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桂枝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脊康中医黄医生 2021-05-08

桂枝性温,辛甘解肌,温经散寒,

通阳化气,活络祛痹,疏泄腠理。

(一)传统用法

桂枝味辛、微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温通卫阳以解肌散寒;温通心阳以行血运脉;温通脾阳以温中化饮;温通肾阳以化气利水等作用。故温通阳气是桂枝的主要功能。

本品外走卫表,内行经脉,应用广泛。

1.风寒感冒表虚有汗常与芍药同用;表实无汗则与麻黄配伍。

2.风寒湿痹肩臂肢节酸痛常与防风、羌活等配伍。

3.瘀血经闭如配茯苓、牡丹皮等可治癥块结聚;若配吴茱萸、当归等治寒凝经闭。

4.痰饮蓄水如配伍茯苓、白术等用治脾阳不运,水气停蓄于肺而成痰饮者;如配伍茯苓、猪苓、白术等用治膀胱气化失职,小便不利而成蓄水者。

5.心悸胸痹如配伍人参、生地黄、阿胶以益气养血;常与枳实、薤白、厚朴同用以振胸阳等。

此外,桂枝还可用治心悸恶吐;奔豚气逆;肝郁肝风;疟疾寒热;多汗遗精;血热出血;虚寒下痢等。

(二)用量标准

常用量为3~9克;用于解表一般宜生用6克;治疗风湿痹痛,可视具体情况用较大剂量15~20克,温经通阳宜炒用6克。

(三)使用注意

1.由于桂枝辛温偏阳而助热,容易伤阴动血。故遇高热、无汗、脉洪大的温热病,不宜用桂枝。如果错用了,即使是小量的0.6~0.9克,也会引起鼻出血,甚至呕血.。

2.忌用于阴虚火旺,平素口舌干燥,目赤咽痛,五心烦热者。3.忌用于各种血证(含咯血、呕血、鼻出血、尿血、便血)。凡月经过多或容易出血者,不宜用桂枝。

4.孕妇慎用。

(四)施治鉴别

麻黄与桂枝虽然都是辛温发汗药。但是其效能和配伍则是同中有异。如麻黄重在宣透毛窍,故其发汗力强,表实无汗宜用麻黄,并可配桂枝以助发汗。而桂枝则重在通达卫阳,故发汗力较弱,表虚有汗宜用桂枝,并应配芍药以调和营卫。

(五)名医绝招

张云鹏(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冠心病、心律失常、腹腔积液、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普通感冒、疲劳综合征、遗精、闭经、自汗。

桂枝应用指征为心阳不足,胸闷,胸痛,心悸,脉结代,营卫不和,时常汗出,风湿人络,关节疼痛,经脉痹阻,肢体麻木,闭经,水气内停,水肿,臌胀。总之,阳气式微、经脉痹阻、气血不和时,必用桂枝。

在阳盛时不宜使用桂枝,误用后出现咽痛、鼻出血、热甚。

桂枝用量为6~45克。

桂枝9克,配丹参、枳实、薤白、全瓜蒌各9克,白檀香6克,治冠心病之胸阳痹阻型。

桂枝12克,配生黄芪、丹参、党参各15克,麦门冬10克,炙甘草、五味子各6克,治心律失常,心阳不足,气阴两虚。

桂枝10~15克,配:水蛭、地鳖虫、牵牛子各10克,大腹皮、车前草各30克,治肝硬化腹水,血瘀水结,阳气不通。

桂枝15~30克,配当归30克,木通、细辛各6克,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寒凝经脉。

桂枝10~30克,配乌梢蛇、地龙、知母、白芍各10克,治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入络。

桂枝9克,配麻黄、白芍、杏仁各9克,治普通感冒,汗出不彻的外感风寒证。

桂枝10克,配党参、白芍、炙甘草各10克,红枣12枚,治中气不足的虚劳证。

桂枝10克,配龙骨、牡蛎各30克,芡实15克,治遗精,阴阳·两虚。

桂枝10克,配益母草30克,当归、泽兰各15克,治瘀阻闭经。桂枝10克,配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5克,治营卫不和的自汗。

张云鹏主任医师认为,桂枝功能颇多,贵在通阳,外感用量宜轻,杂病剂量可重。

焦树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教授)

近些年来,常用桂枝治疗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证。但要注意辨证论治,不可用于热证的病例。

