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僧寒山生平考证

 新用户2825oM4f 2021-05-06

内容摘要最早记载唐代诗僧寒山的一是《寒山诗集》前的闾丘胤序中说“不知何许人也”,且不言年代,二是杜光庭的《仙传拾遗》中说“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致使历代研究者众说纷纭,现有“唐初、贞观说”、“先天说”、“大历说”等说法。通过对地方志的发掘,对寒山故里邢台任县双蓬头村的调查和考证,联系寒山诗及有关寒山拾得的有关史料、碑记、相关族谱记载、故事传说,提出一新的说法即“元和说”。并据“元和说”确定了寒山故里在任县双蓬头村,同时确定了拾得故里在任县留垒村。确定了寒山与拾得生平在德宗李适建中四年(783)—昭宗李晔大顺二年(891)及主要足迹。考据脉络清楚,材料详实。

关键词:寒山;寒山诗;生平年代;顺德府志

一、寒山生平之贞观、唐初说

在寒山生平研究中,重要依据为唐代贞观年间台州刺史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后经宋释志南《天台山国清禅寺三隐集记》肯定,后人如宋释志磐《佛祖统纪》、宋释本觉《释氏通鉴》、元释熙仲《释氏资鉴》等均以此说为准。近年来学者中亦有赞同此说者。

否定贞观说的论者,一是认为“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序言”疑点甚多,如地名、官制等。“闾序”云:寒山子“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而唐末天台道士徐灵府的《天台山记》中云:“州取山名为台州,县隶唐兴,即古始丰县也,肃宗上元二年改为唐兴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六亦载:“唐兴县……肃宗上元二年改唐兴”。一百二十多年前之“闾序”记一百二十多年后之地,知为后人托名之作。

二是陈慧剑《寒山子研究》1指出:唐代凡佩带“绯鱼袋”、“使持节”的朝廷刺史官员,皆自高宗永徽(650655)年以后开始。所以,“到任三日即礼拜寒山、拾得,并指示僧道翘收集寒山诗”的闾丘胤及寒山拾得非贞观时人也。

钱学烈教授在《寒山子年代的再考证》2中以寒山诗为线索,指出:寒山诗《余见》3(一九三):“余见僧繇性希奇,巧妙间生梁朝时。道子飘然为殊特,二公善绘手毫挥。”吴道子卒于德宗贞元八年(792年)。如果寒山子为唐初贞观时人,何以知道盛唐时的吴道子呢?

寒山诗《自闻》(一七三):“自闻梁朝日,四依诸贤士。宝志万回师,四仙傅大士。”万回景云中(710711)卒。若寒山子贞观时即隐居天台山,何以知高宗武后时的万回师呢?

寒山诗《寒山》(三○六):“我独居,名善导,子细看,何相好。”善导卒于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寒山以善导和尚自居,乃是诗人生活在中唐而非初唐时期的又一例证。

唐初说。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以《北史》《隋书》等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提出寒山约生于公元584年至704年。隋末唐初咸阳的杨瓒之子杨温之说。

《隋书》、《北史》等史料对杨瓒有关记载。杨瓒(550年-591年),字恒生,一名慧。杨坚同母弟。隋文帝登上帝位以后,立杨瓒为滕王。后拜为雍州牧。后坐事去牧,以王就第。“开皇十一年(591),从幸栗园,暴薨,时年四十二。人皆言其遇鸩以毙。子纶嗣”。纶因为其父的缘故,在文帝在位之时,心里总感到不安稳。有人告密说纶对皇帝心存怨怼并且经常咒诅,文帝于是命黄门侍郎王弘严加查问。王弘见文帝正在发怒,遂希旨与司徒杨素等曰:“父悖于前,子逆于后,其罪莫大,刑兹无赦,抑有旧章,请依前律。”“帝以公族不忍,除名为民,徙始安。诸弟散徙边郡。大业七年,亲征辽东,纶欲上表,请从军自效,为郡司所遏。未几,复徙朱崖。……弟温,字明籀,初徙零陵。温好学,解属文,既而作《零陵赋》以自寄,其辞哀思。帝见而怒之,转徙南海”。

至此,杨温与其兄长应该是“二徙”或“三徙”之罪犯。凡所有徙、流之罪犯,皆有当地官府严加看管。就连杨纶上表从军赎罪都让所属郡司给挡回去了没能实现,杨温怎能擅自离开徙地而去天台隐居呢?可见“杨温隐于天台山”此说难以站得住脚。

从寒山诗中寒山所描述故里或家庭的情景:农村、带经锄、黄河、织机等,无疑是一幅乡村农家生活的画面。与皇家之后的杨温所处的家庭环境迥然不同,所以很难将寒山与杨温视作同一人。

