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罪,莫大于可欲, 咎,莫大于欲得, 祸,莫大于不知足

 百岁无疾的秘籍 2021-05-12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我们一起颠覆式破解《道德经》全部奥秘,复兴黄老正统传统文化,欢迎加盟合作!
老子.公刘版
下卷
中国哲学第四问: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中国哲学第四答:

第十一 篇  天长地久

造人类天长地久的认识论

第六十四章,涤除欲望玄览,打造使命认识论

罪,莫大于可欲,
咎,莫大于欲得,
祸,莫大于不知足,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说明

1“罪,莫大于可欲,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在通行本的《德经》卷的第四十六章中。
通行本《道德经》《德经》卷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通行本主流译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做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2“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在通行本的《道经》卷的第三十二章之中。
通行本《道德经》《道经》卷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通行本主流译文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3“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久”在通行本的《德经》卷的第四十四章中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通行本主流译文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公刘本经文注解
罪1,莫2大于可欲3,咎4,莫大于欲得5,祸6,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7足矣,夫亦将知止8,知止可以不殆9,故知足不辱10,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罪:苦难;痛苦。
2,莫:借用于否定性不定代词用,表示没有哪一样。
3,可欲:可,可心如意。欲,欲望。
4,咎:责备、惩戒。
5,欲得:欲,随心所欲。得,得到。
6,祸:灾难;损害。
7,常:合乎常理,符合事情正常发展的规律或原理。
8,止: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时候停下来。
9,殆,危殆,危险。
10,辱:辱没人生使命。
公刘本译文
痛苦和苦难的来源,没有哪个大于可心如意的欲望膨胀,
责备和惩戒的,没有哪一个大于随心所欲的去得到,
灾难和损害的,没有哪一个大于不知休止地不满足,
所以说知道满足的满足,就是符合正常发展规律的满足,
同时还要掌握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掌握适当的时候停下免除了不该有的危殆,
所以知道满足是没有辱没人生使命,掌握适可而止没有危,才可以天久生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