桂枝有横通肢节的特点,能引诸药横行至肩、臂、手指,故又为上肢病的引经药。

桂枝配合片姜黄,可治肩臂疼痛,这样配伍,用于治疗风寒痹证肩臂疼痛明显者。

桂枝用量一般为3~9克,特殊情况也可用15~30克。

注意:阴血虚乏,素有出血,身无寒邪,阳气内盛者,皆不宜使用桂枝。

朱良春(南通市中医院院长)

朱老认为,桂枝加桂汤治“奔豚”其效确实。根据桂枝温阳通脉作用,将其用于治疗心动过缓之证,屡屡建功。他指出,“欲温通心脉,桂枝用一般剂量即可;欲复心阳,常须用大量其效始著,多与甘草配伍”。

边天羽(天津市长征医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急性荨麻疹、瘙痒及痒疹属表寒证者;脾胃虚寒证之全身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寒凝血瘀之结节性血管炎、脂膜炎、冻疮与雷诺病;气虚血瘀之硬皮病,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桂枝应用指征为怕冷,手足发凉,皮肤麻木而硬,寒性结节,溃疡及其他虚寒表现。

桂枝配伍用量为6~9克。

配麻黄4.5克,赤芍、杏仁各9克,大枣5枚,生姜3片,甘草6克,治急性荨麻疹、瘙痒症及痒疹。

配陈皮、法半夏、白术、苍术、栀子、泽泻、茯苓各10克,猪苓9克,甘草6克,治全身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配牛膝、威灵仙、当归尾、红花、赤芍各9克,于姜、甘草各6克,细辛3克,鸡血藤15克,治结节性血管炎、脂膜炎、冻疮及雷诺病。

吴生元(云南中医学院附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表虚感冒,心悸怔忡(心阳虚),心性、肾性水肿,失眠证,风寒湿痹,营卫不和之自汗烘热,血寒气滞之妇女绝经期诸证。

桂枝应用指征为心悸、气短、失眠、自汗,小便不利,下肢甚至胸腹部水肿,风寒湿性关节疼痛,脉浮缓或紧。

阴虚证、风热证、温热性疾病不宜用。误用有伤阴、化燥、化热等不良反应。

桂枝用量为10~20克。

桂枝汤配玉屏风散,治营卫不和之自汗证。

桂枝龙牡汤治失眠。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水肿。

黄芪防己桂枝汤,治风寒湿痹之关节、肌肉疼痛。

大温经汤加减,治妇女月经不调及绝经前后诸证。

罗铨(云南中医学院附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心阳痹阻之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缓慢性心律失常、寒湿痹阻经络之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心、肾疾病所致水肿、小便不利、风寒外感。

热象明显者不宜使用;出血性疾病一般不用。

桂枝用量为6~15克。

桂枝配黄芪、附子各30克,细辛5克,治缓慢性心律失常。

桂枝.配茯苓、法半夏各15克,生姜3片,治胸痹。

桂枝配粉葛根、黄芪各30克,紫苏叶15克,治气虚外感。

龙治平(四川乐山中医院主任医师)

擅长以桂枝主治风寒感冒、水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心功能不全、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水肿)、臌胀(各种肝硬化腹水)、胸痹(冠心病、心肌梗死)、痹证(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经寒瘀滞的月经不调、闭经腹痛证。

桂枝用量为6~15.克。

桂枝应用指征为舌淡胖嫩,苔白,脉细弱或结代。

风寒感冒日久有化热倾向者;水肿、臌胀、胸痹而舌红苔黄、口干者;热痹者;温热病及阴虚火旺者;孕妇或月经过多者均忌用。因桂枝辛温,误用有燥热伤阴、迫血妄行之弊。

桂枝配法半夏、干姜各9~12克,细辛6~9克,治内有悬饮、外有风寒者。

桂枝配茯苓、白术各12~20克,泽泻9~12克,大腹皮12~18克,治脾肾阳虚之水肿、腹腔积液。

桂枝配法半夏9~12克,薤白9~15克,瓜蒌12~18克,治胸阳不振的胸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桂枝配细辛6~9克,秦艽12~15克,独活10~15克,威灵仙12~18克,治痛痹证(风湿、类风湿关节炎).

