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进入六月 气温明显升高, 同时雨天天数可能明显增加, 气候表现为闷热、潮湿, 应注意预防各种传染病, 如外感疾病、肠道疾病等。 不少人“宅”在家里,容易一不小心就吃多吃杂了,饱了口福,累了肠胃,也容易因积食、熬夜等导致上火,出现口干、口臭、生疮、咽痛、便秘等症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邓聪主任中医师介绍两道清热食疗。 橄榄豆腐猪肉汤 【方法】 ①橄榄清水洗净,刀背拍烂,备用; ②豆腐切块、生姜去皮切片、瘦肉洗净备用; ③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侯水再滚起,改用中火继续煲一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有清热解毒、生津解渴、清肺胃热、利咽喉的作用。可预防减少燥热性疾病的发生。 薏米冬瓜煲鸭肾 【材料】薏米60g,冬瓜1斤,新鲜鸭肾1个,腊鸭肾1个,陈皮1角,蜜枣两个,盐少许。 【方法】 ①冬瓜洗净,保留瓜皮,切厚件,备用; ②新鲜鸭肾除去内部脏东西,备用; ③腊鸭肾清水浸透,备用;薏米、陈皮、蜜枣洗净备用; ④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侯水再滚起,改用中火继续煲一个半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有清热解毒、利尿消食的作用。 夏季除了易上火 还容易疲倦乏力、胃口不好 中医专家推荐的应季汤水别错过! 立夏后,岭南的夏天逐渐炎热,很多人都感到疲倦乏力、气短胸闷、口苦纳差、便溏尿赤、眠差等诸多不适症状。古人称之为“苦夏”。 虽然近期气温有所升高,但还未达到暑热的程度,所以对于生冷瓜果不宜过食,生冷食物容易损脾胃阳气,对人体影响很大。而气温的逐渐升高,也不太适合进食辛辣油炸、牛肉羊肉等温热动火的食物。 夏季湿重,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响,这时味觉会变淡,喜食重口味食物。但是重口味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淡。还要注意补充水分。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唐梁副主任中医师推荐3种养生药膳。 黄豆芽薏米排骨汤 做法: ①排骨烫一烫去血水洗净,沥干。 ②红萝卜削皮切块,黄豆芽洗净。 ③排骨、黄豆芽、薏米、红萝卜与姜片同时放入清水锅中,炖煮1个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适合夏季湿热内蕴之人。 扁豆冬瓜老鸭汤 做法: ①鸭肉切块,与扁豆放入砂煲中加水煮; ②先用武火煮20分钟,加入冬瓜、蜜枣后用文火煮1个半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健脾和中、清热祛湿。扁豆则健脾化湿消暑;冬瓜偏凉,清热利湿;扁豆和蜜枣可以缓和冬瓜的寒性。适于暑湿困阻,消化不良,纳少便溏之人。 山药薏米粥 材料:干山药30克,薏米30克,大枣5枚,枸杞10克,花生20克,大米200克; 做法: ①山药、薏米洗净,提前泡一晚上; ②将薏米、山药和洗净的大米放入高压锅; ③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上红枣、枸杞或花生; ④调至煮粥档,静候20分钟就可以出锅。 功效:健脾补气。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