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90 仆固怀恩离开后,原本驻于沁州(今山西沁源)的朔方军将领张维岳第一时间就领兵赶赴汾州,接管了仆固怀恩留下的部队,控制住了汾州的局势。 随后他又除掉焦晖、白玉等兵变将领,将诛杀仆固玚的功劳据为己有,并遣使向郭子仪告捷。 不过,行事稳重的郭子仪对此并没有贸然相信,而是先派下属卢谅前往汾州核实情况。 张维岳用重金贿赂卢谅,卢谅见钱眼开,便向郭子仪汇报一切属实。 郭子仪这才上奏朝廷,为张维岳请功,并将仆固玚的首级传送京师。 几天后,郭子仪抵达了汾州。 朔方军将士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长官,就像孩子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母一般兴奋,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把郭子仪围在中间,喜极而泣:令公,您终于来了,可惜来得太晚了! 是啊,如果郭子仪能够早点到来,也许很多人的命运都将大不一样! 郭子仪对此也很感慨。 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毕竟,这世上很多事都是很无奈的。 鱼喜欢吃蚯蚓,可是它却上不了岸;猫喜欢吃鱼,可是它却下不了水;朔方军将士喜欢他郭子仪,可前几年皇帝却一直不让他带兵!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郭子仪在军中有多么受人爱戴! 他性情宽厚,爱兵如子,处事公正,待人真诚,这样的领导,谁会不发自内心地敬重呢? 当然,郭子仪虽然以宽厚著称,但他的宽容并不是没有原则的。 卢谅和张维岳搞的小动作没有瞒过郭子仪犀利的眼睛,很快他就洞悉了其中的猫腻,将卢谅杖杀,可令人诧异的是,根据《《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兼左羽林军大将军知军事文安郡王赠工部尚书清河张公神道碑铭》的记载,张维岳的前途似乎并没有受到此事的影响,之后他依然官运亨通,不仅出任了左羽林大将军这样的禁军要职,而且还晋封文安郡王,画像于凌烟阁…… 至于为什么,我不知道,也许是因为张维岳是郭子仪的老部下,也许是因为张维岳有后台而卢谅只有后背,也许是张维岳有人缘而卢谅只有头圆…… 此时仆固玚被杀、仆固怀恩逃亡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京城。 群臣纷纷向皇帝李豫道贺。 但李豫的脸上却没有任何喜色:朕未能取信于人,导致国家的功臣走到了这样的地步,心中愧疚还来不及呢,有什么可庆贺的? 他下令将仆固怀恩的母亲接到长安供养起来,待遇非常丰厚,服务非常周到。 可尽管在长安的生活条件极好,老太太的心情却很不好——给她吃的食品再可口,她也没有胃口;给她睡的床褥再写意,她也缺乏睡意;给她住的房子再豪气,她也只当是空气。成天无精打采,郁郁寡欢,表情呆滞,眼神涣散,饿了不吃,困了不睡,渴了不喝,憋急了不上厕所…… 很快,她就病倒了。 几天前还可以一口气飞奔十几公里的她,几天后却连一步都跑不动了。 没过多久,她就郁郁而终。 李豫唏嘘不已,下令以礼厚葬。 除了对仆固怀恩的母亲,李豫对其留在河东的家属也非常优待。 之所以这么做,当然并不是因为李豫对他们有多深的感情,而是有他的目的的。 这一切,都是做给仆固怀恩看的。 因为他知道,仆固怀恩虽然受挫,但并未彻底失败,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 尽管希望不大,他依然想尽力争取,避免战乱的发生。 为此,他还专门下诏招抚仆固怀恩。 在诏书中,他先是称颂仆固怀恩“勋劳著于帝室,及于天下”,接着又说:爱卿你和朝廷之间之所以会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都是由于一些小人的挑唆,朕知道你本无异心,对你依然是无比信任的,君臣之间的情义依然和当初一样。只是如今河北已经平定,朔方也已有了新的任命,所以暂时解除了你副元帅和朔方节度使的职务,其余的太保、中书令、大宁郡王等官爵依然保留,希望你尽快入朝,不要再迟疑。 仆固怀恩对此嗤之以鼻。 给我一顶虚无飘渺的大高帽,就想让我做个自投罗网的大傻冒? 怎么可能? 更何况,如今他已经家破人亡,几句花言巧语怎么平息得了他心中的愤怒! 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他无论如何都要自己讨个说法! |
|
来自: 了用民 > 《云淡心远大变局大唐后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