桂枝配白芍、香附各12~15克,川芎12~18克,牛膝6~12.克,治经寒痛经,月经不调。

陈鸿文(抚顺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表虚中风证、寒凝诸痛、痰饮、蓄水证、心悸。桂枝应用指征为恶风汗出,胸闷胸痛,心悸眩晕,小便不利,舌淡苔薄白或苔白而润,脉浮缓或弦滑或结代。

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使用。

桂枝用量为5~15克。

桂枝10克,配麻黄10克,治风寒表实证。

桂枝10克,配白芍10克,治风寒表虚证。

桂枝10克,配附子10克,治阳虚外感病。

桂枝10克,配薤白10~15克,治胸痹。

桂枝10克,配大黄10~15克,治阳虚便秘。

桂枝10~15克,配茯苓30~50克,治痰饮病、蓄水证、心悸。桂枝10~15克,配丹参15~20克,治胸痹。

桂枝10~15克,配赤芍10~15克,治胸痹及风寒痹证。

桂枝10~15克,配川芎10~15克,治寒痹、胸痹。

桂枝10~15克,配甘草20~30克,治表虚中风、心悸、胸痹。陈鸿文主任医师认为,桂枝其用有六:①通阳。②散寒。③通脉。④利水。⑤行瘀。⑥扶卫实表。本品辛温,易伤阴动血,故用时应谨慎,量不可过重。

郭庆贺(鞍山市东区中医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风湿病。

桂枝应用指征为营卫不和,关节疼痛不甚,恶风汗出,头痛,脉浮缓。

风湿病属湿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桂枝用量为5~15克。

桂枝15克,配豨莶草、当归各15克,防风10~20克,白芍20克,川芎10克,治风湿病。

郭庆贺主任医师认为,桂枝辛、甘、温,人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阳的功效。治风湿病,常与豨莶草、防风、当归、川芎等同用,取其温通经络、祛风除湿之功效。

于作盈(吉林中医药研究所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风寒表证、胸痹属心阳不振者、痰饮证、血瘀证及中焦虚寒证等。

桂枝应用指征为外感风寒,头痛,身痛,发热,恶寒,有汗或无汗之表证;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而致痰饮证;风寒湿痹肩背肢节酸痛。

温热病,内有湿热,阴虚阳盛,血热妄行之证均禁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桂枝用量为5~30克。

桂枝15克,配麻黄和营通阳,治表实无汗,两者相须为用,可助麻黄发汗而表证得解。

桂枝15克,配茯苓、白术,温运脾阳,化湿利水;治痰饮证。桂枝.15克,配细辛5克,法半夏、远志、五味子各10克,茯苓、瓜蒌各15克,温阳化痰止咳。

桂枝15克,配赤芍、川芎、制附子、茯苓,宣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

于作盈主任医师认为,胸阳不振而致胸闷,气短,乏力,心前区疼痛之胸痹证时,必用桂枝。桂枝具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之功,在临床上用于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之功最大,施之最广,为和营首药。

汪履秋(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外感风寒、内伤寒痛、各类风湿痹痛。

热性疼痛或疼痛不甚者、阑尾炎腹痛、高血压头痛、阴虚烦热、伤寒温病化热人里,均不宜使用。

汪履秋主任医师认为,桂枝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既能解表又能清里,横行手臂,止汗舒筋,表证、里证均得用桂枝。《伤寒论》113方,用桂枝汤化裁者就占四分之一;桂枝止汗止痛,但单用很少,需配伍应用;桂枝虽属辛温药,但很平和,一般服后无不良反应。

李乃庚(盐城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风寒表证,肢体酸痛,胸痹痰饮,尿少水肿,卫阳不固,寒湿痹阻。

桂枝应用指征为素体阳虚,面色皖白,四肢欠温,汗出恶风,苔薄白,舌质淡。

凡阴虚阳亢之证、温热病、血证不用。因桂枝为肉桂嫩枝,其性辛温,误用则耗伤阴津。桂枝能通脉行血,血证用之会加重出血。

桂枝用量为2~9克。

桂枝配白芍、甘草、生姜、大枣,治外感风寒,有汗表不解。

桂枝配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龙骨、牡蛎,对自汗、盗汗、心烦、心悸者疗效甚好。

桂枝配白芍、甘草、苍耳子、金银花、大黄、生姜、大枣等,治风疹块而伴有腹痛者,若无腹痛可合用玉屏风散治之。

李乃庚主任医师认为,桂枝的使用常离不开桂枝汤,而桂枝汤的类方有20余种,取效的关键是要掌握桂枝汤和营卫、调阴阳的总原则。

张崇鄯(张家口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周围血管病,如动脉炎、静脉炎、雷诺病、缺血性疼痛、类风湿关节炎、充血性肝脾大,以及腺体结节,如乳腺、甲状腺的纤维结节等,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等。