寒山诗(第7首):“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有唐以来290年间21位皇帝,在相邻三位君主的统治与更替中,只有德宗历顺宗至宪宗是三十年间经历了三代君主更替。且是安史之乱后相对恢复平定的年代,符合寒山出外游学、参加科考并“三遇圣明君”的诗意。寒山不会将隋、唐君主都称为“圣明君”的所以,隋末唐初说亦站不住脚。

二、寒山生平之先天、大历说

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一书中指出:“此文(《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说寒山子隐居天台在大历时,可见他生于八世纪初期,他的时代约当700780年”。

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辩证》里认为,以贞元九年(793年)为寒山子卒年之上限。

钱穆在《读书散记两篇·读寒山诗》4中说:其生世当在大历贞元间,不能上出贞观。

寒山子生平的“先天说”早就有人怀疑。宋释赞宁(约905996)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所撰《宋高僧传》卷十九云系曰:“……又大沩祐公于宪宗朝遇寒山子,指示泐潭,仍逢拾得于国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夫丰干也,天台没而京兆出;寒拾也,先天在而元和逢。为年寿弥长耶?为隐显不恒耶?”钱学烈教授认为:赞宁乃一代名僧,博学广识,著述严谨,其所置疑,当不无道理。

钱学烈教授认为:大致可以确定,寒山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即725730年间,卒于文宗宝历、太和年间,即825830年间。

以下以寒山与几个相遇(或相识)过的人物的生平年代进行对比考证。

三、寒山与徐灵府

寒山生平研究中,在认定唐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为“伪托”之后,因徐灵府在《天台山记》中没有关于寒山的记载,有研究者认定寒山不是徐灵府同时代的人。

徐灵府在《天台山记》中确实没有关于寒山的只言片语。在释无尽《天台山方外志序》5中对此有个说法:“旧为是志者,谓释老非志所急,故存而不书,或书而不详。然有世间法、出世间法,达人大观无可不可,若分门立户,不啻冰炭,宜其目为天地间之尤物也。……云志之为类者凡二十”,其后将“次以隐士考”列为第十一。

当时,寒山并非名士,只是一名隐士。寒山诗(22)曰:“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诗(37)曰:“以我栖迟处,幽深难可论”,诗(42)曰:“我居山,勿人识。白云中,常寂寂”。寒山隐居之地人迹罕至,除国清寺僧,少有人识。徐灵府之所以在《天台山记》中没有关于寒山的记载,其因:一是当时寒山并非名僧、名士,二可能是释、道分立,门户之见耳。

徐灵府,自号默希子,钱塘人。元和十年(815),与陈寡言,冯惟良等随田虚应东入天台山修道。《天台山记》篇末云:“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定室方瀛,至宝历初岁已逾再闰。修真之暇,聊采经诰,以述斯记,用彰灵焉”。会昌中(841846),唐武宗李炎闻其道行高卓、雅有情趣,甚感欣悦。遂频频下诏,谕浙江廉访使征召入京备问。徐灵府以方外之人喜野鹤闲云坚辞不赴。由此“绝粒十余年”,并对辄题于树间石上的“寒山子诗”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久之,凝寂于山中,享年八十二岁。

据任林浩《徐灵府与南岳衡山》考证:“……徐灵府居天台山修道五十余年,约活动于唐德宗贞元至唐懿宗咸通(785874)时期。此亦为寒山在天台活动期间”。所以可以说寒山与徐灵府为同时代人。

四、寒山遇毗陵道人

《太平广记》卷五十五“寒山子”条:“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十余年忽不复见”。有学者据此推断出:寒山生活于“大历中(772)”。

但这则史料接着说:“咸通十二年,毗陵道士李褐,性褊急,好凌侮人。忽有贫士诣褐乞食,褐不之与,加以叱责。贫者唯唯而去。数日,有白马从白衣者六七人诣褐,褐礼接之。因问褐曰:“颇相记乎?”褐视其状貌,乃前之贫士也。逡巡欲谢之,惭未发言。忽语褐曰:“子修道未知其门,而好凌人侮俗,何道可冀?子颇知有寒山子邪?”答曰:“知。”曰:“即吾是矣。吾始谓汝可教,今不可也。修生之道,除嗜去欲,啬神抱和,所以无累也;内抑其心,外检其身,所以无过也;先人后己,知柔守谦,所以安身也;善推于人,不善归诸身,所以积德也;功不在小,立之无怠,过不在大,去而不贰,所以积功也。然后内行充而外丹至,可以冀道于仿佛耳。子之三毒未剪,以冠簪为饰,可谓虎豹之鞟,而犬豕之质也。”出门乘马而去,竟不复见。(出《仙传拾遗》)。

