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腿麻木:

 图书 馆员 2021-05-08

两腿麻木:
当归9g 防风9g牛膝9g 防己9g 木瓜6g 鸡血藤9g 桑寄生9g 乳香3g 地龙6g 甘草3g连翘6g 双花9g 威灵仙6g 透骨草6g水煎服

当归6g 川芎6g大艽6g 桃仁6g 木瓜6g 桂枝6g 川羌6 g 没药6g 地龙6g 全虫6g 鸡血藤12g 香附6g 五灵脂6g 牛膝6g 丹皮6g 红花6g水煎服

下肢麻木。两腿发麻无力,头晕,咽喉不舒服下肢麻木。两腿发麻无力,头晕,咽喉不舒服,胸憋气短,肚脐下有跳动感,有冷气自肚脐边顺着两腿的内侧下行,受凉后腿麻木感加重。

茯苓12克,桂枝12克,五味子24克,甘草9克,黄柏9克,苍术15克,川牛膝15克,狗脊10克。  熬8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白术汤。主治历节风,四肢疼痛不可忍。多汁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动,不能饮食。口吐醎水。目下及手足青者不可治

白术汤

11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白术汤

处方

白术(二钱) 厚朴(姜制.二钱) 防风(去芦.二钱) 附子(炮.去皮脐.一钱) 橘红(一钱) 白藓皮(一钱) 五加皮(一钱)功能主治 明·着《奇效良方》之白术汤主治脾经受病,多汁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动,不能饮食,口角两边黄者可治;其状但踞而腹满,通身黄白色,口吐醎水,风中于脾也,急灸脾腧百壮,目下及手足青者不可治。白术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圣济总录》卷十方之白术汤组成 白术3两,防己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3两,人参3两,甘草(炙,锉)2两半,当归(焙)1两,芍药1两。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十方之白术汤主治
历节风四肢疼痛不可忍。

白术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1盏,入醋少许,更煎3-4沸,去滓温服。当觉体痹;未觉,加药末并醋,如前煎服。

风痰入络四肢麻木与肝阳化风四肢麻木:

四肢麻木伴有震颤是两者的共同点。风痰入络麻木为痰饮久伏,风邪引动,风痰搏于经络而发病。
辨证要点:
为麻木多有痒感,并有头眩,背沉,舌苔腻等,
治宜祛风化痰,
方选导痰汤【1、半夏(汤泡七次)120克 天南星(炮,去皮)橘红 枳实(去瓤,麸炒)赤茯苓(去皮)各30克 甘草(炙)15克。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痰涎壅盛,头目眩晕;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坐卧不安,不思饮食。
2、台芎2两,香附8两,陈皮1两,苏叶1两,干姜1两。痰注胁痛。】合玉屏风散,
【组成】  防风(6g)  黄芪(12g)  白术(12g)
【功用】  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  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
肝阳化风四肢麻木为肝阳素旺,又遇喜怒失宜,阳动生风发病。辨证要点:为麻木伴有明显震颤,并有头晕欲仆,烦躁易怒,脉弦有力等,治宜清肝熄风,方选羚羊钩藤汤 
 羚羊钩藤汤
【组成】  羚角片(先煎,4.5g)  钩藤(后下,9g)  霜桑叶(6g)  滁菊花(9g)  鲜生地(15g)  生白芍(9g)  川贝母(12g)  淡竹茹(15g)  茯神木(9g)  生甘草(3g)
【功用】  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  肝热生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惊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4.风痰入络四肢麻木与肝阳化风四肢麻木:

四肢麻木伴有震颤是两者的共同点。 风痰入络麻木为痰饮久伏,风邪引动,风痰搏于经络而发病。 辨证要点:为麻木多有痒感,并有头眩,背沉,舌苔腻等,治宜祛风化痰,方选导痰汤合玉屏风散, 肝阳化风四肢麻木为肝阳素旺,又遇喜怒失宜,阳动生风发病。辨证要点:为麻木伴有明显震颤,并有头晕欲仆,烦躁易怒,脉弦有力等,治宜清肝熄风,方选羚羊钩藤汤 

