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南融媒

 寻梦向天歌 2021-05-10

陈家大庄村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陈院镇,位于陈院镇政府所在地 ,距离县城6公里.陈院镇向来以成县的“北后粮仓”著称,但真正意义上的北后粮仓是现在一、二社所拥有的八台山,整个八台山拥有优质良田近300亩,是当时陈院镇真正意义上的产粮生产区。

陈家大庄村相比现行行政区域内的其他13个行政村而言,面积相对较小,但却是全镇经济、政治的中心,镇政府及相关镇直单位都在其中,由于人口的集中,陈家大庄村内小商品经济、第三产业发展迅速。50年代末60年代初,陈院镇乡政府叫龙门乡公所,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为“卫东公社”,后又更名为陈院公社。陈家大庄村在此期间隶属第一生产大队,其下设四个生产小队,现在的1-2社、3-4社、5-6社和草坝社就是当时的四个生产小队。

陈家大庄村得名即因“陈氏”家族人数较多,在历史上“陈”姓平均占比都在90%以上,以此为由,遂以“陈家”的“大庄”为名。陈氏宗祠原址在现在的六社(即现在甘肃横川酒业有限公司扩建厂房处),在1958年前后,陈家宗祠前的标志性建筑--陈氏牌坊(大型砖木结构),由于建设修路需要,被拆除,由于开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其牌坊后面的坟地也全部恢复为耕地。随后,在这块土地上,拖拉机站、粮管所、面粉厂先后都有使用。

 

陈家大庄村四社的水泉,也就是陈家大庄村的生命之泉,不知从何时起,担负起养育一方水土的职责,而直至今日,虽然家家户户都已经接通了自来水,但由于此泉水曾经的历史功绩和现如今仍然清澈的品质,仍然被当地群众所喜欢,成为人们心中历久弥新的念想和难以割舍的回忆。

陈家大庄村最早村委会办公地,就在水泉之上,是一个二层建筑的木楼,一楼是水泉,二楼就是大集体时代的村委会,具这里的老人讲,这里陈院信用社也曾办过公。在1975年左右,村委会搬迁到乡政府隔壁,在1996年前后,村委会又搬迁至现在村委会办公的地方。

陈家大庄村原来的魁星楼位现在乡镇府前楼处,具体建造年代不详,仅有一颗古树,在默默的诉说着这段历史。近年来,因当时社会发展需要予以拆除。楼阁内有魁星爷的肖像。道教中有魁星之神,主宰文运或文章兴衰,形象是披着头发,赤着脚,右手提一只斗。民间为了祝愿学子们学习努力,文运亨通,金榜题名,建魁星阁或魁星楼崇祭之。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陈家大庄村村社道路全部硬化,动力用电100%覆盖,核桃产业全覆盖,并积极发展订单产业。相信在陈院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陈家大庄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大发展,将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顺利实现。

(来源:陇南成县陈院镇)

监制:刘敏 责编:任向辉 编辑:张杨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