阴虚阳盛而无阳郁者,有出血倾向或出血宿疾者,误用可诱发出血及出血加剧。

桂枝用量为10~30克。

桂枝20克,配虎杖20克,赤芍、玄参各15克,地龙12克,当归、川芎、木通、生甘草各10克,细辛、炮姜、葱白各5克,功能温经通脉,消肿散结,治下肢静脉炎、雷诺病。

张崇主任医师认为,①在治疗四肢病变·,如肩周炎,尺、桡神经损伤,雷诺病,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下肢静脉炎等病症时,均可用较大剂量的桂枝作为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主药。但与之配伍的药物选择应有随证变通之法,不能只重用桂枝一味。有一经验可供参考:动脉炎时多肢厥,治疗时需扩张动脉(即辛散温通),故可重用桂枝;静脉炎时多肿胀,治疗时静脉血管不宜扩张(即需消肿祛瘀),桂枝用量宜审慎,不可不加选择地一味重用。②阳气不足,阴寒内盛,附子为首选;阳郁不伸、血脉瘀阻,桂枝当为首选。可见附桂虽都为助阳药之列,但作用方向却迥然有别,各有侧重,桂枝的温通经脉之性,是该药的主要方向,助阳化气是在温通经脉的基础上得以体·现的。只有实现了桂枝的温通作用,才能达到助阳的目的,而这一切又和桂枝与他药的配伍,以及用药剂量有关,此点需仔细品味。

梁冰(河北廊坊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属表虚者、更年期综合征属肝郁不舒者。

桂枝用量为10~15克。

桂枝配柴胡10~12克,白芍、当归、黄芩各10克,葛根15克,枳实10~15克,治更年综合征之属肝郁不舒者。

桂枝配黄芪30克,赤芍、白芍、当归、川楝子、延胡索各10克,独活10~15克,桑枝15克,治表虚外感致风湿者。

石景亮(焦作工学院医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颈肌劳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盗汗。

风温热病及阴虚阳盛之证、喉证、血证,或素有内火而口干舌燥者,忌用。

桂枝一般用量5~10克,最多可用15~30克,多从10克开始,逐渐增加。

桂枝20克,配丹参、黄芪各30克,太子参20克,玉竹、川芎各15克,麦门冬、苦参、甘草各10克,甘松6克,细辛5克,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心动过缓。

桂枝20克,配白芍、葛根各20克,甘草15克,防风、生姜各10克,苍耳子5克,大枣5枚,治颈肌劳损,证属痹阻太阳,颈脉失和者。

桂枝15克,配白芍、浮小麦、牡蛎各30克,山萸肉20克,黄精15克,炙甘草、生姜各10克,制附子6克,大枣5枚,治盗汗,证属营卫失调,肺肾两虚者。

石景亮主任医师认为,所谓“无汗不得用桂枝”之说,是指桂枝汤而言,并非指桂枝一味而论。

张瑞霞(陕西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外感风寒、自汗、皮肤风团、心悸、气短、胸痛、腹痛、关节冷痛、黄疸、臌胀、水·肿等病证。证属营卫不和、脾阳不振、心阳痹阻、风寒湿痹者。

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不宜使用,有加重出血的现象。

桂枝用量为6~15克。

桂枝12克,配附子10克,羌活、防风各12克,治关节冷痛。桂枝15克,配丹参饮,治脘腹冷痛,心阳痹阻之胸痛。

桂枝15克,配白术、茯苓各30克,治胸阳不振,饮停胸胁、胸胁支满、胸痛、心悸、气短。

桂枝15克,配生黄芪、茯苓各60克,白茅根30克,治臌胀水肿。

桂枝15克,配白芍12克,防风10克,治外感营卫不和、多汗、皮肤风团。

桂枝12克,配金钱草、茵陈各30克,柴胡15克,治肝胆疾病出现黄疸及胆石症。湿热明显者减半。

张瑞霞主任医师认为,桂枝含有健胃解痉、强心、镇静的成分。在肝胆疾病中对黄疸、胆石症常用桂枝取其温通之性,能制约苦寒药,并能解痉利胆促进排石。对肝硬化腹水、肾病之水肿取桂枝的温阳通经,发汗之性以利水湿的排泄。

陆拯(浙江中·医药研究所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体虚感冒、水肿尿少、脘腹疼痛、风湿痹痛、胸阳不振、痛经怯寒、瘀血内阻。