且不说此故事的真伪。“大历中隐居”与“咸通十二年”前《寒山诗》已结集,显见此处有误。但我们不能忽略这里记述的寒山见毗陵道人的具体时间及行迹。贫士是寒山在寒岩时别人对他的称呼。

宋·正一道士陈葆光《正统道藏·正一部》《三洞群仙录》《广记》也引用了这段故事,不同的是,这里把寒山称为“老人”:“寒昆子隐于天台,好吟诗,……咸通间,出谒李褐。……老人曰:子知有寒昆子耶?”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寒山时年八十八岁。由此可说明:在懿宗咸通十二年(871),斯时寒山仍在寒岩。

有人因为寒山见毗陵道人“涉玄”而不采信。汪祖民教授在《---赴国清寺寻访寒山、拾得遗踪》7提到:“他(寒山子)生活在公元约734871年(即玄宗开元—懿宗咸通)之间,其中在天台生活了70多年。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人们在他栖遁处,建设了寒岩寺和寒山大士纪念塔,以供瞻仰。这在(清康熙年)《天台县志》也是有记载的,比在国清寺中记录的“三贤堂”早了108年”。这样,《天台县志》与《国清寺志》的记载便可与《太平广记》卷五十五记载相印证,寒山见毗陵道人时间是可信的。

五、“元和”说来历

 元释念常历代《佛祖通载》是“编年纪载”。卷第十五曰:“唐丙戌宪宗纯改元和,於元和十三年(即818)……時寒山子者,不知其氏族乡里,隐于台州唐兴县寒岩。故父老以寒山子称之”。此书明确记载寒山是元和十三年隐居于寒岩

宋·释赞宁所作《宋高僧传》系8曰:“按封干先天中游遨京室。知闾丘寒山拾得俱睿宗朝人也。奈何宣师高僧传中闾丘武臣也,是唐初人。闾丘序记三人不言年代使人闷焉。复赐绯乃文资也。夫如是乃有二同姓名闾丘也。又大沩祐公于宪宗朝遇寒山子诣其泐潭。仍逢拾得于国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夫封干也天台没而京兆出。寒拾也先天在而元和逢。为年寿弥长耶。为隐显不恒耶。易象有之。小狐汔济。其此之谓乎”。宋·释赞宁虽然提出了记载中的矛盾,但也确定了“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对此,钱学烈先生也认为:“此也可证明道衍所云寒山为元和中人,确有所据”。即道衍所云寒山为“元和中人”恐非凭空臆想。

道衍即姚广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他在《寒山寺重兴记》中曰:“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著木履,被蓝褛衣,掣疯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暑渴则设茗饮,济行旅之渴。挽舟之人,施以草屩,或代共挽。修持多,行甚勤。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入岩石而去”。

有人说姚广孝此文为“伪作”。

同本书虽然叶昌炽曰:“相传寒山拾得尝止此,故名。不可考也”。但张人骏程德全、俞樾等有多条基本相同的记载。然叶是以“六家源流,又要旨之各异。儒墨各一,是非牛李(此志“后序”)”及闾丘序与《仙传拾遗》“传闻异词,灵踪傥(艹易),不可得考。”以一人而废众人似有不当。

张人骏、程德全所撰的《募修寒山寺启》亦言:“在唐元和间,有寒山子”。

俞樾《新修寒山寺记》:寒山寺“旧名妙利普明塔院,以寒山子曾居此寺,故即以为名”

()徐崧张大纯辑《百城烟水》卷二:相传寒山尝止此。

成化版《顺德府志·仙释》卷十:“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唐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

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杂事》记载:“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

这几则史料都提到了“宪宗”、“元和间”寒山的行迹。因此,认定寒山隐居于“元和间”是可信的。

六、寒山遇灵

据《祖堂集》卷十六《沩山和尚》、《宋高僧传》十一卷、《全唐文》卷八二0载郑愚撰《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灵祐……大中七年(853)示化,享年83岁。

寒山遇灵祐事,《祖堂集》卷十六《沩山和尚》内容如下:沩山和尚嗣百丈,在潭州。师讳灵祐,福州长溪县人也,姓赵。师《小乘》略览,《大乘》精阅。年二十三,乃一日叹曰:“诸佛至论,虽则妙理渊深,毕竟终未是吾栖神之地”。于是杖锡天台,礼智者遗迹,有数僧相随。至唐兴路上,遇一逸士,向前执师手,大笑而言:“余生有缘,老而益光。逢潭则止,遇沩则住”。逸士者,便是寒山子也。至国清寺,拾得唯喜重于师一人。主者呵啧偏党,拾得曰:“此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不同常矣”。自尔寻游江西,礼百丈,更不它游。

