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不排斥虚构

 彳亍的浪漫 2021-05-10
编者按:昨天“杰哥的精致语文”发布了一篇考场作文,请各位语文老师来打分和写评语,读者诸君很给力,留言瞬间突破100,对这篇作文的打分与评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今天,与诸君分享著名作家、语文名师张丽钧老师的评论文章。

我去一个学校讲课,说到“初中生作文一般都是记叙文,属于散文的范畴,而散文是不排斥虚构的”这一问题,课后,一个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可是,张老师,我上大学时,教授讲,散文是绝不可以虚构的。”
我笑着对他说:“我认为你们的教授讲错了。”
我的同行,多数会为“散文存在虚构”而焦虑,少数会为“散文照抄生活”而焦虑。我是后者。
我历来认为,散文注重写实,但并不排斥虚构。照抄生活的真实,未必就叫真实;而“情感真实”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真实。
真正的散文作家吃的都是“灵魂饭”,“灵魂饭”当然是排斥虚假的;但恰是“情感真实”让作家有了超越刻板的生活的可能,他可以通过对粗糙素材的切割、连缀、重组、再建,将物象转化为意象,以虚构的技法达到“假中见真”的艺术效果;散文的虚构遵循情感的逻辑,散文在虚构的过程中敞开了主体的情感世界,实现了对真情实感的关切。

熊芳芳老师在讲“文学是被夸大的生活”时,用一棵树取譬:一棵树站在那里,就是“象”;一旦我开口描述它,这棵树的真相就被遮蔽,它不再纯粹是一棵树,它承载了人的“意”——我的感情和思想。一旦我们“说”出某个客观之“象”,即带上了我们的主观之“意”。这个时候,生活就被我们夸大了。
是的,只要提笔写作,你就开始“歪曲”生活,因为,你描摹的生活是被你的情感加工过的生活。
刘勰认为“文辞所被,夸饰恒存”,当然,他提醒我们需注意“夸饰”的尺度,做到“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对于一个散文写作者而言,这无疑是极好的建议。
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里写道:这十篇作品“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
——“抄记忆”是可能也可以“抄走样”的,但,情感不会走样。
鲁迅还说过:“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然而他所据以缀合,抒写者,何一非社会上的存在,从这些目前的人,与事,加以推断,使之发展下去,这便好象预言,因为后来此人,此事,确也正如所写。”
——在鲁迅看来,作家有这样的能耐:他可以通过东鳞西爪的缀合拼凑,让有可能在地上发生的事,先在纸上发生。
就像这个叫刘品涵的学生写的这篇“修灯”暖文,这个故事或许不是他“亲历”,但却是他“亲感”。这个故事不在此处发生,但可能在彼处发生;不在今天发生,但可能在明天发生。跟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较劲,非要让孩子交代清楚何时、何地、何人证明他遇到过这样一个修灯工,是语文老师的悲哀。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及“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所谓“生活真实”,就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本身,它是“原生态”的,是没有经过加工提炼的、自然的、原始的、粗糙的。
所谓“艺术真实”,是指经创作者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工、提炼、概括、创造,揭示生活的本质,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生活真实”,是生活的芜杂状态。“艺术真实”,是生活在笔底的灿然重生。“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接近于生活的实质。所以才有这样的说法:“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
恰如歌德妙语:“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通过幻觉,产生一种更真实的假象。”举个例子吧——在你心中,林黛玉比你家邻居更让你觉得真实可感。
将生活原封不动地搬到纸上,这不叫忠于生活,这叫抹黑生活。为了讲清这个道理,王君老师曾举出了“春式家书体”的例子。
李宇春给妈妈写了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今天早晨我吃了一份煎蛋喝了一杯牛奶。先吃的煎蛋后喝的牛奶。今天中午我和朋友去露天球场打球,我输了……
当然,这也许是明星的幽默,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寒碜的真实”的样本。把生活原封不动地照搬到纸上,就这么丑。
再举个例子。贾浅浅的《朗朗》之所以饱受诟病,不是因为它太“假”,而是因为它太“真”。
——须知,有一种“真”,比“假”还讨人嫌;而有一种“假”,比“真”更招人爱。
散文不能仰仗虚构,但散文不排斥虚构。一棒子将虚构打死,只能证明你住在远离散文的地方。

作为一个常年以散文为主要写作文体的语文老师,我经常为学生“死于事实”的写作而焦虑,当然,我更为我的同行不拥有这种焦虑而焦虑。
“迁想妙得”,我越来越看重这个词语。“迁想”,是“妙得”的前提。“迁想”是一个写作者对刻板生活的美妙报复。唯有善于“迁想”的人,才值得被缪斯馈赠“妙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