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横画竖下,竖画横下”和“提按”来谈古人用笔

 mengk4fz0yyf5h 2021-05-12

前言:

在古代,书法中的笔法有如武功招式中的绝招,有着传子、传弟子,不传外人等规矩。

世传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篇中颜真卿自述师事张旭求笔法,时间久了,张旭只叫他要勤学苦练,练习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会领悟等等。最后颜真卿求得紧了,“长史良久不言,乃左右盼示,拂然而起”。

还有包世臣的《艺舟双楫》里面也特别记载了张照求王鸿绪教授笔法而王鸿绪不肯。张照只好藏匿在王鸿绪写字的小楼上才得以窥见王鸿绪是如何下笔的。后来王鸿绪看见了张照的字,笑着说:“汝岂见吾作书耶?”

以上种种传闻,皆造成现代人对于书法中笔法的认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从“横画竖下,竖画横下”和“提按”来谈古人用笔

笔法的组成

笔法可以将它作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的是指使用毛笔的方法;狭义的则是字中点画的写法。

具体来说,就是执笔和用笔。

  • 执笔

执笔有方法,正确的应该是以擫、押、钩、格、抵五指执笔法为准;

执笔有高度,一般来说,书写行草字体时,执笔高些,书写小楷时,执笔低些;

还有枕腕、悬腕、悬肘等内容。(有志于书法的学习者应该学会进行悬肘书写。)

从“横画竖下,竖画横下”和“提按”来谈古人用笔
  • 用笔

用笔,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

倘若是将笔笔连起来,则每一起笔皆是从前一笔的落笔而来,每一落笔又是次一笔的起笔所从出。因此,用笔要从起笔讲起。

起笔的方法也很简单,只有两句话:横画竖下,竖画横下。这也是古人所说的,有往必收(横)无垂不缩(竖)的方法。然后以此为原则可以推而用之于其他的笔画。正如楷书的笔法和草书一样,楷书是草书的收缩,草书是楷书的延扩,一切的千变万化皆从此出来的。

书法的用笔一定要这样,因为写字必须将笔毫铺开,每一根毫才能尽其力,点画才有变化,才有精神风采,必须如此起笔,落笔,笔毫才能够铺开,古人论用笔的秘诀,要“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这就是书法中所考究的“中锋”。

从“横画竖下,竖画横下”和“提按”来谈古人用笔
  • 提和按

所谓“提按”,就是起笔收笔,起笔是按,收笔是提。

所谓“提”,并不仅仅指将笔锋提得离开纸面才叫提,只要是在笔按下之后在行笔之时稍微提上来一点不到离开纸面的程度也叫提。

事实上,每一笔画的全部形成并非简单到只有一按一提,而是一画的形成之中,有很多的提和按的。当笔锋在一画的行程中有时要转一下弯,有时要有些上下,这样一画在形态上就出现有粗和细的地方。而这些粗的地方就是按的效果,细的地方就是提的效果。

从“横画竖下,竖画横下”和“提按”来谈古人用笔
  • 顿(换笔、使转)

在按的地方稍一停顿锋就转了,凡是这种按的地方又叫做“顿”。这种地方多是笔锋转换的地方,所以又叫“换笔”。总之这一切都是提按的变化与连续。这在草书中尤其重要,尤其容易看出,所以又叫“使转”。

从“横画竖下,竖画横下”和“提按”来谈古人用笔

宋代黄庭坚曾说:“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直须具此眼者乃能知之。”这就是长久练习书法得来的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