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近高考、中考,如何让你的作文增分?

 开信有益 2021-05-09

今天

【编者按】

针对学生写作文选材困难的问题,本期推出关于如何积累素材、选择素材、精雕素材方法的一篇文章,让学生不再为运用作文素材而犯愁,更希望学生以后的作文中运用素材得心应手!

图片

图片

以一当十选材料,表达说理更有效

【问题描述】

 “绞尽脑汁想出的素材,又觉得只与中心沾点边,联系不是太紧”

“找不到典型的素材,总是觉得看似恰当,细细推敲又觉得不合适”

“经常为找精准的素材而犯愁,不知哪个素材最恰当……”

……

学生总是为寻觅最合理的素材犯难,即使找到素材也只是临时拼凑,实则与中心关联不大;有的素材与中心有联系,但不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发挥不出典型材料的真正作用。

【案例叙述】  

“三步走”选材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  杨艳 老师

今天的作文课,我选了这样一则材料让学生作文。

在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晚《取钱》小品中,骗子打电话使用河南方言,引网友热议。河南籍律师以“地域歧视”、“侵犯河南人名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你怎么看?

这样的材料,学生如何寻找有力合理的论据呢?为了让学生有章可循,我确定了锁定论据的“三步走”方案。

第一步,围绕论点找论据。

论据的使用首要的就是能证明论点,但在确定论点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打“擦边球”,宽容、维权、普法、地域发展不均衡……对材料的把握不全面,不精准。

于是,我们追根溯源,努力探寻核心立意,我们要解决律师的行为合理与否,关键是在小品能不能使用方言?使用了方言是不是一种歧视?小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能和现实生活能一一对应吗?于是问题的核心就确定了:现实世界和艺术创造的关系。

承认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的距离,就不会像材料中的这位律师,过度敏感,过度维权。

这样我们就把论据的范围锁定在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创造上,进而明确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无需一一对应。

第二步,注重论据典型性。

论据要典型,才能有力地支撑观点。怎样做到典型?就是要求论据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能涵盖论点的范围,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它不是偶然的事件,不是从个案中得出的结论,那些经过时间考验沉淀下来的艺术作品才更有说服力。

师生共同讨论,资源共享。在艺术门类中,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是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于是,我们缩小范围,搜集了不少比较典型的材料。文学作品如《封神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都不是对历史的实录,但并不妨碍他们的文学史地位,拿很多表现地方文化的作品来说,老舍的京味小说,冯骥才的天津特色,表现地方文化丰富多元,三教九流无所不包,难道我们也能窥见其中的地域歧视?

第三步,联系当下选论据。

我总以为,同学们的写作是当下的事,很多素材必须和鲜活的时代相结合,这样的论据也更典型,更有时代的气息。

这则作文材料本身的时效性就很强,如果论据完全在故纸堆里找文章,会让人感到内容陈旧,不接地气。于是我们搜集当下文艺创作的一些事例,如被批判的贾玲版“花木兰”、陈凯歌的《道士下山》、各种历史穿越剧、抗日神剧等等,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接下来进一步梳理这些作品,将那些经过艺术夸张或成功或失败的艺术作品进行分类,为对比论证做好准备。

经过这样的三步走,学生的选材思路被打开了,这样的一篇作文,经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修改,逐步完善,让我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百花齐放 万籁俱鸣

在真实里发现艺术,是罗丹这样的艺术大师;在艺术里搜刮真实,是这位过度维权的律师。开头段是修改时增加的段落,辨析真实和艺术的关系,一针见血地扣住核心立意。对称匀整的句式也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

小品使用方言是一种惯用的表演方式,河南话、东北话、港台腔,这些独特的声音增添了小品的“笑果”,丰富了戏剧的张力,《取钱》中的骗子虽是虚构,但他必须要有真实的细节。一口方言让这个人物立得住,让整个作品有趣、有味、有细节。这位律师抓住一点细枝末节大作文章上纲上线,让我得以窥见当代文艺创作的困局一角。既然是“困局一角”,作者就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倾向,对律师的行为持反对态度。接下来选择论据就围绕“生活真实和艺术创作”这个中心。

为艺术创作维权早有先例,前几年,贾玲因塑造了好吃懒做的花木兰形象而被花木兰研究协会抨击,这种抨击无可厚非,只是后来类似的“维权”逐渐变了味道;陈凯歌的电影《道士下山》被道士协会控诉“抹黑道士形象”,只因电影中道士的形象不够正面。这样看来,金庸笔下的丘处机不是正派,《白蛇传》中的法海形象也不光彩,幸而不是写成于今日,否则,也难逃维权者的“火眼金睛”。(这个段落论据的使用很精彩,也是修改的结果,学生原本使用了“花木兰”的例子,但目的是批评花木兰研究协会,这有些矫枉过正,艺术对历史的演绎加工有没有尺度?打着艺术创作的幌子无限歪曲恶搞历史只能是对历史的戏谑和亵渎,必须批判。但这个例子可以保留,作为正当维权的一面,和后文进行正反对比论证,这样论证的过程也饱满扎实了。《道士下山》、“丘处机”、《白蛇传》等材料同类列举,形成类比论证,文势很充沛。

