期的衡阳被称为“小南京”和“小上海”,是粤汉、湘桂两条铁路的联结点,又是西南公路网的中心,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衡阳失守就意味着东南与西南的隔断,西南大后方受到直接的威胁。1944年,在太平洋战场上失利的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一号作战”计划,6月18日,经过三次会战后长沙陷落,日寇铁蹄,便直指衡阳。6月23日,日军对衡阳发起大举进攻。

当时中方守军是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军,该军由于前段作战消耗过大,人员装备只有七成,总兵力只有17600多人。而气势汹汹的对手则是横山勇率领的日军第11军,该军下辖5个师团,共计10万余人。

除了守军,整个衡阳城的群众都投入了战前准备,衡阳人民抗敌后援会发动民众破坏道路,毁掉桥梁,切断日军进攻路线。组织了3000名工人,征用了市区120家木材厂商的木料120余万根,配合奉命“死守衡阳”的国民党第十军,利用衡阳周围河川、丘陵、城墙和房屋,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内各街道挖掘了战壕、散兵坑,修筑了暗堡、机枪掩体、铁丝网等。

衡阳保卫战十分惨烈,国军有17600多人,伤亡16000余人,其中7000余人牺牲。而日军也伤亡29000人以上,是日军唯一一次承认死伤人数超过我军的战役。最终在外无援军,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方先觉派出部下张广宽进行谈判,而谈判的内容很简单:保证全体官兵的生命。此外,接受停战,但决不投降。

47天让这座千年古城成为焦土,日军遭遇重创,守军和衡阳人民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衡阳人民仅仅为抢挖工事,运送弹药,就牺牲了3174人。这场会战延缓了日军的“一号作战”计划,使得东条英机内阁倒台,更为中国军队在世界上赢得了荣誉。 

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回忆当年的烽火硝烟,老兵这样描述:“那就是一场血战,主守城南张家山、五桂岭阵地预十师3个团、直属部队伤亡90%以上。战斗一线的连营级干部死亡殆尽,更不要说士兵。五桂岭争夺战,半天里晋升了5个营长,但又全部阵亡。张家山阵地预十师三营独力苦战。连、营长等相继阵亡,副营长继续指挥,死战不退……”

在日军的战报中,也能感受到中国军人的英勇顽强。《日本帝国陆军最后决战篇》里有这样的记载:“敌人之守将方先觉将军,为一号骁勇善战之虎将,其第十军之三个师,皆以必死之决心,负隅顽抗,寸土必守,其孤城奋战的精神,实令人敬仰。亘四十余天之激战中,敌人尚无一卒向我投降。”

第十军最初得到的命令是固守10天,等待援军,可援军始终没有来,他们却整整坚持了47天。虽然衡阳最终失守,但这些中国军人对得起国家。

抗战胜利后,鉴于衡阳保卫战的悲壮,当时的衡阳市参议会决议,以议长杨晓麓为首五人组成请建衡阳为抗战纪念城代表团,赴南京请愿,杨晓麓为此亲撰了请愿呈文。

蒋介石收到呈文后,深予重视,1946年12月15日,蒋召见杨晓麓,于18日颁发三项电令,除核准“衡阳抗战纪念城”命名外,并于同日分别电饬行政院和国民代表大会左舜生等联署代表,准由中央一次性拨付巨额建设经费200亿元,重造衡阳城。

这座抗战中牺牲最烈、贡献最宏的城市,被授予“衡阳抗战纪念城”荣誉,衡阳自此成为中国政府唯一命名的抗战纪念城。

记住这场保卫战吧,它是我国抗战后期,中国战场上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抗战八年之中,作战时间最长、敌我双方伤亡官兵最多,空前惨烈的一次城池争夺战。

77年过去了,衡阳保卫战的惨烈与荣光逐渐被人忘却,军长方先觉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也很陌生,但来到衡阳,不要忘了来岳屏公园,瞻仰这座代表着衡阳近代以来最高荣誉的“衡阳抗战纪念城”的纪念碑。


在2020年以前,关于衡阳抗战的历史,城区除了陆家新屋外,主要是这座纪念碑了,现在听闻新建的衡阳抗战名城纪念馆近期已经建成,不知道现在是否已经开馆。

被战火摧毁的衡阳城,从此再也没有恢复战前的地位,国民政府许诺的200亿元拨款,恐怕还没到位就已经改朝换代了。这座一度成为全世界注视中心的城市,在人们的印象中逐渐只有铁路和衡山。

近代衡阳是一座铁道上的城市,衡阳站是很多人对衡阳的第一印象,“火车好坐,衡阳难过”更是衡阳站曾经的黑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南下务工是潮流,而衡阳站是京广线的枢纽站,火车经过衡阳,旅客常会被提醒关闭窗户,这里铁路货运盗抢猖獗,客车上小偷也很多,火车月台上还有人用钩子钩取旅客的财物,车站里打架斗殴,旅客一下车经常被偷被抢。于是“火车好坐,衡阳难过”便顺着铁道线流传了出去。

衡阳站的至暗时刻发生在1994年正月初六,这一天,由于客流量太大,管理不力,发生了一起十分惨痛的踩踏事件,造成了33人(也有说44人)死亡,六七十人受伤的悲剧,这是整个中国春运史上最悲惨、最严重的事故。由于官方没有公布,所以这次踩踏事件的详情至今鲜为人知。关于衡阳站的故事,恐怕专门写一篇文章都说不完,但值得庆幸的是,“火车好坐,衡阳难过”早已成为历史,现在路过衡阳站你大可放心地下车抽根烟,透透气。

衡阳不是一座没有故事的城市,更不是一座没有美食的城市,在湖南,没有米粉的城市是缺少灵魂的,而衡阳的米粉好吃到让你怀疑人生。

鱼粉、卤粉、筒骨粉、杀猪粉……总有一碗衡阳米粉会让你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不嗦粉的衡阳之旅是不完美的,而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回到家乡只有嗦上那碗粉的一刻,才能找到归家的感觉。

    衡阳,一座2200多年的古城,承载了北雁南飞的诗情画意,发生了改变历史的惨烈抗战,记录了南来北往的冷暖人生,却用一碗米粉慰藉游子的灵魂,你能说这是一座没有故事的城市?

    从绿皮车到高铁,我也曾无数次途经衡阳,对于衡阳我是熟悉的,但这么多年我又从未在这座城市停留过,对于衡阳我是陌生的。此次专程停留大半日,寻访雁城历史,成此一文,部分遗迹由于交通不便,未曾到访,文中不到之处,还请指正,有待下次重访,再去衡阳嗦粉。

温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