桂枝应用指征为舌苔薄白或质紫暗,脉浮缓或沉细,在以下情况必用桂枝:①恶风自汗,面色淡白。②午后微热,背部有寒感。③遍体水肿,小便量少。④胃痛、腹痛,喜按喜暖。⑤心悸气短,胸痛畏寒。⑥妇人脏躁,悲怒无常。⑦瘀血内阻,络脉不畅。

热证咯血、呕血、鼻出血、便血、尿血不宜使用,用则加重出血;阴虚内热,舌光红,脉细数等不用,用则虚热加重,阴液更伤;实证高热,邪从火化,燥化者不宜用,用则可伤阴劫液,热势加甚,甚至出现呕血、略血。

桂枝用量为3~12克,寒邪极甚者可用至15克。

桂枝.3~5克,配白芍10克,防风5克,大枣6枚,生姜3片,治体虚感冒,汗出多者可加生黄芪20克。

桂枝5克,配冬瓜皮、茯苓各20克,白术15克,生姜皮8克,治水肿尿少,兼有表证者加紫背浮萍10克。

蜜炙桂枝5~8克,配炙黄芪、饴糖各30克,白芍20克,干姜3~6克,炙甘草5克,大枣12枚,治脘腹疼痛属虚寒者。如实寒,者用炒桂枝6~8克,配高良姜、荜澄茄、炙甘草各5克,广木香10克。

桂枝8~12克,配乌梢蛇20克,苍术、炒当归各15克,熟附片、独活各10克,炙甘草6克,治风湿痹痛。

桂枝6~8克,配丹参30克,薤白10克,白檀香5克,治胸阳不振,胸痹心痛;如中气不足,心动悸,脉结代者,用桂枝5~8克,配炙甘草6~8克,党参20克,麦门冬20~30克,阿胶10克。

炒桂枝6克,配赤芍15克,牡丹皮、桃仁各10克,治妇女痛经、闭经。

陆拯主任医师认为,生桂枝,辛甘性温,以散寒解表力强,多用于表寒证;蜜炙桂枝,味甘微辛,性温润,以温中·补虚力强,多用于里虚寒证;炒桂枝味甘微辛、性温燥,以温里祛寒力胜,多用于里寒证。

郭文勤(黑龙江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心悸、手足麻木、四肢厥冷、少尿、水肿、伤寒表虚证、经闭、痛经。

桂枝应用指征为自汗,舌淡,苔薄白,脉浮缓或缓或迟。

凡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者,均忌用。

桂枝用量为15克。

桂枝15克,配白术、茯苓、泽泻、猪苓各15克,治心力衰竭水肿。

桂枝15克,配黄芪40克,红参.10克,附子10克,麻黄5克,治心动过缓。

桂枝15克,配生龙骨、生牡蛎各25克,治心悸、怔忡。

桂枝15克,配当归20克,艾叶、干姜、川芎15克,治经寒瘀滞,经闭,痛经(桂枝可用至20克)。

桂枝15克,配附子15克,治风寒湿痹,肩背肢节酸痛。

郭文勤主任医师认为,桂枝发汗力较强,阴虚盗汗,咳喘由于肾不纳气者均应忌用。临床上治疗心动过缓或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力衰竭,重用桂枝均获显效。

徐木林(湖北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

擅长用桂枝主治冠心病、心律失常、风寒湿痹、周围血管病。桂枝应用指征为心阳虚证之胸闷,胸痛,心悸,脉结代;寒湿阻络之肩、背、上肢、手指疼痛,怕冷且面色苍白等。

桂枝用量为6~15克,常用量为10克。

桂枝10克,配乌药,用于寒湿痹之背痛。

桂枝10克,配姜黄12克,用于寒湿痹之肩痛。

桂枝10克,配羌活12克,用于风寒湿痹之上肢关节疼痛。桂枝10克,配独活12~15克,用于风寒湿痹之下肢关节疼痛。

桂枝10克,配甘草6克,治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各种心血管疾病属心.阳虚,症见胸闷、胸痛、心痛、心悸、怔忡、脉结代者。①若夹血瘀,加三七10克或丹参15克或川芎10克,当归12克。②若属寒湿痹阻胸阳之胸痹,加瓜蒌12克,薤白10克;或枳实12克,薤白10克。③若并发水肿,加茯苓20~30克。④兼失眠多梦,加龙骨、牡蛎各30克,炒酸枣仁15克。⑤兼喘则用桂枝15克,加银杏10克。⑥若脉结代,则甘草易炙甘草10~15克。