《宋高僧传》卷十一《唐大沩山灵祐传》亦载:“灵祐冠年剃发,三年具戒,及入天台,遇寒山子于途中,又旋造国清寺”。

大沩祐公其遇寒山一事在历代有关寒山的记载中是最为具体的。

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辩证》9里对寒山子也作过详细考证。他说:“余考传灯录卷九云:'灵祐年十五辞亲出家,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大禅师。’以其卒年推之,盖生于大历六年,下数至德宗贞元九年,年二十有三,其遇寒拾,参百丈,当皆在此年。”

罗时进《寒山生卒年新考》10曰:“其(灵祐)遇寒山、拾得事在贞元九年(793)。”

《宋高僧传》十一卷:灵祐“元和末随缘长沙。因过大沩山遂欲栖止”。

阚绪良《沩山灵佑大师──沩仰宗开宗祖师》11曰:“唐宪宗元和(806820)末年,至沩山弘扬禅风”。

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曰:“彼上人,忘其身。一晏坐,千馀旬”。即灵祐在大沩山约三十年左右。“元和末年”至大中七年亦是三十余年。

灵祐“二十三游江西”,是一路游历到浙江天台“礼智者遗迹”,再“自尔寻游江西,礼百丈”,期间应有四五年的游历时间。

按灵祐大中七年(853)示化,居沩山三十年,离开百丈山时约在穆宗长庆末年(824年)。灵祐居百丈山约十年之久[14],其遇寒山事应在居百丈山十年之前的元和十年(815)左右,而非贞元九年。故寒山在宪宗朝遇灵祐应该是可信的。

七、寒山遇徐凝

《全唐诗》卷四七四载:唐代诗人徐凝《送寒岩归士》诗:“不挂丝纩衣,归向寒岩栖。寒岩风雪夜,又过岩前溪”。钱学烈教授《寒山子年代的再考证考据》中指出:徐凝的四句诗,句句与寒山子密切相关,是徐处士题赠给寒山子的,当可确定无疑。

新发现徐凝还有一首“天台独夜”诗:“银地秋月色,石梁夜溪声。谁知屐齿尽,为破烟苔行”。

徐凝在浙东的活动可证于元和至长庆年间。他长庆三年曾赴杭州谒白居易,约长庆四年正月,时元稹在浙东观察使任,徐与元交游有《奉酬元相公上元》诗,从徐凝与元稹的交游时间,徐凝送寒山“归向寒岩栖”诗应作于元和中(814)——长庆四年(824)。钱学烈教授认为:“他在元和、长庆或早些年,在天台山结识寒山子,二人写诗唱和,互相题赠,是完全有可能的”。

徐凝曾在天台夜宿,并在天台与寒山相遇,两位诗人吟诗酬唱。寒山有诗(299):“身着空花衣,足蹑龟毛履。手把兔角弓,拟射无明鬼”。推测应该是寒山与徐凝作答的诗作。徐凝诗曰寒山脱俗归隐,寒山诗曰:归隐为观空明性而破无明。徐凝诗中“独夜”应是指两人聚谈,送寒山“归向寒岩栖”之后的“独夜”。

从寒山的诗中“空花衣”、“龟毛履”、“兔角弓”、“无明鬼”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境来看,寒山已经摒弃道家的修身方式,转而皈佛参禅,寒山诗(诗4):“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到(诗40)“今日恳恳修,愿与佛相遇”,这应该是寒山隐居寒岩十年左右以后了。诗中的“十年”并非确数,寒山在寒岩初期接触的是道教,除去这段时间,寒山遇徐凝,应接近于穆宗李恒长庆四年(824)。

八、寒山遇赵州

赵州和尚从谂的生卒年,《景德传灯录》、《联灯会要》卷第六《赵州观音从谂禅师》、《五灯会元》卷第四本称唐乾宁四年(897)十一月二日,右胁而寂,寿一百二十。《祖庭事苑》卷第七《八方珠玉集·赵州》曰,“至唐昭宗乾宁末年(按,即乾宁四年)仲冬二日右胁示寂,谥真际大师。”

