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越老越刚的伊斯特伍德的右派宣言

 木棍先生 2021-05-06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年出生,今年5月即将年满90岁。一般人在这样的年龄,别说拍电影,别说继续工作,可能都卧床不起、老年痴呆了。

“好莱坞老炮儿”伊斯特伍德老而弥坚地还在自己奋斗终生的电影事业中,以旺盛的创作欲和表达欲,继续策马扬鞭、拓土开疆,而且丝毫不在意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

近几年他执导的《美国狙击手》《萨利机长》《骡子》,每一部都堪称佳作。老爷子独有的牛仔气质,也被他赋予在电影当中。你甚至能够想象到,他桀骜的头颅上顶着牛仔帽,红脖、青筋和银发映衬着他犀利愤怒的目光。

中国观众称他为东木,源于他英文名Eastwood的直译。东木这个名字又不失形象地表现出他又又硬个性和电影风格,就像一块硬邦邦的木头。

在他即将迈进90岁的门槛时,东木老爷子又拍出了这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名字如此拗口,第一眼看了甚至不明所以。可看过之后还是要为东木击节叫好,他再次把电影当做武器,喷出火舌射向他眼中社会的症结与不公。

1、真实事件题材折射出现实的残酷与悲哀

东木2011年执导的历史传记片《胡佛》之后,就开始将视线从历史和虚构的人物,转向到现实中的平民英雄。而且,他都从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中提取素材。

《美国狙击手》中的克里斯·凯尔、《萨利机长》中的机长萨伦伯格、《15点17分,启程巴黎》中的三位普通乘客、《骡子》中的东木自己饰演的斯通,都取材自真实事件,人物也都有真实原型。

这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也同样如此。

故事的主人公理查德朱维尔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担任百年奥林匹克公园日常巡逻执勤任务的一名普通保安。

7月27日,正在举办演唱会的公园里发生了爆炸案,造成2死100余人受伤。爆炸发生之前,理查德率先发现了可疑包裹,并第一时间提醒满不在乎的同事报警,待确认了炸弹之后开始和其他安保、警察疏散人群。

他的举动显然减少了爆炸发生后造成的伤亡人数,一下子成了国家英雄。可仅仅3天后,理查德却被亚特兰大当地报纸《亚特兰大宪法报》报道为FBI的头号嫌疑人。

理查德从英雄到嫌犯的转变,是源于FBI基于“犯罪侧写”对理查德的怀疑。很多犯罪事件中的案犯,往往是第一个报警、第一个到达案发现场的人。个中缘由是这样的案犯有着扭曲的心理,他们通常生活中郁郁寡欢不得志,不被人理解和重视,或者幻想成为英雄人物,就会自己犯下罪行,再第一时间出来指认或充当英雄,以获得受到认同的满足感。

理查德恰恰十分符合这种犯罪侧写出来的画像:身处社会底层的白人肥胖男性,大龄未婚跟母亲住在一起,曾经当过警察却因过度执法被开除,把当一名好警察当人生理想,家中还藏有大量枪支甚至手雷。

于是,FBI的官员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试图通过诱导、监视、控制等手段给理查德定罪。虽然最后理查德在律师的帮助下洗脱了不白之冤,可他本人和他母亲内心受到的伤害却也不可挽回。理查德在事件发生11年后因心脏衰竭去世,年仅44岁。

另一方面,以《亚特兰大宪法报》为代表的媒体在事件中也扮演着并不光彩的角色。女记者利用色诱从FBI探员口中得到理查德成为嫌疑人的消息,在真相未明的情况下便公之于众,引得舆论迅速转向。大小媒体的记者们也跟FBI的探员们一起,将理查德和他母亲的家堵得水泄不通。

所谓“哀歌”,正是理查德所经历的这一切,让我们通过电影这些了解到真相的观众所能感受到的难以言说的悲哀。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样一个平民英雄蒙受冤屈?又是谁,应该为这样的悲剧负责?

东木把这个真实故事搬上银幕,将矛头直指官僚与公权力,以及媒体权力的滥用。其背后,是官员与记者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对他人的傲慢与偏见,固执己见的作风这些人性之暗。

从这个角度讲,《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与东木导演的另一部作品《萨利机长》有异曲同工之妙,主人公都是拯救了百人的英雄,却被迫陷入与质疑他们的官僚主义者孤军奋战的斗争。

2、古典主义拍摄手法下的戏剧张力

与《萨利机长》不同的是,《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并没有采取插叙闪回的叙事手法,而是用最古典的拍摄方式,平铺直叙地线性推进故事的展开

古典主义是介于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电影风格,是以连贯性剪辑技法为主体的影像风格。这样的技法相对明确,又不失故事性和戏剧性,叙事清晰,因果明确,视听讲究,场景考究。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两端,即是纪录片和先锋电影。而剧情片大抵都可归为古典主义范畴,只不过侧重的方向和程度不同。

显然,东木老爷子近几年从真实事件中取材的方式,让他的电影风格更偏向于现实主义,或者说是更加纯粹的古典主义。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更为明显。影片前30分钟,通过对理查德在当上奥运会保安之前很多年的经历描述、对白处理,交代了这个人物的背景和性格特征,为后续爆炸案的发生及此后他的遭遇及反应,做了言简意赅又充分的铺垫。

