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专业赢得尊严

 醉倚西风 2021-05-12

听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任勇的讲座,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专业自觉。任教师时,他每年征订23本数学专业期刊;任副局长时,他每分管一个科室,都针对科室业务出一本书。他出差时,自我约定在机场必须购买一本书。他出门也常常带一个拉杆箱,但是,里面没有太多的衣服,都是满满的一箱书。在宾馆里,他摆放在床头的长长的书籍恐怕比老师家的藏书都多。当然,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也促使了他的专业发展,他已发表了1000多篇文章。这1000多篇文章就是一个教育人的厚度和高度。任勇局长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专业赢得尊严。

我还想到了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20年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带动一批示范校,轰轰烈烈地在大江南北发起了教育变革,这场新教育实验足见教育的魅力,也可以看见一个人的力量。在新教育实验中,他倡导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研究。同样,他认为,作为教师,要想赢得地位,赢得尊严,首先得有自己的专业支撑。美国管理学家托马斯·卡林提出:“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只要持续不断地花6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使一个人具备高于这一领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识”。如果一个人长期不懈地坚持阅读,自然可以成为这一领域的“小专家”。

一个人的影响车可以是金钱,可以是权利,可以是地位,也可以是思想。并且,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可以更多,范围可能更广。思想可以极大地撬动社会变革。在信息极速变革的时代,网络社会也给人以极大的思想交流。在微信公众号上,我关注了“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这个公众号,他们是民间组织,这三十人是中国教育发展和变革中的领军人物,他们既关注基础教育,也关注民办教育;他们既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他们既关注农村教育发展,也关注城市教育走向。我认为,这三十人,是最为慈悲,最有大爱的人。何为慈悲?这源于佛教用语。慈,就是爱,给他们以幸福和快乐。悲,就是拔出苦来,解决棘手的问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立已近二十年时间了,他们深入基层,胸怀大爱,兼济天下,不就是最大的慈悲吗?

自从有了文化、文明,就有了教育。人之为人,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社会意义更大,教育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影响越来越来。从事教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糊口,更好地生存。只要你有专业能力,可以说这是一个“铁饭碗”。但是,教育对于人类也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从事教育,不但可以“独善其身”,更能够“兼济天下”。但是,无论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都需要我们教师拥有一些专业态度,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我们的教育上,只有加强专业阅读,专业研究,专业写作,沿着“专业”的道路不断向前延伸,我们以我们的专业赢得地位和尊严!

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越来越畅达,可供我们选择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可是,越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越来越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想清楚自己在什么地方,自己能做些什么,自己要到哪里去,然后,守着自己的专业,心无旁鹜,一步一个脚印,随着岁月的流淌,让我们的专业地位越来越高,生命越来越有深度。《尚书》里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说法,何为“惟精惟一”,就是用功精一,用心专一。“一”是最小,也是最大,一通常能百通。只要我们“惟精惟一”,才会从细微之处照见全体,让我们的思想和生命达到一定深度,从而触类旁通,游刃有余。

“莫道君行走,更有早行人”,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走得并不“专业”,很多时候,都是以专业的名义干着许多非专业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里愈加慌恐,实在需要放下一些边角余料的东西,多一些专业性,不然,生命岂不如荒草便地的农田,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了吗。

早上,晨练,看见一片鲜花,开得正艳。湊近一看,上面写着:虞美人。这真是一个好听的名字。不由得,我也想起了李煜的词,和这些花儿多么相似,有一动楚楚动人的美丽。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美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不需要外在世界赋予,只需要我们自己去追寻和探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