冯学成居士《赵州真际禅师行状》12云:“南泉寂时,赵州已五十六岁。南泉寂前赵州虽亦游历,如……见寒山、拾得、大慈在浙江。……八十犹行脚之佳话,更留传至今”,“赵州和尚在赵州(应是窦家园)住了两年,行将谢世,谓弟子曰:'吾去世后,焚烧了,不用净淘舍利。宗师弟子,不同浮俗。且身是幻,舍利何生?斯不可也’。令小师送拂子一枝与赵王,传语云:'此是老僧一生用不尽的’”。希望赵王继续护持佛教。《新五代史》记载:燕王李匡威在镇州共约两个年头。燕王、赵王见赵州,当在892年底或893年初,时赵州已一百一十六矣。从燕、赵二王尝与之有来往来看,赵州辞世在乾宁四年(897),世寿一百二十岁。

南泉普愿禅师(748-834),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出家,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入南泉山,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圆寂。赵州参南泉,既是沙弥,当在二十岁之前,约南泉住山后一两年间,是为南泉早期入门之弟子也。

按南泉圆寂于834年,时赵州已五十六岁,应是之前游历时见寒山拾得。赵州参南泉前的游历约在二十——五十六岁期间,自南泉圆寂前推,即德宗贞元十九年(798)至大和八年(834),赵州见寒山拾得应在此期间,其中包括元和年、长庆年。

从谂遇寒山事见于《古尊宿语录》卷十四:师因到天台国清寺见寒山、拾得。师云:“久向寒山、拾得,到来只见两头水牯牛”。寒山、拾得便作牛斗。师云:“叱叱!”寒山、拾得咬齿相看,师便归堂。二人来堂内问师:“适来因缘作麽生?”师乃呵呵大笑。一日,二人问师:“什么处去来?”师云:“礼拜五百尊者来。”二人云:“五百头水牯牛聻(ni)尊者。”师云:“为什么作五百头水牯牛去?”山云:“苍天,苍天!”师呵呵大笑。

这段语录又见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志南《天台山国清寺三隐集记》和淳祐十二年(1252)普济《五灯会元》卷二。这两个记载基本相同,比《古尊宿语录》简短但有具体些的内容。《五灯会元》卷二云:天台山寒山子……因赵州游天台,路次相逢。山见牛迹,问州曰:“上座还识牛么?”州曰:“不识”。山指牛迹曰:“此是五百罗汉游山”。州曰:“既是罗汉,为甚么却作牛去?”山曰:“苍天,苍天!”州呵呵大笑。山曰:“作甚么?”州曰:“苍天,苍天!”山曰:“这厮儿宛有大人之作”。

寒山遇赵州虽然没有史料记载时间,但是在天台相见,并且相谈都是一些佛理禅机,从寒山诗的描述,应是在遇灵祐、遇徐凝之后的长庆三年(823)——(南泉圆寂时赵州五十六岁)大和八年(834)的十年之间,此时赵州四十六——五十六岁,而寒山则四十一——五十一岁,寒山小于赵州五岁。

九、拾得与贯休(寒山与贯休)

唐代诗人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今浙江兰溪)人,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圆贞禅师 ,出家为僮侍。唐宣宗大中五年(851) ,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开始漫游。先入浙东五泄山寺,修禅十年。懿宗咸通元年(860二十九岁,居山十年满,出赴苏州楞伽山谒旷禅师。咸通五年(864三十三岁离钟陵往游吴越诸山。贯休《寄赤松舒道士二首》其一谓:“子爱寒山子,歌惟乐道歌。会应陪太守,一日到烟萝。”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考证此诗为贯休大中(847859)中所作。13又《送僧归天台寺》诗提及拾得:“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莫折枸杞叶,令他拾得嗔”。诗后注云:天台国清寺有拾得。

《全唐诗》卷八三七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序云 : “愚咸通四 ,五(863——864)年中 ,于钟陵作《山居诗》二十四章。放笔 ,稿被人将去……。

这时的拾得应是已来国清寺多年了。寒山与拾得是同时人且同在天台,可佐证懿宗“咸通年”寒山仍在天台寒岩。

既然贯休这么喜欢寒山诗,按说他与寒山是应该相见的。可是为什么没有他与寒山的一点记载呢?

会昌元年(841),唐武宗李炎下废佛之诏。

会昌二年(842)武宗着手僧尼的整理工作,宫中一切仪式皆依道教,开始没收寺院财产。

会昌三年(843)借口回纥族的入侵,竟展开杀戮全国各寺院新度之僧的暴行。

会昌四年(844)禁止民间所举行的佛教仪式,废除无寺额的佛寺、佛堂,在这些佛寺、佛堂中的僧尼悉令还俗。

会昌五年(845)唐武宗征集各佛寺的财产,用以营造道教的望仙台,三月三日正式落成;并敕令淘汰佛教,以图破坏佛寺的经济基础。在此期间,武宗共废了四万四千余座佛寺,被迫还俗的僧尼达二十六万余人。

