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先进篇(八)

 素說 2021-05-09

01  

   原  文     

先进第十一

11.08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02

   释  解      

颜渊和老师间有着深厚的情感,亲如父子。他对老师的教诲能够心领神会。老师将其视为其道统的传承人。颜渊去世了,老师得知后悲痛万分,呼天唤地地说:“唉!上天要灭绝我的道呀!上天要灭绝我的道呀!

03

   释  字      

《说文》:噫:饱食息也。从口意声。于介切。段注:饱出息也。各本作“饱食”,今依《玉篇》、《众经音义》订。息,鼻息也。《内则》:“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哕噫。”《庄子》:“大块噫气。其名曰风。”《灵枢经》曰:“五藏气,心主噫。”按,噫字亦作“餩”。见《广雅》、《玉篇》、《广韵》。於北、乌克二反。高注《淮南书》曰:“垓读如人飮食太多以思下垓之垓。”以思下垓之垓,乃“以息上餩之餩”之误。高注多言“心中满该”。亦谓此也。从口意声。於介切,古音在一部。《论语》:“子曰:噫,天丧予!”郑氏《毛诗》“噫此皇父”、“噫厥哲妇”,皆为有所痛伤之声。

《玉篇》:噫:乙匕、乙介二切,饱出息也。又于其切,痛伤之声也。

汉字“噫”从口意声。本义为吃饱后,胃里的气体因阻郁而上升,并且发出声音,此义后作“嗳”。引申指呼、吹。经传中常用作叹词,表示悲哀、伤痛之声或指惊讶的语气。

04

   素  说      

前一章通过颜渊去世,其父颜路请求老师以其马车暂用为颜渊停殡之椁,被老师拒绝一事的记述,让人们把握礼义的实质和依据,礼仪的对象主体是位不是才。在礼义面前,再亲的儿子,再喜欢的弟子,也一定要发乎于情而止乎于礼义,不可逾越雷池一步。本章承接前章的颜渊之死,记述颜渊在老师心目中是惟一理想的传承人之地位,通过“天伤予”,让人们体悟老师发乎于情的真情,让弟子把握父子、师徒、生者、死者的伦理情感中的礼义。

颜渊和老师间有着深厚的情感,亲如父子。他对老师的教诲能够心领神会。老师将其视为其道统的传承人。颜渊去世了,老师得知后悲痛万分,呼天唤地地说:“唉!上天要灭绝我的道呀!上天要灭绝我的道呀!”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天丧予”不是指上天要了孔子的命,而是指上天要让孔子的道统绝续失传。因此,“天丧予”是丧我道,不是丧我人。孔子心目中的惟一理想的传承人先死了,伤痛于自己的道难以完整地传承继续。“天丧予!天丧予”,是孔子在最痛苦、最绝望、最困难的情况下暂时的绝望,反映了一位圣贤对悟性十足、进取不息的弟子的淳正感情,从中让我们体悟到孔子对颜回之死的哀痛之情,表达了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一贯。唐文治在《论语大义》中说:“盖天生圣人,必生贤才以辅佐之。颜子王佐之才,而早夭以死,夫子痛助己之无人,而致吾道之终穷,故曰'丧予’。朱《注》:'悼道无传。’义似稍隘。”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