桂枝10克,配当归15克,通草12~15克,治雷诺病及脉管炎等周围血管病。

刘继祖(新疆中医研究所研究员)

擅长用桂枝主治伤风发热、自汗盗汗、风疹、痹痛、心悸不寐、胃痛、虚劳、遗精、滑精、妇人诸病。

桂枝应用指征为脉缓,口不渴者均可用之。若表卫不足,如恶风畏冷,或心阳不足,如自汗心悸,或经脉不利者,必用该药。

实热者忌用。

桂枝用量为1~20克。

桂枝配白芍10克,治发热自汗;配白芍20克,治脘腹痛;配炙甘草10克,治心悸;配麻黄10克,治风寒表实无汗;配牛膝10克,治肢节痛;配杜仲20克,治腰痛;配党参20克,治身痛;配当归10克,治月经不调;配大黄5~10克,治急腹症。

刘继祖研究员认为,桂枝有多向调节作用。寒者用其温,热者用其散,虚者用其补,实者用其托,尤其经脉不利,气血阻滞用之更佳。桂枝为助阳要药,如张景岳云:“惟高明见道之士,常以阳衰根本为忧,故多用之。又桂枝通达,助阳而不致阳遏成热,故用之少顾虑。”

董廷瑶(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教授)

擅长用桂枝主治太阳中风证、汗证、痰饮咳喘、寒疝、中虚腹痛、小儿厌食、小儿痿证、小儿心脏疾患、小儿情感性交叉两腿摩擦症。

桂枝应用指征为小儿面色姚白,阳虚发热,汗出恶风,虚寒腹痛,四肢清冷,心悸心慌,舌苔淡润,脉细软无力。

咽喉红肿,高热汗多,烦躁,舌红花剥或苔黄腻,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脉数疾等,不宜使用。

桂枝用量为3~9克。

桂枝3克,配炒白芍、防风各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5枚,治外感风寒,发热,汗出,恶风。

桂枝3克,配炙紫苏子10克,白术、茯苓、法半夏各9克,杏仁6克,川厚朴5克,甘草3克,治痰饮咳喘。

桂枝3克,配炒白芍9克,炙甘草3克,煨生姜3片,大枣5枚,饴糖30克,治中虚腹痛。

桂枝3克,配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茯神12克,.白芍、丹参、麦门冬、党参各9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治小儿心脏疾患。

桂枝3克,配白芍、佛手各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5枚,石斛、谷芽各9克,神曲10克,治小儿厌食、汗多。

桂枝3克,配桂心2克,川厚朴、小茴香各3克,本香5克,炒白芍、橘核、荔枝核各6克,煨生姜2片,大枣3枚,治小儿寒疝。桂枝3克,配白芍6克,甘草3克,青蒿、白薇、天花粉、川石斛各9克,生姜2片,大枣3枚,治小儿低热缠绵不退。

董廷瑶教授认为,脾胃主一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小儿因营卫不和,影响脾胃的气机。又因厌食,消既不宜,补又不合,适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促醒胃气,使之能食,故谓之“倒治法”。本方治小儿厌食,仅数剂即能使患儿知饥思食,确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鹄忱(山东乳山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关节冷痛、肢体麻木、慢性胃炎、营卫不和之表虚自汗证、妊娠恶阻辨证属虚寒者。

“桂枝下咽,阴胜则愈,阳胜则毙”,故热证不宜用桂枝,如误用,必加重病情。

桂枝用量为5~15克。

桂枝10克,配白芍,治腰腿痛。桂枝10克,配白芍、生姜、大枣,治胃痛,妊娠恶阻。

于鸽忱主任医师认为,桂枝舒展经脉,如桂枝加附子汤,治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用后即愈;再如手足搐搦用桂枝,收效亦较好。桂枝辛温,如果实热辨证不明时,必加白芍、黄芩以制其性。