寒山诗[49]:

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大半入黄泉。 

渐减如残烛,长流似逝川。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

寒山诗[134]:

昨夜梦还家,见妇机中织。驻梭如有思,擎梭似无力。 

呼之回面视,况复不相识。应是别多年,鬓毛非旧色。

诗中说的是寒山因思乡而由寒岩返回故里的情景。寒山自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即“元和中”三十岁时隐居。三十年后即武宗会昌三年(843,此时寒山已经六十岁。寒山虽然没有正式出家,但这时的法难应该也会影响到他,于是便在武宗李炎会昌三年(843)回家乡避祸、探家。

这应是《太平广记》卷五十五“寒山子”条所载:“寒山子者……十余年忽不复见”期间,即武宗李炎会昌三年(843)——唐宣宗李忱大中七年(853)。

贯休《送僧归天台寺》为宣宗李忱大中(847859)中所作,此时正是寒山离开天台回家期间,因而使他与寒山无缘相见。那么《送僧归天台寺》作诗时间可缩短为847——853年的六年间,即寒山六十四岁——七十岁期间,因853——859寒山已经返回寒岩。

十、对寒山诗“三遇圣明君”的解析

寒山诗[7]是我们解开寒山生平的一个重要节点:

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

这里的“遇”《广韵》注:不期而会也。《说文》:逢也。崔注:“遇者,不期而会。”汉典:“相逢,会面,碰到”。这里应理解为寒山三十岁前做为“书剑客”的时间段有游学、参加过四五次铨选、经历过三位君主的更替(而非三次见到君主)。这些重要线索,为确定其生平年份指明了限制条件。

 寒山这首诗,历来被寒山研究的专家们所忽略,这首诗说的是寒山隐居前30年即作为“书剑客”所生活的年代。有唐以来,在相邻三位君主的统治与更替中,只有德宗历顺宗至宪宗是30年间经历了三代君主更替,且是安史之乱后相对恢复平定的年代,符合寒山出外游学、参加科考并“三遇圣明君”的诗意。其他所谓的“寒山生活年代”毫无疑问都不符合这个条件。

十一、关于对姚广孝《苏州府枫桥寒山寺重兴记》的疑问

明·姚广孝《苏州府枫桥寒山寺重兴记》曰:“……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著木履,被蓝褛衣,掣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

有人对此提出几个疑点:

1、“寒山子”名字的来历;

2、“寒山子”的着装。

姚广孝,长洲(今苏州)人。辅佐成祖决断机事,兴帝业,功勋卓着。并与解缙一起,编《永乐大典》,态度严谨,获皇帝“褒美”。他是本地人言本地事,当不完全为虚。

据我和“邢台任县寒山拾得文化研究会”的夏久存先生考证:传说寒山拾得小时候在家乡修炼,有时长期不回家,头不梳,脸不洗,衣不整,蓬头垢面。所以,在《顺德府志》和《任县志》中,多处提到“二蓬头童”在此建庵修炼事。据此推测,应是原来的韩山和石德离开家乡时便决意隐居后隐姓埋名,以“寒山”与“拾得”自名。寒山拾得自邢台出发,沿运河路经苏州,“缚茆以居。二人一路上风尘仆仆,加之他们的性格使然自不会着装整洁。这可能是二人此时名字与着装的缘故吧。

根据以上论证,我们可以推定寒山生平年代元和说”。

十二、《地方志》中的寒山拾得

在邢台任县之东三十五里留垒河岸边,有两个相距三里地村名合起来称做“留垒双蓬头”的村子。河西靠南的村叫双蓬头村是寒山的故里,河东靠北的村叫留垒村是拾得的故里

这里是黄河故道现在任县、隆尧、宁晋多处都有黄泛形成的“大陆泽遗址碑”任县双蓬头、留垒村就是古黄河岸边的农村14

王进珊教授《谈寒山话拾得》15一文对寒山生平作了以下推断:“寒山本来是生活在农村中的文人,因为他有文人气质,而又有骨气。开始是隐者或隐士……到了天台山,便在寒岩也叫翠屏山的山间住了下来……抛弃了驳杂的儒、道之流隐逸思想,皈依佛门”。

经在当地考证,寒山拾得自小就生活在任县留垒双蓬头这两个乡村。寒山俗姓“韩”,隐居后隐去俗姓曰“寒山”,石德俗姓“石”,隐居后隐去俗姓曰“拾得”。二人读书之外,都参与家庭劳动,或一起割草、拾柴、锄地,或一起摘荷、戏水游玩。至今尚有以他们名字或形象命名的村名、道路及遗物、遗址等。此两村及周边地区还发现了一些有关他们的族谱、碑铭、墓志铭的记载。

