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瓷窑,除了“五大名窑”,声名赫赫的“八大窑系”知多少?

 安喜的空间 2021-05-09
宋代重文才、轻武略,虽然在军事上遭到侵略与欺压,甚至连整个朝廷都被迫南迁,偏安江南,使家国蒙受不少耻辱。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却留下了璀璨的文化硕果,留下了灿若群星的瓷器文化。
图片
宋代瓷窑打破了唐代南青北白的单一格局,除了汝窑、官窑、定窑、钧窑、哥窑这“五大名窑”,还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八大窑系”,分别是定窑、钧窑、龙泉窑、磁州窑、耀州窑、建窑、越窑和景德镇窑。
图片
前面“五大名窑”系列已经介绍过定窑、钧窑和龙泉窑的区别,所以这个系列主要介绍余下的几大窑系。
图片
磁州窑:磁州窑是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这个彭城在宋代叫磁州,所以指代的也就是磁州窑。
图片
磁州窑最富盛名的就是白地黑彩剔花装饰技法,它以瓷胎为纸,以墨彩为墨,将中国绘画的艺术通过陶瓷展示出来。此类技法在日本受到异常的珍爱,被称为“白地黑搔落”,是磁州窑艺术中最名贵的品种,被视为至宝。
图片
磁州窑在陶瓷史上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白地黑褐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和制瓷工艺结合起来;二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
图片
磁州窑上的绘画题材多取自于民间,风格灵活多变,充满浓重的乡土气息,颇有情趣。
图片
同时,磁州窑的产量也非常大,品种丰富,尤以瓷枕最多,瓷枕上面往往会有“张家造”、“李家造”这样的款识。但是,可能由于是民间瓷窑,磁州窑一直以来并不被文人士大夫重视。
图片
耀州窑:耀州窑是少有的北方产青瓷的窑口,始于唐代,北宋时达到鼎盛。其窑址位于陕西铜川,由于铜川在宋代属于耀州,因此称为耀州窑。
图片
耀州窑烧制的瓷器,全身几乎都会布满精致的雕刻或者印花纹饰,在宋代是以雕刻工艺而著称的窑口。
图片
耀州窑的青瓷,纹饰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器形主要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薰等。
图片
耀州窑的主要特点是:纹饰雕刻的非常清晰,带有北方人的性格特点,又叫刀刀见泥。
图片
可能是因为民窑,所以风格会比较自由,所以耀州窑的每种器皿都能够别出心裁地烧制出不同的风格,比如说目前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馆藏——倒流壶。
图片
这个倒流壶很有意思,之所以被称为倒流壶,是因为,它改变了传统的从壶顶注水的思路,而是巧妙地将注水口设在了底部,注水的时候底部朝上,注满水以后再把壶放正。这是由于壶内有中心管的缘故,就算是放正以后,水也不会从底部流出来,设计构思非常巧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