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免疫+抗血管靶向药物,这样的联合方案在哪些癌种治疗效果好?

 期茶 2021-05-09

临床实践中,尽管有一系列的疗效预判标记物如 PD-L1 表达情况、TMB 等指导免疫药物(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运用,ICIs 单药治疗反应率并不令人满意。

基础研究显示,ICIs+抗血管生成药物具有协同效应,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并非仅仅抑制血管生成,其对肿瘤免疫微环境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在动物模型上,安罗替尼显著增强免疫细胞浸润,与特异性阻断 PD-1/PD-L1 联合运用时表现出协同效益。抗 VEGF/VEGFR2 单抗(贝伐珠单抗/雷莫芦单抗/阿帕替尼等)可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免疫细胞浸润等,加强免疫治疗的抗癌效应。

基于上述发现,免疫+抗血管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开始一线/后线挑战诸多癌种并取得惊艳疗效,尤其在难治性肿瘤、化疗不耐受/抗拒化疗等情形下提供了另一种去化疗的优质可选方案。

01


晚期 NSCLC: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多线出击

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为晚期 NSCLC 患者三线推荐用药,鉴于抗血管靶向药物与 ICIs 之间存在协同效应,抗血管生成药物三线联合 ICIs 免疫治疗,是否较单药疗效更佳?Shengjie Yang 等开展的临床研究纳入晚期 NSCLC 患者 101 例,三线接受安罗替尼+ICIs 免疫治疗,结果:ORR:18.8%(均为 PR),DCR:79.2%,mPFS:6.7 月。

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后线治疗晚期 NSCLC 疗效显著,其作为去化疗(chemotherapy-free)一线/二线方案潜力巨大,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一线/二线及后线挑战晚期 NSCLC 临床研究由此展开,数据见表 1。

图片

表 1: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一线/二线及后线挑战晚期 NSCLC 疗效数据

由表 1 可知:

  1. 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晚期 NSCLC 疗效显著,且 PD-L1 表达情况、TMB 等对临床获益几乎无影响,对于晚期 NSCLC、不携带 EGFR/ALK/ROS1 基因突变的患者,在化疗之外(尤其化疗不耐受/抗拒化疗的患者),一线可考虑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联合治疗。

  2. 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治疗晚期 NSCLC 患者,一线用药的疗效优于后线用药。

  3. EGFR 突变阳性晚期 NSCLC 患者也可从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治疗中获益。

02


MSS 晚期结直肠癌免疫治疗仅存的硕果:瑞戈非尼+纳武利尤单抗(REGONIVO 研究)

2020 年 ASCO 重磅发布 KEYNOTE-177 研究成果,MSI-H/d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迎来一线免疫治疗时代。但光环背后需注意的是,仅约 5% 的 mCRC 患者为 MSI-H,对于人数庞大的 MSS mCRC 患者,诸多研究显示:单药免疫治疗并不能带来生存获益!

瑞戈非尼(Regorafenib)为 mCRC 三线推荐用药,其可凭借对 VEGFR、TIE2 的阻断,发挥显著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同时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以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鉴于瑞戈非尼与免疫药物间的协同效应,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有无可能在 MSS mCRC 中取得突破,并挑战传统而经典的化疗±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

REGONIVO 研究纳入经二线及以上标准治疗的 MSS mCRC 患者,给予瑞戈非尼+nivolumab 联合治疗,结果:ORR:33.3%,结直肠癌组(24 例 MSS+1 例 MSI-H)mPFS 为 7.9 月,1 年 PFS 率为 41.8%,1 年 OS 率为 68.0%。

在 PD-1 单抗联合 Napabucasin 或 Entinostat 等新药的早期研究疗效有限、从分子角度扭转 MSS mCRC 免疫逃逸机制的药物 Cobimetinib 联合 PD-L1 单抗 Atezolizumab 后线研究失败告终的情况下,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瑞戈非尼+nivolumab)成为 MSS mCRC 免疫治疗仅存的硕果!

虽然 REGONIVO 研究提示 MSS mCRC 患者也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但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治疗 MSS mCRC 的疗效仍需更多检验。国产卡瑞利珠单抗(200 mg q2w)+阿帕替尼(250-375 mg qd)联合治疗经治 MSS mCRC,结果:ORR:0%,DCR:22.2%,mPFS:1.83 月,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100%,研究以失败告终。帕博利珠单抗+瑞戈非尼(NCT03657641)挑战 MSS mCRC 研究正在进行中。