邢台市,历史上是顺德府所在地。现摘录历代《顺德府志》、《任县志》中部分有关寒山拾得的记载如下:

明成化版《顺德府志·杂事》记载:“双峯(蓬)头在县东三十五里,元有二峯(蓬)头童来此建庵修行,名为寒山拾得,未久飞升而去,遗址存”。

明成化版《顺德府志·仙释》卷十: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唐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

明隆庆本《任县志》记载:“双蓬头,一名寒山,一名拾得,具修炼之县之东陲,后而悟道超升,有笑呵呵诗章传世”。

清康熙《任县志》记载:“寒山拾得俱修炼于县之东乡,因名其村曰双蓬头”。

清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杂事》记载:“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

清嘉靖版《顺德府志》卷三十四《仙释列传》记载:“双蓬头,任县东三十五里,元时有二蓬头童来此建庵,一名寒山,一名拾得。未几飞升去。今遗址尚存”。

经查证,以上明、清、民国及现代各个版本的《顺德府志》及《任县志》,都有基本相同的记载,并点明了二人修行地:“双蓬头”、“天台”,还点明了修行年代:“唐宪宗时”。

在寒山与拾得故里,尚有在二人小时候的修行地建起的以寒山拾得殿为主殿的“天台寺”、拾得的故里留垒村悟凤庵“寒拾殿”及杨家祠堂供奉着的和合二仙像。亦有众多的遗迹及传承下来的文化可考,还有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遗迹、遗物加以佐证。拾得已经没有后人。寒山尚有后人在,寒山后人韩志彬先生家至今尚供奉着的祖先寒山的牌位——“供奉高先之神位(即高祖先人)”。

十三、天台寺中的寒山拾得

在任县双蓬头村东留垒村南,有国内唯一的供奉寒山拾得的寺院——任县天台寺,该寺约建于明初,因寒山拾得隐居于天台山,于是这座寺院便取名天台寺。为了纪念寒山拾得最初在此修行,该寺院以供奉寒山拾得为主殿。而且,该塑像极有特色——是两个蓬头跣足,相顾而笑的孩童,也即当地民间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形象。此形象是传说中二位高僧小时候在这里修行时的形象,也是二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为和合二仙的形象。寺中寒山拾得的塑像,蓬头跣足,持钵与荷,相对而笑,给人无限的和谐、欢乐与祥和。

该寺大清乾隆四十六年津门翰林院(OO)麒熏沐撰并书碑中记载:“兹任邑东二仙里,旧有天台寺一所。夫天台者山名也。盖寺之畔,临深壑,度石桥,人迹罕至。诚释家修炼之所也……所可异者,伽蓝诸佛,他寺所同。而和合二仙,此地所独。瞻仰者得毋疑其荒唐之至哉。乃余尝考其轶事,见夫皎皎之莭,勒诸贞珉。呵呵之声,着于诗章。其高风信不易攀矣。独异其跣足蓬头,相顾而笑,忽而见真于斯,忽而脱形于斯。峣峣其傲岸自异,不欲与众僧为伍耶。仰金仙之化身,忽隐忽现,如俗所谓普度世人耶。果尔,则和合一殿,诚堪与诸殿并峙,而碑之撰文,何容已也”。作者根据自己的考证在碑铭中记述了双蓬头天台寺不同于国内其他寺院此地所独的独特之处及寒山拾得(和合二仙)小时候的形貌“跣足蓬头,相顾而笑”、村名“任邑东二仙里”、天台寺名的来历即寒山与拾得的隐居地“天台者山名也”及当地对寒山诗的称谓“呵呵之声(当地称寒山诗为'笑呵呵诗集’”由此发出了“其高风信不易攀矣”的感慨。

另一通碑是清代诗人季宪曾《过双蓬头》诗一首:

初入张城地,前程第几村。鹤随丹并去,诗与碣并存。

驻马看秋色,逢桥问水源。樵歌将落日,彷佛白云屯。

这是在清康熙年《任县志》“艺文”篇上的记载。诗第四句旁注释:“相传寒山拾得修炼于此,有笑呵呵诗集传世”。季宪曾,江苏武进县人,这是他来任县看望时任县令的叔叔“季候”时的诗作。因寒山拾得小时候的形象是相对呵呵而笑,所以当地将寒山拾得称为“和合二仙”或“哈哈二仙”。

诗中的“张城”,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十五载: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治辖就在今天的任县境内。诗中季宪曾的叔叔的记载在民国四年《任县志》卷四·职官·康熙朝:“季候”,名季芷,江南武进人,丁亥进士,任刑部主事,因事左迁八年,任政尚简,易黜烦苛,催科无扰,折狱得情,十三年(1873)升任去。

