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道兵珍贵历史老照片

 女兵讲历史 2023-07-11 发布于海南


1954年5月14日,铁道兵在北京中南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大礼堂召开第三届庆功大会。出席大会的二等功以上的功臣、模范代表474人。朱德总司令在王震司令员等领导陪同下接见出席大会的全体代表并作了重要指示。

在抗美援朝战场,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领导成员,前排左三为司令员郭维城,右三为政委袁光。

中朝铁道部队提前25天于1953年4月5日修通全长129公里的殷龟铁路线,创造了战地快速抢建铁路的奇迹。图为中朝两国铁道方面负责人和苏联专家在新线视察。前排右三为郭维城司令员。

朝鲜烈士纪念碑。在抗美援朝战场共有1486名志愿军铁道部队官兵光荣牺牲。图为修建在朝鲜新安洲山顶上的志愿军铁道部队烈士纪念碑,碑文为郭维城将军题写。

1955年郭维城陪同王震参加黎湛铁路线通车典礼。

1956年,郭维城在新疆阿拉山口,踏勘兰新线计划与苏联境内铁路接轨的位置,与苏联代表团人员会面确定接轨点。



1965年郭维城陪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视察成昆铁路。

1966年贺龙等领导视察西南三线铁路建设。郭维城副司令员(右一)汇报了部队施工进展情况。

1966年郭维城陪同贺龙等中央领导视察成昆线关村坝隧道修建情况。

抗美援朝老铁兵

胸戴大红花背后的故事

文图/彭丽昆

这是一张父亲彭耐久留下的老照片。拍摄时间是1951年底,地点在朝鲜价川纺织厂驻地。照片是铁一师二十一线路团在经过艰苦卓绝的“29公里处”抢修战斗间隙,召开庆功会时留下的,非常珍贵。

照片中的铁道兵父辈们,当时年龄都在25岁左右,个个英姿勃发,威武雄壮,虽经历昼夜的抢修战斗后:面容消瘦、却精神抖擞,一双双坚毅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照片第一排从左起依次是彭耐久、欧德刚、李云龙、刘长岭。第二排有郭殿文、李万华、许宝财。第三排有简群、段志斌、丁也。

1951年11月,美军在对朝鲜北部几条铁路交叉点展开狂轰滥炸,实行全面封锁、寸寸切断的阴谋失败以后,改变了战法:妄图集中力量,用密集的炮弹在一点上“绞杀”我们的钢铁运输线,阻挡志愿军前进的步伐。

危难时刻,铁一师二十一线路团在团长李万华带领下,奉命抢修打通价川一龙源里“29公里”这个交叉点重要路段。

此时敌机昼夜疯狂轰炸“29公里”处,修复被炸铁路困难重重。前线反击战进入最激烈阶段,急需弹药、食品、医疗物品补给。上级要求抢修部队顽强战斗,做到随炸随修,确保夜间线路安全畅通。

父亲彭耐久和战友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炮火连天中浴血奋战。他们冒着严寒和冰雪,不畏艰险,攻坚克难,一次又一次抢修被炸路段,让一列列军车顺利通过危险路段,驶向抗美援朝战场。

为提高抢修速度,确保线路在敌机轰炸下畅通无阻。父亲彭耐久和战友们苦干加巧干,群策群力想出很多有效办法提高抢修速度。父亲彭耐久研制发明了“活动螺丝搬”,使夜间铁路抢修工效提高了数倍。刘长岭创造了“直轨床”解决了直弯轨的难题。李云龙创造了“巧拆定时炸弹法”,确保了施工安全。英勇的铁道兵官兵就是这样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奋勇拼搏,创造了“炸不烂,打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建立了赫赫战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