鲁迅先生于上世纪,写中国人一看到白臂膀,便生发出一系列隐喻的念头,这话批今日之乱象也恰到好处。听到方言口音,就自觉受了侮辱,看到艺术形象不光彩,就认为自己的形象受了侵犯,闻一多先生说要“戴着镣铐跳舞”,意为艺术要守规矩,有原则,可如今的镣铐扼住了艺术创作的喉咙,让它无法发声。闻一多的话是一处道理论据,在说理文中穿插几处道理论据,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艺术不能完全地自由,但又确乎需要那么一点自由。如果要禁绝所谓方言带来的地域歧视,只有让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千人一声,都说普通话,这位律师对真实细节的挑剔反而导致艺术作品丧失了真实。如果一味按照社会标准、传统经典来评判艺术,无疑是对艺术的一种阉割。《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却是一代经典;《西游记》“歪曲”玄奘西游,却饱含艺术之美感。按这位律师的标准来看,它们一个攻击曹操,一个恶搞历史,都应当向被误导的无知群众们道歉。两个古典小说的材料把文章的论据引向纵深,看来,生活真实和艺术创作的关系古来有之,这样全文的论据既很好地保持在同一维度上,又有了共时和历时的双向展示,丰富和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上纲上线,只会将艺术的活水变为死寂的沼泽,一点宽容与开放,才能为艺术打开一扇天窗。

艺术应当有免于上纲上线的自由,免于受金钱盘剥的自由,免于蓄意歪曲的自由,更应当有使用方言的自由,唯有万籁俱鸣,才能百花齐放。最后两段总结收束,进一步强调开放自由的创作环境之于艺术的重要性。

读完全文,看到小作者在面对河南籍律师的诉讼时,选择了与之相似的小品“花木兰”形象,首先指出这种抨击的正确之处,然后重点指出了不当诉讼背后的滑稽。列举了众多经典作品中的“贬”“歪”形象,不仅未受到质疑,还展现了艺术的美感。这些材料的适时运用,对于观点的论证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展现了选材的合理性。

附:文章思维提纲

图片

图片

针对此则作文材料,你怎么看?你是否认同这位律师的做法?欢迎大家积极留言各抒己见,并进一步看看有什么典型的材料能支撑你自己的观点?(由于2018年后申请的公众号所发表的文章不具备留言功能,若需留言,请在“为语文”公众号下方对话框内留言。)

【妙招介绍】

分类搜集典型材料 始终保持写作的准备状态

1.平时素材积累,肯定不能保证每个素材都十分契合观点,然而,凡事预则立,我们养成分类搜集材料的习惯,在日常练笔和考场作文中,会更快速地遴选出恰切的材料,让其更具说服力。具体可按道德砥砺、人格操守、民族节气、文化传承、战争和平、科学精神、艺术创作、思维智慧、生活雅趣等维度去整理,如果工作做得扎实,每个大类下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2.要有挑选优质素材的意识。这里的优质必须具备真实、典型、新颖、同维四个标准。“真实”切忌事实模糊,表述不清,“记不清是谁曾说过”之类的表述可以休矣!“典型”切忌针对性弱,缺乏力度。大凡经过时间沉淀而不褪色的材料,都是具有一定经典代表意义。因此,我们的视线要聚焦在中外历史上的典型事件和经典作品上。至于个人的琐碎经历可以果断放弃。“新颖”切忌陈旧雷同,可读性差,爱迪生的电灯泡、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等等实在是味同嚼蜡。所谓“同维”指材料尽量保持一个维度,集中和谐。如果说科学研究就尽量保持在科学精神的话题范围内,不要上天入地,“包罗万象”,导致内容枝蔓,散乱杂芜。

3.有关注时事的意识。文章要具有一定的鲜活性,因此紧跟时代尤为必要,这样的材料也更具典型性。要养成读书读报、勤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特别推荐同学们坚持读报纸,报纸是我们联系时代和社会最便捷的方式,《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特别值得阅读,如《光明日报》里除了时事新闻,像“光明文化周末”“光明悦读”“光明学人”等栏目都特别好。

【教学误区】

1.积累素材就可行。教师让学生注重素材积累,不知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分类筛选,致使学生写作文时胡拼乱凑,结果让材料与中心严重脱节。

2.符合中心就能用。教师只让学生找素材,认为只要扣住观点就行,不知引导学生注重材料新颖,致使学生挑选素材陈旧老套,最后让全文读来味同嚼蜡。

3.材料合理就收文。教师认为,指导学生选材契合观点就是合理用材,不知指导学生注重材料普遍性,典型性,让选材更合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