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第56篇:教研随笔∣不要把结论“告诉”学生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1-05-07

不要把结论“告诉”学生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不少语文课上,教师习惯于自问自答,即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不等学生思考回答,就自己进行了解答,解答之后又要求学生将答案记在书上或笔记本上,还问学生听懂了没有、理解了没有。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知识,自然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一些复杂问题,教师就不宜直接将答案提供给学生,因为理解答案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解、思考、接受的过程。我在《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2期上读到了一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策略》的文章,文章作者对某教师执教《陋室铭》的课例进行了评析。评析的的焦点是这句话: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不要把文本解读的相关结论和相关知识,直接或变相直接地“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经历文本解读、知识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展开充分的思维活动。我对这句话非常认可。该教师执教刘禹锡的《陋室铭》,教学思路清晰,对文本的探究也比较充分,涉及到的语文知识点也比较全面,比起那些只会教学生字词意思和翻译的课堂,这节课已经很不错了。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作者对这节课的深度分析,尤其是从思维训练的角度进行分析,达到了较高的对话层次。

首先,教师请学生思考开头的“斯是陋室”和结尾的“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这个问题是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的。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与精神的反差与对比上,而是要深入分析“陋”字的含义。作者建议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查字典,找到“陋”的相关义项,例如“陋”有“不好看”“粗劣”“狭小”“不文明”“见闻少”等意思,那么“斯是陋室”中的“陋”究竟指的是哪方面的陋?按照刘禹锡的描述,可能是狭小、简陋的意思。而“何陋之有”的“陋”很明显已经不是物质意义上的简陋、粗劣,而是精神上的“陋”,即丑陋、粗陋,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个人心志高洁不丑陋,情趣高雅而不粗糙。既然两个“陋”字的含义不一样,那就自然不存在绝对的矛盾了。应该说,这样的探究比起直接将“物质之陋”与“精神不陋”进行对比的教学来,更能对文本获得较为深刻的理解。这样的训练,自然也能指向思维的缜密性、严谨性。

其次,比较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常用手段。比较包括文本内部的比较,例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运用了哪些对比的手法,或者说刻意营造了哪些反差。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教材是将《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短文放在一起的,这不仅是两篇文章都指向了君子品德,同时在文本体式、言语形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师自然可以将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指导学生从语言、写法、文气、背景、心智、时代精神等进行比较分析。例如两篇文章的作者,虽然都体现了君子的品德,但也存在着侧重点的不同。《爱莲说》中体现的君子形象是洁身自好、积极入世的,而《陋室铭》中的君子形象是安贫乐道、处世恬淡的。这也就是说,所谓“分析”,就一定要把握两种事物、观点之间的具体的差异,只有从具体的、细微的地方进行比较,才不会得出笼统的、大而无当的结论。

再次,对于《陋室铭》的写作背景问题,也需要细细辨析。很多老师都会提到刘禹锡在和州被迫三迁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学生爱听,跟文本似乎也有一些关联。实际上,对于这样的故事,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辨析。这个故事出自哪部典籍?该典籍的记载是否可靠?刘禹锡在和州是刺史,居然受到一名“知县”的刁难,这可能吗?刘禹锡被贬和州,未必就是“参与王叔文革新失败后被贬谪”的背景。据作者简单考证,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是公元824年,王叔文革新失败是在805年左右,此时早已是唐穆宗、唐敬宗时期了,在和州三年之后,又回到京城,结束了“二十三年弃置身”的生活。或者说,刘禹锡写《陋室铭》时,已经是“政治回暖”的时候了,那么受到和州知县刁难而产生愤懑之情,这种说法就没有历史事实的支撑了。他把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提并论,自然也可能是想要积极建功立业了。教师想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旨,这一点没有错,关键是问题是要做到“精准”。其实,教师还可以将这个故事抛出,请学生结合全文内容和语气,自己来判断故事的真伪。

最后,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都认为这篇文章的写法是“托物言志”,我对此也没有产生过怀疑,以为只要是将个人主观情志寄托在外物上的,都算是托物言志。实际上,托物言志一般要求“物”的特征与“志”的内容保持一致。但是《陋室铭》中,“斯是陋室”的“物”和“何陋之有”的“志”,恰恰不是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反差关系。这又算是哪种意义上的“托物言志”呢?对于这一点呢,我觉得还需要从古典文艺理论的角度进行阐释,或者对“托物言志”的内涵进行具体清晰地解释,或者对《陋室铭》的创作手法进行重新定位。当然,一线教师可能不具备这样的知识与理论,将这篇文章理解为“托物言志”,并将此教给学生,也无可厚非。关键问题是,“托物言志”不是作为结论告诉学生的,而是要经过一番分析,找到“物”与“志”之间的关联,不然的话,学生获得的可能就是这些抽象的语文概念。

除此以外,教师在上课时还提到了清代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的一句评论:“小小短章,无法不备。凡铭多自警,此却自得自夸,体格稍变。”对于这样的引文,也不能直接作为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提供必要的资源,请学生结合文本本身对这些引文进行理解。既然是“体格稍变”,那么原来的“铭”或者说一般的“铭”是什么样子呢?这种“变”体现在哪里呢?这些问题都需要请学生去思考。

再用作者一句话结束本文:“教学活动如果缺乏思维训练,所有的知识和文本解读都只能以现成结论呈现给学生,要求他们记住。缺乏思维训练,也就是缺乏知识探究、文本探究的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