周伯康(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多汗症、感冒、哮喘、水肿.、尿少、腰痛。

多汗表实证、热证及阴虚者不宜使用。若误用则病势加重,甚至引起出血,如鼻出血等。

桂枝用量为9~50克。

桂枝12克,配白芍、生姜、炙甘草各12克,大枣15克,服药后饮稀粥,令得微汗,治感冒太阳中风证。如再加厚朴、杏仁,治哮喘并有汗出恶风者。

桂枝10克,配茯苓20克,白术、猪苓、泽泻各15克,治慢性心力衰竭,心悸气促,水肿,小便不利而渴,但不敢多饮。

桂枝15~30克,配白术15.克,黄芪30克,治妇人产后腰痛,下肢沉重,口淡纳呆,不耐劳倦,容易出汗,时有畏风、日久不愈者。周伯康主任医师认为,服桂枝剂若有“燥热”之感,可在煎好的药液中加人生盐1克左右·治产后顽固性腰痛,用量可由9克起渐渐加大,最大可用至30~50克;桂枝和桂枝汤的变法为张仲景所常用,应用范围甚广,临床若运用得当则疗效确实,所谓温经通络,即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骆继杰(深圳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擅长用桂枝主治外感风寒之头痛、恶寒、发热、汗出,营卫不和之发热证,风寒湿痹之关节疼痛,心阳不足之心悸,脉结代,心血痹阻之胸痛,阳虚饮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中焦虚寒之腹痛,寒凝瘀血之痛经、闭经。

温热病、阴虚阳盛证、血热妄行证、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使用。.

桂枝用量为3~15克。

桂枝3~15克,配麻黄,治表寒虚证;配阿胶,治心动悸,脉结代;配姜活、独活,治风寒湿痹;配红参、附子、白术、炙甘草,治心阳虚弱之胸闷,心悸。

骆继杰主任医师认为,对于长期低热,既无热象,亦无寒象者,从营卫不和论治,运用以本品为君的桂枝汤原方(桂枝、白芍各等量)治疗,常能收到满意效果;皮肤瘙痒症用其他方药效果欠佳者,投予桂枝汤调和营卫,常可药到病除。

(六)临床妙验

小儿发热

余国飓老师等以桂枝加越婢汤(生石膏15~45克,炙天麻、桂枝、白芍各3~6克,炙甘草3克,大枣4枚,生姜3片)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132例,痊愈89例,好转37例,总有效率95.45%。

小儿慢性喘咳

曾丞懿老师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桂枝、白芍、厚朴、杏仁、炙甘草、生姜、大枣)为基础方加减:①迁延性肺炎,加紫苏子、白术各6克,半夏5克,茯苓10克。②哮喘,加半夏5克,五味子3克,细辛2克,地龙10克。③肺炎后期,加橘络3克,茯苓6克。以上均获痊愈。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彭尚默老师以桂枝汤加味(黄芪、丹参、麦门冬各30克,白芍、大枣各15克,桂枝、五味子、炙甘草各12克,枳实10克)治疗本病1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陈汝润老师以桂枝加芍药汤(桂枝9克,白芍15克,黄芪12克,生姜8克,甘草6克)治疗本病170例,治愈155例,有效15例,有效率为100%。

小儿遗尿

赫烜老师以桂枝汤合缩泉丸(淮山药15克,桂枝、白芍、乌药、益智仁、甘草各9克,生姜2片,大枣2枚)治疗本病15例,10例服药10剂痊愈,3例服20剂痊愈,2例有效。

肾炎后蛋白尿

黄志华等老师以桂枝茯苓汤合蜈蚣蛋(桂枝、牡丹皮、桃仁各30克,赤芍、茯苓各60克,鲜鸡蛋1枚内人蜈蚣末)治疗本病66例,其中54例近愈,有效10例,无效2例。

腰麻后头痛

金航老师自拟桂葛川芎汤(桂枝、葛根、川芎、生白芍、炙甘草)为主方。前额痛加白芷;巅顶痛加细辛;颞部痛加柴胡;后脑痛加羌活;恶呕加陈皮;发热加桑叶、蝉蜕。治疗腰麻后头痛20例,痊愈14例,显效4例,好转与无效各1例,总有效率为95%。

肩周炎

程水明老师自拟方(黄芪15克,桂枝12克,赤芍、白芍、大枣、羌活、独活、防风、当归、川芎各9克,细辛5克,生姜3片)加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63例,痊愈26例,好转31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

荨麻疹

樊文有老师以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炙甘草、生姜、桂枝、白芍各6克,杏仁12克,大枣3枚)治疗荨麻疹39例,服药3剂痊愈6例,6剂痊愈10例,10剂以上痊愈9例;原方加味治愈14例,总有效率为100%。

软组织损伤

杨光华等老师以桂枝汤(桂枝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5克)为主方。头面伤加川芎、白芷、薄荷;胸腹伤加全瓜蒌、佛手、山楂;四肢伤加桑枝、地龙;瘀血斑多加赤芍。治疗软组织损伤71例,总有效率100%。

