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战场上,他用血肉之躯连接线路

 zhb学习阅览室 2021-05-10

1951 年3 月, 四川绵阳市征集中国人民志愿军新兵,三台县青年何友毅应征报名参军。

在新兵集训中,何友毅因跑得快,身体素质强,思维敏捷,被分配到野战通讯团,主要负责通讯保障工作。

战场上,军情瞬息万变,前线和后方指挥部的沟通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战斗的胜败。通讯线路最容易被炮火炸断,为抢修线路,通讯兵常常要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为降低危险,通讯兵将看地图、排故障、架电线、抢修线路作为每天必训的任务。好学上进的何友毅经常向优秀的通讯兵虚心求教,在执行任务时脱颖而出,被调到27 军指挥部。

1952 年10 月,27 军回国,上级将何友毅留在朝鲜,编入刚入朝的24 军74 师通讯团,任通讯团团长。

1953 年7 月, 何友毅参加金城战役。当志愿军占领战略要地金城地区时,联合国军第三任司令克拉克亲自飞到前线督战,并调集了8 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支援下全力反攻,企图夺回失地。志愿军奉命在金城东北的阳地村到杏亭间3 公里的地段发出攻击,与敌展开了阵地争夺战。

这一天何友毅正在木屋里发无线电报,突然,美军轰炸机在低空盘旋轰炸,山坳里用树枝伪装掩护的汽车被美军炸了个粉碎,6 米高的无线电接收杆也被炸断。为抢修线路,通讯团战士们冒死架起天线,及时地排除了故障。线路通了,人员减了。

敌人不断地派援兵向志愿军发出攻击,为守住阵地,志愿军拼命抗击,整个阵地炮火交错,到处是爆炸的火光、升腾的烟尘。不到半天的时间, 40 根天线全部被炸坏,为抢修线路,通讯兵不是牺牲在排故障时,就是牺牲在架线和接线中。

就在战火正酣时,军政委找到受伤的何友毅,说:“炮弹把一段线路炸断了,必须派人去接好线路。军情传不到后方,不仅我们的伤亡大,就连我军精心布置的计划也会被打乱。”团里的通讯兵都牺牲了,何友毅毫不犹豫地带伤上阵。何友毅拿出天线,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断线的地方,但被炸断的线太长,他带的天线不够用,又没时间再找,来不及考虑的何友毅于是一手抓起一头断线,用自己的身体做导体来连接线路……

何友毅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成功,当他醒过来时,已经是战争结束后的第5 天,战友告诉他,当时政委说一定要把他救回来,哪怕死了,也要把遗体带回来。

因为在战场表现突出,何友毅被授予三等功奖章。1952 年,三台县政府奖予他“人民功臣”匾额。如今,这块匾额仍悬挂在何友毅家的大门上方。

(责任编辑:叶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