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养老护理员:那个气味我从来没闻过,实在太臭了

 AgeclubDOC 2021-05-12

无论是作为养老机构的管理者还是没有从事这一行的朋友,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人是养老服务的关键。服务以人为本,服务做的好不好关键也在于人,也就是养老护理的一线从业者们。

眼前国内几乎所有的机构都面临着一线从业人员的招聘困难、社会地位不认可、文化水平差、不好管理等问题,但并不代表没有人热爱这样的工作,我相信很多机构的管理者也是有苦难言。

本文是智库对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一个专访,通过这个专访你或许能够更了解他们到工作内容和个人想法:

被采访人:

郭仕珍(46岁,女,重庆人,攀枝花德铭菩提养护院 生活辅导组组长)

刘应明(44岁,女,攀枝花人,攀枝花德铭菩提养护院 生活辅导员)

1)你在你们养老院工作多久了?

郭:一年了。

刘:一年了。

2)通过什么方式找到这份工作的?

郭:本企业亲戚介绍。

刘:熟人介绍。

3)来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郭:我以前在印刷厂开机器。

刘:在一家超市做营业员。

4)在养老院平时都做哪些工作呢?

郭:日常护理老人及辅导组(日常护理组)组长的职责。

刘:能自理的老人放手不放眼,不能自理的老人给他们饮食、起居、排泄等方面的协助,其他有时间的话就陪他们聊天、娱乐等。

5)具体能举例几个吗?

郭:为老人早晚擦身、喂药、喂饭、清洁等。

刘:比如老年人身体不舒服,我们可以陪她去买药,给他们拍一拍、敲一敲,生活不能自理的还要给他们洗澡,上厕所不方便的还要协助他们大小便,如果有便秘的老人我们还要用手去抠。

6)护理工作时是按照一个人管理多少个老人,还是怎么来的?

郭:按区域划分,比如早班、白班、晚班,三个班会有负责的不同区域。

刘:是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间段来划分的。

7)排班怎么安排的?

郭:2个人一个班,早班(6:30-14:30)白班(8:30-18:00)24小时班(晚上两个人交叉)

刘:三个班轮换。

8)感觉工作量大吗?

郭:工作量很大,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刘:还可以。

9)工作以来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郭:通过长期和老人接触,感触最深的就是老人的晚年需要理解和尊重。

刘:我们养老院有一个北方小伙子在这里做护理工作,大家在一起工作相处几个月后他悄悄的离开回老家了,他说他怕太伤感走的时候没有告诉任何人。同事之间对他有很多不舍,老人也经常向我们咨询他的情况,要是谁跟他聊微信老人也要看一下。

10)处理过最棘手的一件事是什么?

郭:在我值班的时候,老人有需要不使用呼叫铃而导致来摔倒跟家属沟通。

刘:有个婆婆到我们养老院才几天,正好我值夜班,她便秘,晚上9点开始,看她那么难受给了用了两瓶开塞露一点效果都没有,凌晨2点她女儿过来我们一起把大便抠出来了,那个气味是我从来没有闻过的,实在太臭了。

11)你们一个月休息多长时间?

郭:4天。

刘:4天。

12)如国庆、劳动节这样的节假日有放假吗?

郭:有。

刘:我们轮流放假。

13)加班有加班费吗?

郭:有。

刘:有加班费。

14)开始工作之前经过培训吗?觉得培训重要吗?比如呢?

郭:经过了一个月的培训,护理培训很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没有经过培训,很多细节就不规范,会给老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刘:培训过,比如卧床老人翻身、擦身、换床单、被单、衣服等,如何和老人沟通,饮食照料、排泄照料、睡眠照料等,还有很多。

15)在养老院有没有签劳动合同,五险一金?

郭:合同签了,有五险没有一金。

刘:有签劳动合同,有五险没有一金。

16)家人对你做这份工作是什么态度?

郭:表示很支持。

刘:家人对我做这份工作比较支持。

17)与同事相处如何?

郭:我们能做这份工作的员工,都有爱心所以相处对很融洽,互帮互助。

刘:感觉同事之间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

18)做了这么久,跟老人接触感觉自己哪方面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和改变?

郭:时间久了,和许多老人渐渐有了感情,有时下班回到家里还时常牵挂着他们。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看到现在的他们,就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老去,和他们一样,难免有些伤感。但这里老人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也深深影响着我,改变了自己对晚年生活的看法,虽然是夕阳红,但生活但依然精彩。

刘:这么久了,我感觉在为人处事方面受到了一些影响,改变了我对人对事的想法,使我变的乐观。

19)工作之余有什么爱好吗?(会做些什么事情?)

郭:看看护理方面的书,充实自己,在家做饭、买菜、打扫卫生。

刘:工作之余喜欢散步,锻炼身体,陪陪父母。

20)住在养老院吗?还是家里,远吗?

郭:住自己家里,家就在养老院旁边,走路3分钟。

刘:住自己家里,离养老院有一段距离。

21)现在收入是什么样的一个水平呢?

郭:中下水平。

刘:两千上下。

22)你自己每月理想的收入是多少?

郭:三千左右。

刘:三千左右。

23)你喜欢现在这份工作吗?

郭:很喜欢。

刘:我喜欢。

24)你觉得做这份工作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郭:只要老人在养老院过的开心、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

刘:我觉得护理这个职业最大的价值是爱和风险。

25)如果有其他人加入这个职业你有什么建议吗?

郭:首先要喜欢这个工作,认识到自己在做一份平凡而又意义的事情。

刘:告诉他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还不要怕脏、怕累、怕受气。

26)对未来有什么期待吗?

郭:期望我们的养老院越办越好,有更多的老人住进来,对我们的工作有更多的好评。

刘:我们希望我们的养老院在攀枝花家喻户晓。

在看完这个采访结果的时候,感触特别深。坦白讲,郭和刘均是普通的老百姓,选择这一行或多或少是为了一份收入,然而在无法达到理想收入的同时还能够热爱这份工作。这真的很让人感动,这或许是养老服务的魅力所在吧。(在德铭菩提养护院最近的一次员工评比中,郭与刘被评为前三名。)

大家觉得现在做养老有政策不明朗、消费观念差等困难,但实际上有一点忽略了,目前国内还具有大量的4050劳动力可以去发挥价值,而二十年后这批人都成为老人了,你又如何是好?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一定要打赏,智库会将其作为红包转发到郭与刘的手中,以谢大家对她们工作的支持。

备注:攀枝花德铭菩提养护院是攀枝花市首家社区型养老机构,28张床位,拥有日式理念,理念提倡家的感觉,由于城市的特点,护理人员均为本地人。

今日题图:郭仕珍(二排左二)、刘应明(二排右一)和老人的合影(中间为德铭菩提养护院院长蒋维容)文章作者:许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