十四、结论:寒山行迹年代(概数)

由以上史料、寒山诗及地方志互相参照的研究元和中为结点,我们可以推断出寒山生平年代及大致行迹如下:

1、唐德宗建中四年(783)生;

2、唐宪宗元和七年(812二十九岁前在家及游学、科考出仕;

由寒山诗[178]:“忆昔遇逢处,人间逐胜游。乐山登万仞,爱水泛千舟”、诗[101]:“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国使职非愿,神仙未足称”、诗[120]:“年可三十馀,曾经四五选”、54]:“春秋未三十,才艺百般能”可知道,寒山在青壮年时代,一路游学至咸阳,并多次参加科考。虽然做过几年小官,但终不如愿。

3、唐宪宗元和七年(812二十九岁辞官后回家乡,之后告别家人,沿途到苏州,时间为“元和(806——820)中”,约813年。此时寒山三十岁左右。

4、唐宪宗元和八年(813)隐居寒岩。由寒山诗[302]:“出生三十年,尝游千万里。行江青草合,入塞红尘起。炼药空求仙,读书兼咏史。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可知道,寒山是三十岁左右去寒岩隐居。

5、宪宗元和十年左右(815遇灵祐。时寒山三十二岁左右。

6、穆宗长庆四年(824)前后遇徐凝,时寒山四十二岁左右。

7、穆宗长庆三年(823)——大和八年(834)遇从谂,时在寒山四十一——五十一岁间。

8、武宗会昌三年(843)寒山六十岁。由寒山诗[49]:“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太半入黄泉”、诗[183]:“可惜百年屋,左倒右复倾。墙壁分散尽,木植乱差横。砖瓦片片落,朽烂不堪停。狂风吹蓦榻,再竖卒难成”可知,在他六十岁会昌法难的时候,又回到过家乡。此时应是《太平广记》卷五十五“寒山子”条所载:“寒山子者……十余年忽不复见”期间,即武宗李炎会昌三年(843)——唐宣宗李忱大中七年(853)。

9、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寒山见毗陵道人,时寒山八十九岁。

10、昭宗李晔大顺二年(891)寒山一百零八岁圆寂(此按传说概数)。

十五、后记

寒山拾得的俗籍在邢台,寒山文化是邢台乃至河北的历史文化遗产寒山曾在苏州“缚茅以居”修行,在天台寒岩隐居修行了70多年,这也是苏州、台州乃至浙江的历史文化遗产寒山诗已经传到了国外很多国家或地区,可说这是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清雍正皇帝十一年(1732年)敕封寒山为“妙觉普度和圣寒山大士”,封拾得为“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人们并称为“和合二圣”或“和合二仙”。寒山拾得一生弘扬“和合,和谐”、“人本”思想希望我们将寒山拾得倡导的和合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慧剑:《寒山子研究》[J],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4.147-161

2〕钱学烈:《寒山子年代的再考证》[J]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101-107

3〕所引用寒山诗按《中华书局》《寒山诗集》序号。

4〕钱穆:《读书散记两篇·读寒山诗》,载香港《新亚书院学术年刊》[J],1959第一期.41.

5〕明·释无尽《天台山方外志序》[J/OL]天台山幽溪沙门传灯万历年撰。

6〕任林浩《徐灵府与南岳衡山》,原文刊于《浙江历代著名文史哲学家评传》第二卷《唐五代卷》[M]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2013.9.23.312

7〕汪祖民《寒山子研究》《第三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苏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出版。2008.3.18 .256

8〕宋·释赞宁:《宋高僧传》[M]十九卷《唐天台山封干师传寒山子拾得传》。541

9〕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M/OL](下)第二十卷·集部一《寒山子诗集》,科学出版社1958.232.

10〕罗时进:《寒山生卒年新考》[D]《唐代文学研究》2002

11〕阚绪良:《沩山灵佑大师传》[M],台湾佛光出版社2000.87

12〕冯学成《赵州真际禅师行状》南普陀[J/OL]2013.12.12

13〕入矢义高《寒山诗管窥》,原载日本京都大学《东方学报》第28册,王洪顺译文载《古籍整理与研究》[D]4期,中华书局1989.3

14〕刘洋:首都师范大学硕士(专门史指导教师:阎守诚),《唐代黄河、长江流域的水患与蝗灾》[D/OL].山西大学出版社 1996.。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M],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523-25

15〕王进珊《谈寒山话拾得》[J/OL]中华文史论丛.198479100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