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业绩比拼
2021年以来,全球CRO(医药研发外包)行业处于格局重塑阶段:
▲全球CRO Top5(表格部分参考医药魔方) 注:①本榜单涵盖了广义上的CRO,业务领域涵盖新药研发相关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药学开发以及原料和药品委托生产(CDMO和CMO)等;②Lonza收入为45亿瑞士法郎,汇率按1.1折算为美元;③Labcorp仅计算CRO业务营收,即Covance(现已更名为Labcorp Drug Development,简称DD)的营收;④PPD被Thermo收购,因Thermo并未披露CRO的详细数据,表格中CRO营收数据仍为PPD营收数据。 中国CRO领域格局相对稳定: *市值数据截至2021年5月7日。 药明康德165亿元的营收是排行第2的康龙化成的3倍还多。 康龙化成所有业务均保持增长,总营收增速(+37%)超药明康德(+28%)。 泰格医药稳居临床CRO领域龙头,受疫情影响较大,增速最低。 昭衍新药:以势不可挡的+68%年度增长成为2020年CRO领域的黑马。 同时,这四家也是目前仅有的实现“A+H”共同上市的中国CRO企业。 不过,对于全球CRO Top5可以看到,中国CRO企业的营收增速相对较快,四家的增速均超全球Top5增速。 同时,中国CRO企业的市值相对较高,药明康德虽然营收没有进入全球CRO Top5,但总市值比全球CRO领域排名第一的IQVIA还要更高。 01 业绩比拼 实验室服务、CDMO是营收增长主力 药明康德:行业No.1,净利润最高 CRO绝对龙头药明康德总营收和净利润均是行业最高。 总营收165.4亿元,同比+28%。药明康德的核心业务(CRO+CDMO服务)均实现快速增长。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9.60亿元,同比+60%。 ▲药明康德各业务营收 中国区实验室服务:营收85.46亿元,占总营收52%,第一大业务。同比+32%,增长主要由小分子药物发现(+35%)、药物安全性评价服务(+74%)所驱动。
CDMO:营收52.82亿元,占比32%。同比+40.78%,主要是受多项新技术能力、产能上的发展所推动。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营收15.17亿元,同比-3%,受美国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是药明康德唯一下滑业务。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营收11.69亿元,占比7%。同比+10%。
就毛利及毛利率而言,中国区实验室服务、CDMO业务的毛利同比分别增长+29%、+45%。毛利率均超40%。美国区实验室服务、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业务的毛利都处于超30%的下滑状态,毛利率则分别为22%、15%。 2020年,药明康德研发投入6.93亿元,同比+17.42%,占总营收4%。截至2020年年末,药明康德26411名员工中,21942名是研发人员,占比83%。 康龙化成:净利润增长最高+114%,完成2起并购 2020年,康龙化成以36.64%的增速实现51.34亿元总营收,在中国CRO企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药明康德。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72亿元,同比+114%。 ▲康龙化成2020年各业务营收 实验室服务:营收32.63亿元,同比+37%。毛利率42.74%,同比提升2.48个百分点。
CMC(小分子CDMO)服务:营收12.22亿元,同比+36%。毛利率32.73%,提升4.96个百分点。
临床研究服务:营收6.29亿元,同比+38%。毛利率18.78%。
2020年,康龙化成研发投入1.05亿元,同比+68%,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属四家最低,仅2%。
泰格医药:临床CRO领域No.1,净利润高增长+108% 泰格医药的临床CRO老大地位可谓稳坐钓鱼台。业绩也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净利润继续高水平提升。 2020年,泰格医药营收31.92亿元,同比+14%。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0亿元,同比+108%。 ▲泰格医药2020年各业务营收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营收15.19亿元,占比+48%。同比+13%,主要由临床研究、医学注册、医学翻译、药物警戒等业务持续增长所致。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营收16.57亿元,占比52%。同比+15%,主要由实验室服务、临床试验现场管理及招募服务业务规模增长所驱动。