风湿痹

    风湿痹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闭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全身关节呈游走性红肿、重着、疼痛为主要表现。相当于“风湿性关节炎”。
    61.1   诊断依据
    61.1.1   以四肢大关节走窜疼痛为主,伴重着、酸楚、麻木、关节屈伸不利。另有恶寒、发热等症。
    61.1.2   病前多有咽痛、乳蛾史,或涉水淋雨,久居湿地史。
    61.1.3   部分患者可有低热、四肢部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常可使心脏受累。
    61.1.4   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500U。
    61.2   证候分类
    61.2.1   风胜行痹: 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等。舌苔薄白,脉浮。
    61.2.2   寒胜痛痹: 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处固定,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昼轻夜重,关节不能屈伸,痛处不红,触之不热。舌苔白腻,脉弦紧。
    61.2.3   湿胜着痹: 肢体关节重着酸痛,痛处固定,下肢为甚,或有肿胀,肌肤麻木,阴雨天气加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61.2.4   热邪痹阻: 起病急骤,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触,屈伸不利,得冷稍舒,多有发热恶风,多汗,心烦口渴。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61.2.5   气血虚痹: 病程日久,反复不愈,关节疼痛,时轻时重,面色无华,心悸自汗,头晕乏力。舌淡,舌苔薄白,脉濡。
    61.3   治疗方案
    61.3.1   辨证施治
    61.3.1.1   风胜行痹证: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如防风汤加减。
    61.3.1.2   寒胜痛痹证: 温经散寒,祛风宣痹,方如乌头汤合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减。
    61.3.1.3   湿胜着痹证: 除湿通络,祛风宣痹,方如薏苡仁汤加减。
    61.3.1.4   热邪痹阻证: 清热化湿,祛风宣痹,方如白虎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61.3.1.5   气血虚痹证: 益气活血,调补肝肾,方如独活寄生汤加减。
    61.3.2   其他疗法
    61.3.2.1   中成药:  风胜行痹证选用九味羌活丸等祛风除湿类中成药;寒胜痛痹证选用小活络丸、大活络丸等温经散寒类中成药;湿胜着痹证选用豨桐丸等化湿通络类中成药;热邪痹阻证选用三妙丸、四妙丸清热化湿类中成药;气血虚痹证选用六味地黄丸、归脾丸、人参鹿茸丸、健步丸等补益气血、补益肝肾类中成药。
    61.3.2.2   针灸:  根据痹证性质、发病部位,分别循经取穴,行痹、热痹用毫针泻法浅刺;痛痹多灸,深刺留针,痛剧可用温针或隔姜灸;着痹针灸并施,或用温针;虚痹宜用温针或采用当归、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
    61.3.2.3   推拿: 根据痹证性质、发病部位,循经采用   、推、捏等手法。
    61.3.2.4   外治法:  可根据痹证性质,选用生川乌、生南星、生半夏、细辛、红花等温阳活血类中药煎汤外洗,但因有一定毒性要注意用法用量。
    61.4   注意事项
    61.4.1   并发症处理
    61.4.1.1   心悸:  病初或痹久邪气内舍于心,症见心悸、短气,动则尤甚,面色少华,舌淡,脉虚数或结代,治宜益气养心,温阳复脉,用炙甘草汤加减,并应及时作心电图、心超等检查。
    61.4.1.2   心力衰竭:  病情严重时则可导致心力衰竭,出现胸闷气喘、艰于平卧、腹水肢肿等症,必须进行抗心衰治疗。
    61.4.1.3   风湿痹引起心脏瓣膜病变,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引起脑、四肢、肠、胃、脾等处栓塞。导致严重后果,必须严密观察,必要时可做CT等检查,以协助诊断,并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抗凝或溶栓治疗。
    61.4.2   风湿痹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病情活动时需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仍需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61.5   疗效评定
    61.5.1   临床治愈: 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理化检查正常。
    61.5.2   好转: 症状明显好转,理化检查有改善。
    61.5.3   未愈: 症状及理化检查无改善。
    61.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第20 条,第1款;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1条,第52款。

祛风、散寒、除湿、清热、舒经通络!关节炎对症荐药一点也不难

雨水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之后,雨量逐步增多,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低,湿气重,而且是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最容易引发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

辨证要点

对于痹证的辨治,首先要辨清风寒湿痹与热痹的不同——


症状常见类型
热痹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为特点。多见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风寒湿痹虽有关节酸痛,但局部无红肿灼热,其中以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痛有定处,疼痛剧烈者为痛痹;肢体酸痛重着(关节沉重而屈伸不利),肌肤不仁者为着痹。病程日久者,多见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应辨别有无气血损伤及脏腑亏虚的证候。

风胜行痹

症状 肢体关节、肌肉酸痛,上下左右关节游走不定,但以上肢为多见,以寒痛为多,亦可轻微热痛,或见恶风寒,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多浮或浮紧。

治则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 防风汤或蠲痹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追风活络丸、疏风定痛丸、追风丸等,或外搽麝香祛痛搽剂。

寒胜痛痹

症状 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甚至关节不可屈伸,遇冷痛甚,得热则减,痛处多固定,亦可游走,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治则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 乌头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风寒湿痹冲剂、痛痹颗粒冲剂、追风透骨丸、小活络丹等。

湿胜着痹

症状 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酸楚,或有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手足困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

治则 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 薏苡仁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舒筋活络丸、风湿骨痛丸、风湿关节炎片、疏风定痛丸等。风湿热痹

症状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或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

治则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药 白虎加桂枝汤合二妙丸加减。中成药可选用湿热痹冲剂、二妙丸、四妙丸、痹隆清安片、风痛安胶囊等。保养小TIPS防止过度疲劳膝关节病急性期应减少活动。当患者处于亚急性或缓解期,可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饮食上要注意补钙,如食用牛奶及乳制品、豆类及豆制品、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蹄筋等。这些食物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营养软骨及关节,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肿胀、疼痛等症状。气血两虚动风四肢麻木:气虚四肢麻木,治宜补气养血,补中益气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