慢性鼻炎

杨保秀老师以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2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个)加葶苈子15克,蝉蜕9克,薄荷5克,治疗慢性鼻炎30例,痊愈22例,好转8例,有效率100%。

前列腺增生

吴富成等老师以加味桂枝茯苓汤(桂枝、茯苓、桃仁、牡丹皮、红花、赤芍、橘核、牛膝、海藻)治疗前列腺增生31例,总有效率92.2%,疗程21~48天。

闭经

彭慈荫老师用桂枝茯苓汤(桂枝、牡丹皮、茯苓、白芍、桃仁各10克)治疗闭经20例,服1~3剂后愈者8例,4~6剂后愈者7例。

子宫肌瘤

华占福等老师以桂枝茯苓丸加味(牡蛎30克,鳖甲、夏枯草、浙贝母各20克,茯苓、赤芍各15克,桂枝、桃仁、牡丹皮各10克)治疗子宫肌瘤60例,痊愈8例,好转47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

罗建华老师以桂枝茯苓丸加味(延胡索、白芍、牡丹皮、桃仁、茯苓各10克,桂枝、大黄各9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痊愈29例,显效21例,疗程3~24个月。

盆腔瘀血综合征

聂轩等老师以桂枝茯苓汤(桂枝、牡丹皮、茯苓、白芍、桃仁各10克)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32例,痊愈18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

盆腔肿块

吴金娥老师以自拟方(茯苓、赤芍各15克,桂枝、牡丹皮、青皮、小茴香、川楝子、桃仁、海藻、昆布各10克)治疗盆腔肿块10例,痊愈8例,显效2例。

附件炎

彭景显老师以桂枝茯苓汤(桂枝、牡丹皮、茯苓、白芍、桃仁各10克)治疗附件炎30例,痊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

局限性硬皮病

肖佐桃、邹高祈老师用桂加葛根汤(桂枝、葛根各20克,白芍、大枣各15克,麻黄、生姜各10克)治疗局限性硬皮病(属中·医“皮痹”)5例,剂量以服后皮肤微汗为度,每次1剂,水煎2次服。煎第三次将汁熏洗患处,10日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2例经治4个疗程后基本恢复正常,2例有效(皮肤肌肉变软),1例无效。

坐骨神经痛

《本草新用途》介绍,以养血温经散(桂枝15克,当归、牛膝各12克,乳香、没药、黄芪、白芍、制草乌各10克,甘草8克,细辛6克)水煎3次分服,每日1剂,7日为1个疗程。共治31例,其中服1~4个疗程沿坐骨神经线压痛消失,1年未见复发者18例,为显效;半年未复发者11例,再经治疗亦可恢复为有效;无效2例。同时,每天煎桂枝30克,威灵仙20克,温洗患肢,以达到止痛为目的。

低血压

曾立昆老师采用升压汤,以桂枝15克为主,配黄芪20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生姜3.片,大枣7枚,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气虚甚者,加黄芪20克;气阴两虚,舌干唇红者,加太子参、麦门冬各20克;肢冷明显者,加附子10克。治疗过程中,3天测血压1次,观察31例。结果: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1例。

风湿痛

风湿痛即痹症。游走痛者为行痹,痛甚者为寒痹,肿甚者为湿痹。

曾立昆老师自拟桂枝通络方浸酒,治疗风湿痛36例,方法以桂枝100克为主,配葛根200克,防风、威灵仙、当归、三七各100克。行痹配羌活80克;痛痹配制草乌80克;湿痹配苍术100克;血虚加当归100克;气虚甚加黄芪150克。将药混合用文火蒸,加粮制白酒浸7日后,早晚各服1次。

下肢静脉曲张

曾立昆老师以桂枝50克,木瓜100克,水煎2次洗足,每晚睡前1次,治腿抽筋。

(七)桂枝举隅小结

桂枝的用药指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冷”为全身恶寒怕冷,关节肌肉冷痛,得温则减,I寒加重,寒性结节颜色不红,脘腹冷痛喜按喜温,胸痛畏寒,心悸气短,小便不利,手足不温。

2.舌脉征象为舌淡胖嫩或质紫暗,苔薄白,脉缓或结代或虚数无力。

在禁忌方面,多数医家:认为,热性病证禁用桂枝,如里热炽盛,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及风温、湿热病证,症见高热烦躁,咽喉肿痛,舌红花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月经量多,以及高血压头痛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