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世界防治肥胖日#随着社会经济的...

 昵称gs7f1 2021-05-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病率正在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肥胖不仅影响我们的美观,其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也是诱发其他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肥胖症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类,前者不伴有明显神经或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后者常继发于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或与遗传、药物有关。肥胖症非常容易合并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各种感染性疾病。所以我们也应该对其引起高度重视。

中医学有很多关于肥胖的论述。中医认为其发生常与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安逸少动、情志不舒、先天禀赋等因素有关。本病与胃、肠、脾、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痰热积聚于胃肠,或脾虚不能运化痰浊,而致痰湿浊脂滞留。

肥胖症以形体肥胖,面肥颈臃,项厚背宽,腹大腰粗,臀丰腿圆为主症。兼见消谷善饥,食欲亢进,口干欲饮,怕热多汗,腹胀便秘,小便知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胃肠积热;伴有食欲不振,心悸气短,嗜睡懒言,面唇少华,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弱,为脾胃虚弱;或伴畏寒怕冷,面色恍白,头晕腰酸,月经不调或阳痿早泄,舌淡,苔薄,脉沉细,为肾阳亏虚所致。
肥胖症的基本治疗中医以祛湿化痰、通经活络为原则,以手足阳明经、足太阴经穴为主。穴位可选择中脘、天枢、曲池、阴陵泉、丰隆、太冲。因肥胖多责之脾胃肠腑,所以选择脾胃经穴位为主。中脘为胃之募穴,天枢为大肠之募穴,两穴相配,可通利肠腑,降浊消脂;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通调腑气;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健脾祛湿,丰隆乃足阳明胃经之络穴,为治痰要穴,可健脾利湿、化痰消脂。太冲疏肝而调理气机。若患者有胃肠积热,可配伍上巨虚、内庭;脾胃虚弱配脾俞、足三里;肾阳亏虚配肾俞、关元。心悸配神门、内关;胸闷配膻中、内关;嗜睡配照海、申脉;腹部肥胖配大横、归来、下脘、中极;便秘配支沟、上巨虚;性功能减退配关元、肾俞;下肢水肿配三阴交、水分。

据临床观察,针灸对于单纯性肥胖疗效较好。同时针灸减肥的同时应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合理饮食,适当控制饮食可取得更加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