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之后

 醉倚西风 2021-05-12
上午,局里组织观摩网络空间和数字资源应用交流会。我听了一节语文课,是七年级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很短,情真意切。语言也好,浅显易懂,是文质兼美,很适宜教学的一个好文本。
授课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很好,语言很有亲和力,普通话也标准。课堂各个环节很紧凑,注重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训练,注重语言的品味与鉴赏。教师也善于培养学生的语文习惯,学生的听课习惯、坐姿、发言都很好。在课堂的预习、提问等环节合理地运用了数字资源,让课堂显得很生动。这样的课应该是一节很完整的课。
但是,从语文老师专业的角度来看,我并不认同这节课。
我的理由有这么几点:一是这节课位于教材第二单元,现在已临近期末,学校都转入复习,显然,学生已经学过这节课。那么,拿这节课再讲给老师们听,就是走形式,是真正的“做课”,无论是对学生的影响,还是作为示范课的展示,都不恰当。二是这节课首先是语文课,课前盲目地加入一段几乎与文章无关的视频,说一个残疾人顽强拼搏的故事,生硬地以煽情的方式进入文本,链接得很牵强。这样的导课,就失去了语文特质。这样的信息融合,不用也罢。三是这节课讲得很完整,看起来也很热闹,其实,老师一直在“感人”上做文章,一味地顺着“感人”二字,简单地肢解文本,几乎成了串讲课文,而没有想到为什么文章写得那么感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哪儿?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这课就显得轻薄了些。四是这节课没有主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整节课几乎都在碎碎问,没有讲出文章独特之美。
我也反复读过这篇课文,我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含蓄,无论是文章题目,三次去北海看菊花,还是写景,都写得很有节制,这种“哀而不伤”的写法,很值得学生学习和体味,这也是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整篇文章短,也没有一处明显表示伤心的字眼,却读得涕泪涟涟;没有一处表达思念的话语,却写出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如果教师读不出文章的这种奥妙,说明教师在文本解读上还欠火候。而语文教师的第一能力,就是读懂教材;只有读懂教材,才会把教材拿来教给学生。

一月前,我们还听了局里组织的小学课程融合课,在一所新建小学里,进行学科融合:语文和音乐,语文和美术,数学和体育,两个老师同上一节课。把课堂上得大起大合,纵横捭阖,琴棋书画,很开眼界。能上成这样的课,也让我很是佩服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课也有自己的不足。学科融合,是尽可能地打破学科的边界,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从不同角度发现学科的多角度育人功能。例如,数学中的关于简洁、对称、黄金分割等美学,数学中语言的简洁、严谨、逻辑等语文素养,都是数学与美术,数学与语文的融合。学科融合就像德育渗透到不同的学科教学之中一样,应该做到风行水上,润物无声,而不是生拉硬凑,拼装焊接。学科融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能把学科分得开,合得来,考验着教师对学科的深度认知,要想把学科融合做好,必须有深厚的基本功,能够把学科素养撕开,团圆整,充分考着教师的学科素养如何把握住这个“度,更考验着教师的教育素养和对学情的研究。学科融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好的走向。也不必走极端,分科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进步,可以让人更清晰地理解学科的基本特征。
我说这么多,是说,作为教育人,要谨慎地面对教育改革。如果一味为了求新、求变而搞学科融合,那就把课堂看低了,那只能算是教育的杂耍。
局里很注重听课评课,注重业务学习和交流,加强教师的基本功训练,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教育管理的本业,是正事,很好!凡事拿出一个样本,树立一个靶子,就给老师们提供了一种参照,明确了一种方向。很感谢授课的老师们,让我看到了课堂的百态,也反思了课堂中的问题。也让我更清楚:拿出一堂好课,真的不易!
对于课堂,我更看重的是课堂的里子,而非课堂的外表;我更看重课堂的内容,而非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形式易学,内容难得。过于看重形式,学得花里胡哨,不关注课堂内容时,就很难再沉下心来。这样的课堂就不厚重,也不会走得太远。
为了“低下头来”,下午,我一直呆在学校里。
其实,也没做什么,就是看孩子们上课,玩耍,看到孩子们有的穿得很薄,还没有把扣子扣上,就提醒他把扣子扣上。转到教师办公室里,听听老师的意见,和老师说说话,问问他们备课、上课情况。
之后,见了校领导。问及年终了,这学期到底为孩子们做了些什么?哪些事情能留在我们记忆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改变呢?
很快,我们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我们所做的事情,所度过的日子,多么经不起推敲啊!有时,我们能骗过别人,可是,能骗过自己吗?
时间,一分一秒,毫不留情,一点一滴地流淌。
两千年前,孔子面对浩浩江河,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站在时间的河流里,两手空空时,我们怎能不汗涔涔泪涟涟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