03


不可切除/晚期肝癌: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带来生存获益

Nivolumab 及 Pembrolizumab 在挑战肝癌一线/二线治疗的 3 期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这为肝癌免疫治疗的进一步研究蒙上阴影,尤其在新型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瑞戈非尼分别在不可切除/晚期肝癌一线、二线治疗中取得不俗成绩的背景下。而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则带来转机,肝癌患者也有望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IMbrave150 研究中,试验组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HCC)患者(Child-Pugh A5-6)接受 Atezolizumab+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索拉菲尼治疗。结果:ORR:27.3% VS 11.9%,mPFS:6.8 月 VS 4.3 月,试验组 mOS:19.2 月,中国亚群患者 mOS:24.0 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RESCUE 研究中,不可切除 HCC 患者(Child-Pugh A5-6)一线/二线接受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250 mg qd)联合治疗,其中一线 70 例,二线 120 例。一、二线结果比较:ORR:34.3% VS 22.5%,mPFS:5.7 月 VS 5.5 月,12 个月 OS 率:74.7% VS 68.2%。

而对晚期 HCC 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Guosheng Yuan 等的研究显示,其可从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的联合治疗中获益,结果:ORR:44.0%,DCR:75.0%,mOS:14.8 月,mPFS:11.8 月。亚组分析显示,门静脉分支癌栓的患者较门静脉主干癌栓的生存获益更佳。

04


三阴乳腺癌(TNBC):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提供化疗之外的合理选择

TNBC 侵袭性高,化疗是 TNBC 系统治疗的支柱。TNBC 缺乏靶向、内分泌治疗选择,而抗血管生成药物或 ICIs 单药治疗 TNBC 疗效有限,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挑战 TNBC 能否扭转局势?

NCT03394287 中,晚期 TNBC 患者后线采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 q2w)+阿帕替尼(250 mg d1-14)联合治疗,疗效优异:ORR:43.3%,DCR:63.3%,mPFS:3.7 月,由此为晚期 TNBC 患者提供了一种去化疗的可靠方案,而治疗方案的增加也往往意味着预后的改善。

05


宫颈癌: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有望在 OS 上取得惊艳突破

晚期子宫颈癌治疗手段有限,接受标准治疗后该类患者 mOS 仅为 16.8 个月。含铂化疗是复发或转移宫颈癌的治疗基石,经典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紫杉醇+顺铂/卡铂+贝伐珠单抗。在免疫治疗席卷多数瘤种的今天,晚期宫颈癌免疫治疗的疗效究竟如何?

图片

图 1:免疫、化疗 2 线或后线治疗晚期宫颈癌的 ORR 比较

图片

表 2:免疫联合靶向、化疗 2 线或后线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研究数据一览

由上可见,免疫+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带来的疾病控制率十分优异,并有望在生存数据上取得惊艳突破!其具备了进军晚期宫颈癌一线治疗的条件!尤为重要的是,PD-L1 阴性患者也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06


卵巢癌:免疫+抗血管靶向联合方案提供去化疗的优质可选方案

化疗仍是复发晚期卵巢癌的治疗基石,尽管 PARPi 在维持治疗上取得进展,但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临床常见,相当一部分患者抗拒化疗或化疗不耐受。

Joyce F. Liu 等的 2 期单臂研究为复发卵巢癌患者提供了去化疗的可选方案,该研究纳入含铂方案化疗后 12 月内复发的上皮来源卵巢癌患者 38 例,其中 18 例为铂耐药复发、20 例为铂敏感复发,BRCA 野生型患者占比 76.3%。接受 Nivolumab+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结果:整体 ORR:28.9%,mPFS:8.1 个月。其中铂敏感复发患者 ORR:40.0%,mPFS:9.4 个月,铂耐药复发患者 ORR:16.7%,mPFS:5.3 个月。


讨论


ICIs+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取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尤其在挑战难治性肿瘤、患者化疗不耐受/抗拒化疗等情形下取得优异疗效,由此提供了一种去化疗的优质可选方案。

策划:GoEun,梅浙
投稿及合作:yinqihang@dxy.cn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图片
参考文献
1  Di Huang, Pengfei Cui, Ziwei Huang, et al. AntiPD1/L1 plus antiangiogenesis therapy as secondline or later treatment in advanced lung adenocarcinoma[J].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 https:///10.1007/s00432-020-03380-x.
2  Qiu L, Zhao X, Shi W, et al. Real-world treatment efficacy of anti-programmed death-1 combined with anti-angiogenesis 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 Medicine 2020;99:24(e20545).
3  Shengjie Yang, Wenjie Zhang, Qing Chen, et al.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lotinib with Immunotherapy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s Third-Line Therapy: A Retrospective Study[J]. 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2020:12 10333–10340.
4  Guosheng Yuan, Xiao Cheng, Qi Li,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amrelizumab Combined with Apatinib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J].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2020:13 12683–12693.
5  Jieqiong Liu, Qiang Liu, Ying Li,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amrelizumab combined with apatinib in advanc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n openlabel phase II trial[J]. J Immunother Cancer 2020;8:e000696. doi:10.1136/jitc-2020-000696.
6  Joyce F. Liu, Christina Herold, Kathryn P. Gray, et al. Assessment of Combined Nivolumab and Bevacizumab in Relapsed Ovarian Cancer: A Phase 2 Clinical Trial[J]. JAMA Oncology, 2019, doi:10.1001/jamaoncol.2019.334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