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秀兰【散文】听老爸讲故事

 凉城文苑 2021-05-13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听老爸讲故事 

文//潘秀兰(河北三河)
老爸39岁喜得小女,妈妈身体不好,三年后因病撒手人寰。从此,老爸又当爹又当妈,一人撑起了这个家。老爸对哥哥和姐姐的要求非常严格,而对于我,倒常常是“网开一面”,有时一到晚上,还喜欢给我讲故事……
话说上百年前,我家祖籍是京东三河县辛集乡行人庄村(俗称Ⅹⅰer shαng 四声)。由于家境贫寒,太爷爷便和太奶奶投奔到舅舅家,即现在的天津市武清区桐高村。桐高村是临近解放由东高辛庄和桐城合并而来的(村里人简称东庄儿、西庄儿)。我小时候,人们还不习惯称桐高村,而是叫高辛庄,桐城儿。太爷爷的舅舅住在东庄,太爷爷从三河搬过去就住在西庄,而且是西小庄,没有几户人家。东西庄中间只隔一座大庙。我们兄妹5人,小时候就是在这座大庙里读书的。
太爷爷的舅舅是远近闻名的举人,在朝廷为官,自然家境殷实富有。而太爷爷家徒四壁,要啥没啥。春天该播种了,没有牲畜怎么办呢?舅舅家大骡子大马车辆俱全,向舅舅去借吧。谁承想,碰了一鼻子灰回来。不借!太爷爷想:亲舅舅怎都不帮忙呢?这可怎么办啊?看来指望谁也不行,还得靠自己。于是,过了几天,全家总动员,太爷爷和父母、妻儿一起去地里播种,老祖宗扶耠子(注:耠子是翻松土壤用的农具。似铲而较小,多用于中耕,也用来开沟播种。我国某些农村亦指去掉犁壁的犁),太爷爷和妻儿一起在前边拉耠子。

这事儿要是在建国初期,一点儿也不新鲜。大家都穷,没有牲口,就得人拉呗。成立人民公社以后,生产队仍处于贫困阶段。就是到了1962年我毕业还乡,秋收时人拉车往地里运肥、收庄稼,这还是常有的事儿。可是对于上百年前,“三寸金莲”的太奶奶去“拉套”,更何况是当时官员的亲妹妹。此事一经传开,舆论哗然,一下子惊动了太爷爷那当官的舅舅,大失颜面。“让我亲妹妹去拉套,把’小脚女人’当牲口使,这还了得?” 得,赶快派人马车辆到西庄儿帮我太爷爷种地来了……
事后太爷爷不无感慨。亲娘舅是来帮忙了,可那是帮外甥吗?那是在帮他自己。怕外甥给他这个官老爷脸上抹黑。由此太爷爷立志:靠谁也不行。靠人不如靠自己。自己咬牙跺脚好好干。人勤地不懒,孩子大人齐上阵,勤俭持家。一定混出个人样儿来,才能让人看得起。从此日子便一天天好转。
到了我爷爷这一辈,兄弟三人。我大爷脾气暴躁,但治家有方,并且认准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发誓要向舅爷爷学习,供儿子念书。大爷爷是老来得子,五十岁上才有了我三叔、四叔。三叔学中医,人都称他“先生”。四叔学作画,人称他“画匠”,北京天安门、故宫常有他的墨迹。大爷爷如愿,家境最好,五间正房,三间厢房,盖起来了,而且都是砖瓦房。我爷爷虽只有我爸一子,但因我继奶奶不准我爸念书,家境远不如我大爷家。我爸排行老大,生来好胜,不服输,所以虽在村务农,干农活却也是行家里手。我三爷生有二子,排行二叔和老叔。三爷爷让二叔外出学瓦匠,后来我胞兄大哥、三哥也相继外出,跟我二叔一起去学瓦匠。老爸说,让他们去学手艺,有手艺在身,学会持家,勤俭节约,会过日子,这比给他们留下万贯家财,更重要。是啊,自古“创业难,守业更难”。后来,我老爸统领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大哥、三哥在外搞建筑挣钱,我二哥、二姐、三个嫂子都在家干农活儿。老爸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终于,在解放后不久,结束了我爷爷搭建起来的东倒西歪、拥挤不堪、破得不能再破的小土屋,先后盖起了两层新砖瓦房。我老爸常教导我们:吃饭穿衣量家当。不能和人家比吃比穿。人家有咱们也要有,但那得是自己吃苦耐劳挣来的。谁有也不如自己有。你啥都没有,亲娘舅也许都看不起你!我家后来的日子,所以越来越好,全都是祖上励志、勤俭持家、精打细算、自力更生,艰难奋斗的结果。
还听我老爸说过,我太爷爷舅舅家,祖上有个老中医,医术高超,且以治大疮毒疮闻名遐迩,于是,请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过去卫生条件差,蚊叮虫咬、长大疮是常有的事儿。老中医到人家家去看病,进门先瞧瞧四周,看看人家房舍等情况,看病后药费多少不定。根据人家经济状况,富家多收,穷家少收,特别穷的干脆一个钱不收。这样时间久了,富家虽然恨他,但有的是钱,也不在乎。穷人家感激他,治病救人。后来人们便送他个绰号一一张估家。
张估家祖传中医好几代,沿袭到解放后,我表大爷、表叔,和我同辈的表兄还有好几人是老中医。后来因年岁大了,村里的“赤脚医生”,慢慢地取代了他们。
老爸没读过几天书,不懂什么大道理。从老祖宗手中接过的只是:自力更生,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努力奋斗。一辈子都要靠自己,做好人,行善事,能拉人一把就拉人一把。任何时候,万不可坑蒙拐骗……我老爸临终时,帮人钱财不多,但三十五十的却不计其数,而自己却从不欠人家一分钱。
如今我和侄女都已年迈,没啥事儿时和他们聊起张估家的这些事儿,她们好像从来都没听说过。不知张姓人家的晚辈,是否还记得他们的老先辈一一曾有一位老中医张估家老先生啊?
编审:王彩虹
           
           
           
           

作者:潘秀兰,笔名默兰,78岁,河北三河一中退休教师。2012年高中毕业50年,同窗重聚首,以诗文会友。由此便开始喜欢写些小诗,填词,与朋友交流,老有所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