2020年,康龙化成研发费用1.57亿元,同比+26.28%。临床CRO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5%。研发人员652人,占总人数的11%。 昭衍新药:营收增速最高(+68%) 昭衍新药总营收10.76亿元,增速最高,同比大幅增长+68%。毛利5.51亿元。
2021年2月26日,昭衍新药成功登录香港联交所,成为一家“A+H”CRO企业。 ▲昭衍新药2020年各业务营收 非临床研究服务:营收10.53亿元,占比98%,同比+68%;主要得益于2019年12月2728万美元收购美国临床前CRO公司Biomere。 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营收0.21亿元,同比+327%。该业务处于初期阶段,昭衍新药正在大力拓展。 销售试验模型:营收0.02亿元,同比-49%。 2020年,昭衍新药研发投入0.51亿元,同比+27.8%,占总营收的5%。 02 区域比拼 ![]() 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国际化程度更高 ▲四家A+H CRO企业境内外营收 药明康德:境外占比75%,境内是营收增长主力(+40%) 从区域上看,药明康德在境内外的营收均呈现高增长趋势,但毛利率略有下滑。其中, 境内:营收41.23亿元,同比+40%;主要是由于药明康德的新药研发申请一体化服务(WIND)项目吸引了较多的国内客户。毛利率下滑1.22个百分点,主要受到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板块病人招募及项目开展延迟的影响。 境外:营收123.90亿元,占比75%,同比+25%。毛利率下滑1.02个百分点,主要受到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板块的影响。 ▲药明康德2020年区域营收 康龙化成:国外营收占比远超国内(86%) 同药明康德一样,康龙化成在国内外的营收均取得高增长,同时国外市场的营收占比远超国内市场。 国内:营收7.00亿元,同比+46.37%。 国外:营收44.33亿元,同比+35.22%。在总营收中占比高达86%。
▲康龙化成2020年区域营收 泰格医药:境内占比进一步提升3个百分点 泰格医药的境内外营收相对比较均衡。 由于专注在临床CRO领域,受到疫情的影响,泰格医药境内外的营收增长不及药明康德、康龙化成。 境内:营收19.07亿元,同比+19%。占比59.73%,2019年境内营收占比57.08%,占比提升主要由于境内创新药临床试验业务发展较快。 境外:营收12.86亿元,同比+7%。占比40.27%。 ▲泰格医药2020年区域营收 昭衍新药:海外并购促使境外营收+478% 境内:营收8.53亿元,同比+42%。占总营收的占比为79%,四家中最高。 境外:营收2.23亿元,同比+478%。主要是由于收购美国CRO公司Biomere做驱动。该收购使得昭衍新药在美国的客户群里显著扩大。 ▲昭衍新药2020年区域营收 03 策略比拼 ![]() 投资并购是未来扩张的主题之一 药明康德:向临床CRO拓展仍未见效,探索跨平台并购机会 药明康德一直坚持其“长尾”策略。 “长尾”客户是指,包括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虚拟公司和个人创业者在内的各类新药研发参与者。在药明康德看来,“长尾”客户已经成为医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同时,作为综合型CRO公司,药明康德也在不断拓展其在临床CRO领域的影响力。只不过,目前总体见效不大,临床研究服务营收的产比及增速都相对较低。 药明康德还表示将扩大对于新分子新技术能力的投资,并探索跨平台并购机会。 康龙化成:目标国际化,打造多疗法一体化研发平台 持续打造并不断完善全流程一体化和国际化的药物研发服务平台始终是康龙化成的核心发展战略。
泰格医药:已公开投资60家企业,成立或参投基金多达9家 一体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客户服务能力在临床CRO领域越来越重要。作为行业领先者的泰格医药正在不断扩张和整合。 这表现在其不断进行的投资中。 3月31日,泰格医药官宣:出资5.2亿元,投资5家基金。
短短半年内,泰格新设立或新参投的基金数量已经达到9家。 天眼查显示,泰格医药已公开投资了60家医疗健康行业企业,如同力生物、思路迪、泽润生物、百因诺、北海康城等等。这些被投企业均与其业务相关。 昭衍新药: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非临床研究服务占比98%的昭衍新药除了巩固原有的优势领域外,正在向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同时,昭衍新药也表示在寻求收购及策略性机遇。 ![]() 从目前的趋势上看,2021年将是CRO领域整合的大年,尤其是国际上Top CRO公司大型并购不断。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CRO公司的进一步成长与海外拓展面临挑战。毕竟优质标的并不多。 2021年底,行业会形成怎样的格局?医趋势与您共同关注。 · END · |
|
来自: 昵称nujb1wWk > 《药物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