之后对整个爆炸事件的描写,蒙冤与反抗的故事推进,都在东木冷静隐忍的镜头里徐徐展开,画面色调也是一如既往的冷清。电影更像真实事件的再现,无需刻意煽情,由观众自己去体会感受角色身处的境遇。这样的手法,让电影透着一股真实肃穆之感,也增加了理查德所陷困境的沉重之感。

影片高潮处,理查德和律师与FBI对峙的那场戏,导演用简单的人物正反打凸显出角色的张力和情节的反转。一开始的镜头,是两个阵营分别的双人镜头,随着交锋的进行,特写镜头集中在理查德和FBI的汤姆肖身上,从阵营的对峙到一对一的交锋,创造了循序渐进的紧张感。

演员们精湛的表演为影片添色不少。

理查德的饰演者保罗·沃尔特·豪泽在形象上简直与原型人物神似。他很好的把握了这个角色身上长期被人歧视而缺乏自信,又对自己人生目标执着,对他人甚至官员充满善意的特点。

影片中理查德的眼神一直很游离,他不太敢正视周遭的陌生人,包括警察、探员和记者,甚至对母亲和帮助他的律师目光也总是闪躲。但最后那场与FBI的对峙戏,他终于能目光如炬的盯着对面的汤姆肖,充分说明了他心态上的巨大转变,那是一种曾有的理想信念坍塌后,对公权认知的转变,对官僚作风的反抗。

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理查德的律师沃森·布莱恩特,这位凭《三块广告牌》拿下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演技派,在本片中将沃森的正直、友善,以及面对总是不听话的理查德和蛮横无理的FBI官员时的无奈都很好的诠释了出来。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饰演理查德母亲的凯西·贝茨,她在片中是情绪变化最剧烈的角色,那场记者发布会上的演讲表现出来的紧张、悲痛、委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不愧为当年凭《危情十日》拿下奥斯卡和金球奖的双料影后。她凭借本片也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女配的提名。

3、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的作者表达

对于美国老右派代表的伊斯特伍德来说,他的电影一直都毫无顾忌地输出着他自己的政治倾向。尽管《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的拍摄手法相当冷静,但其中太容易看出东木所要表达的政治观点。

在美国,左翼政党是民主党,他们宣扬服务广大民众,主张平权;右翼政党是共和党,则遵循保守主义,政治主张偏向中产阶级、精英阶层。

对伊斯特伍德来说,惩恶扬善、开拓进取、个人主义、经验主义、家庭秩序、男性至上、职业伦理,都是他认为的人身在世最重要的价值观。他对自己所信奉的这套价值观、人生法则、处世态度没有丝毫怀疑,并且在作品中用更为坚定的姿态斩钉截铁的宣扬出来,向世人一次次袒露心迹。

在好莱坞越来越左倾的情况下,只有年近90岁的东木老爷子还如此倔强。身为共和党党员,东木老爷子就曾经对着椅子上“看不见的奥巴马”吐槽了十几分钟。

保守派基于基督教义有着善良和正直的价值取向。理查德就是典型的右派好人形象。影片一开始的交待中,理查德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为人生活保守甚至形象欠佳,但谦逊单纯,职业理想是惩恶扬善,以保护他人为己任,午休时间在游戏机上展示了天赋异禀的枪法。

这让他在后来成为他律师的沃森心中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有一个细节也很能体现理查德的善良,他在公园执勤看到孕妇,就把自己作为安保人员配发的瓶装水送个了孕妇。

在被FBI开始调查时,律师沃森让他少说话,他却站在政府的角度分析和配合。母亲的保鲜盒被拿走,他说那可以用来装炸药;官员让他模仿恐怖分子打电话,他就配合着说了好几次。

而知识分子、媒体和FBI则是左派作风。

理查德在大学当保安却闯进学生宿舍过度执法引起投诉而被校长开除,正是这个校长在之后爆炸案发生后仅凭自己的主观印象就向警方举报了理查德。女记者为了报纸头条和销量,向FBI探员汤姆肖进行性贿赂获取独家消息。政府在无证据情况下强行调查,导致理查德和他母亲尊严和隐私遭到肆意践踏。

媒体代表的社会监督,和政府官员代表的公权执法,在右派眼中是一种虚假丑恶的民主。相反,右派需要维护真相,坚守尊严。

于是,伊斯特伍德在电影中借沃森之口告诉理查德,那几位FBI官员不能代表政府,他们只是为政府打工的蠢蛋。借理查德母亲之口,在记者发布会时斥责了公权的傲慢无理,展现了他们所遭受的伤害和误解。

其实,理查德是不是凶手,一个简单的从案发现场到电话亭的计时测试就能搞清楚。后来伊斯特伍德在影片中让奥利维亚·王尔德饰演的那位女记者,在理查德的发布上留下悔恨的泪水,算是为媒体找回的一丝尊严和慰藉。

东木老爷子就是这么越老越刚,他坚守着自己的右派价值观,为这个问题重重的社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电影里理查德说:如果像我这样的人蒙受冤屈被捕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还会有人挺身而出吗?

原创:木棍

编辑:木棍

公众号:木棍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