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味|老家鲜活美好的年味…

 新用户6129Cgup 2021-05-12

  

“破破旧旧房几间,简简单单菜几道;清清苦苦过个年,热热闹闹一大家!”这是我对儿时过年的自嘲,也道出了当时生活的无奈,但更多的是难忘那浓浓的年味。

  
那时的年,是父亲悬挂在房梁上的腊肉,是母亲亲手煎制的兰花根,是姐姐身上大红的新棉袄,是我小心翼翼藏在口袋深处的小红包……

那时的年,是响彻山谷的爆竹声,是点着煤油布条放飞的孔明灯,是走家窜户的香火龙,是摆着整整齐齐小凳子的露头大影院……

  

当然,儿时过年最幸福的味道是大年三十妈妈早早熬制的那锅过年肉的浓香,年幼的姐妹们早早洗澡换上新衣服,齐刷刷的围守在锅灶前,等候着妈妈从锅里捞起肉来,撕下一小块瘦肉,微笑着依次塞进我们的小嘴里。

儿时的年味,虽然久远,但一切都是那般清晰,那么美好,那样温馨!


  

弹指一挥间,有二十多年没有回乡下老家过年了,岁月在惯性中越走越快,城市的年味渐行渐远,但浸入中国人骨子里的过年情结,在年关时节越发浓郁,尤其是年迈的双亲更是挂念老家的年味,也许过年的味道本该就是回家的味道吧!姐妹们临时商量决定,陪着父母回乡下老家过年,因为我们都知道:父母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年的味道也在哪儿!
     
回家喽……

  

幽深的山谷,青烟与山雾相映成趣,太阳洒下一片金色的光芒,把村庄揽进怀中。斑驳的土墙,将沧桑刻进光阴里。年少的我们从温软的乡下跋涉到冰冷的城市,远离季节与农事,远离低矮的屋檐与春燕衔泥的晨昏,在风雨中颠簸,在岁月里蹒跚,一晃就是半生有余。

村子里流淌而过的小溪,溪水依然那么清澈,但小溪变得越来越窄,鱼儿也不再是那么毫无顾忌地游来游去,溪流越来越小,水潭越来越浅,但我们在里面嬉闹欢腾的回忆,却是越来越大,愈来愈深。

  

老家因地处八面山腹地的群山深处,山高水长,村子里依旧是闭塞的、原始的,村民依然是纯朴的、憨厚的。村庄不算很大,人口不是很多,几处萧瑟破败的老宅院,土堆木盖的略显沧桑,偶尔见到小柴狗蹲在门口,不知是守护家园,还是等待主人归来。

  

大年三十,雨后的小山村空气清新,暖暖的阳光下,那个鲜活美好的年味又重新回到低矮的老宅院里,升腾成满屋的芬芳,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大家围坐桌旁,欢声笑语充斥其中,一切都是过去的样子,只是年夜饭掌厨的由母亲变成了大姐,但这一样让我们感到温暖而又熟悉。

原来远离老家的我们早已入乡随俗,口味变得越来越清淡,大家也不是最爱那满口的腊味了,但对父母亲手调制的腊味,总是最恋的。也许我们恋着的不再是那一块块咬得出油的腊肉了,而是藏在这腊味里浓得化不开的儿时的年味。


  

一道道菜,冒着热气,香味满屏,久久不散!看着身旁围坐的子女和晚辈们,看着一碗又一碗冒底的菜,父母便安心了。

人到中年的我们六姐妹是幸福的,因为只要父母在,父母调制的味道在,便觉得自己依然还是一个孩子!





晨跑打卡第二天|寻宋家洞水库…

汝城55人|以徒步的方式去九峰赏桃

汝城祠堂|土桥镇迳口村祠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