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记| 从这里出发,而向天地四方

 Shine的沙漏 2021-05-13

20190626 摄于中大南校叶葆定堂 

致母校

今天,我以文学硕士的身份,正式从中大外国语学院毕业了。典礼开场,会堂响起《山高水长》的校歌,我终于,泪如雨下。

再见了,亲爱的母校,从今过后,红墙绿瓦、茵茵绿草、白云山高、珠江水长,都与我无关了。

我只能远远地、远远地望向你在的方向,一如高中三年,我在湖南的小城,日复一日地,在地图上找你在的地方。

在人世的众多定律里,我知道抵达就会有下次启程,我知道相聚就会有而后分别,我知道情深不寿没那么多地久天长。

但是,这六年,我从未有过哪怕一秒钟的后悔,那年高考志愿毫不犹豫填下你的名;到后来保研,华夏之大,学校之多,三个平行志愿,我还是固执地,通通填下了你的名。

我真的,从来不曾后悔。所以要谢谢你,直到这一刻,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依然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对你的那点孩子气的初心和喜欢。

乍见之欢,久处不厌。

哪怕这两年,眼见你上了一些热搜,出了一些插曲,但是,中大啊,作为你的孩子,我还是容不得他们说你半点不好,你的过失或不足,在我眼里,都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曲折。你会成为越来越强的沃土,你会建成更广阔的航母,你会拥有更加璀璨的未来。

热爱这件事,不就是应该包括一切么。

谢谢你,让我有底气和立场,堂堂正正说一句,我爱我的中大。

我知道的,今天过后,我再也不是那个,我一向骄傲的、自豪的“中大学子”了。我终于,成了千千万万中的“中大校友”一员,这四字,我用了整整六年来写,一笔一画,横竖撇捺,笔笔都蘸满不舍。

我真的很悲伤,真的很悲伤。我从你这里,两次毕业,一次“文学学士”,一次“文学硕士”,但上次毕业,从没有这次来得如此难过和悲伤。

六年啊,我把六年的青春,都留在了这里。隐湖的石凳清晨微风习习,汨水的长廊傍晚宁谧清新、学一的跑道夜晚洒满星光、图书馆的空调冬冷夏热……

如何舍得?如何舍得。

可是我也知道,你一直殷切的期盼,不就是我们这些孩子,从这里出发,而向天地四方,去看万水千山么。你愿我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你愿我们“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

很难的。人才济济的社会,出头很难,出色更难。但是,回望中大的校徽,就会感受到你注入在我们血液里的勇气、底气和胆气,难,才有挑战性对不对。

亲爱的母校,在你这里,我答了无数份考卷,它们有的是英文,有的是中文,有的是俄语。今天过后,原谅任性的我,要永久停笔不再写了,等着我的,是社会无数张的考卷。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年过后,当我手捧答卷重归故里,站在中山先生的铜像下,面上没有愧色。

-致恩师-

老师,学生今天毕业了。

打下这行字,眼泪就流出来了。很多张面孔,从小学到硕士,都一一浮现在眼前。

这两年,误打误撞,我恬不知耻地,做了很多孩子的老师,可是,我知道,无论我再怎么端架子摆派头,我骨子里,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生,当我做错了,我还可以红着脸道歉甚至撒个娇耍赖,然后你们就会慈爱地告诉我,不要紧,从头再来。

但是,今天过后,我永远地失去“学生”这个身份了。我知道,我这一辈子,永远都是你们的学生,但是,我也知道,对于社会身份,我彻彻底底地和学生这个身份绝缘了。

所以我真的好怕。老师,我知道,进入社会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资本,希求别人的原谅和容忍了。成年人的世界,到处都遍布着“艰难”二字,我要长大了,不能给旁人添堵了。

我更怕,自己衬不上“为人师长”这个名。

我知道,众多的你们,为我树了很好的榜样和范例,可是,山高仰止,景行景止,我好怕,自己拼尽一生,也做不到你们为我做的万分之一。

从小到大,因着特殊的成长经历,我额外收获了,来自很多的你们的,很多的爱,这份恩情,我可能永世都没办法偿还了,我甚至也没有勇气和胆量,去说把它们传承到我的学生上去。

老师,你知道的,我从小就这样,时而浪漫,时而理性得可怕。我恰恰亲身体会过无数种力不从心和无能为力,所以不敢发太多豪言壮语。

甚至在这一刻,我泪流满面,对未来惶惧不已。老师,好抱歉,那个小时候就能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小帅颖,长大了,反而失了自信畏畏缩缩了。

昨天下午,是我最后一次以学生的身份,回我在广州白云区的母校了,我去看了众多的你们,希望能够获得一点特殊时节的力量。

我亲爱的老师啊,你们还是如此慷慨。你说,难得遇到这些人聚在一起,你说,我一定会有很神奇很美好的遇见的。

哦,对了,我忘了说,遇见你们,已经是其一了。

最后的最后,我要特别谢谢陪我研究生两年的导师戴凡老师。

我曾在论文致谢里写,遇见您,是我人生的blessing之一。

老师,时间过得好快啊,还记得两年前选导师,我给您写了三千多字的拜师信——原谅愚钝的我,总是习惯在字里行间写写画画。

我刚又去翻了那封邮件,看到前面有段我写:

两年后,我再回答这个问题,依然庆幸自己当时凭着直觉,做出了可能是研究生阶段,最正确的决定。

这两年,跟着您学创意写作,于我的意义,人生大于学术。

我还在那封邮件末尾,这样写道:

老师,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英语写作,没有任何关联了,但是,您教我的东西,远超写作之外。我想,以后遇到师弟师妹,像当年的我一样,踌躇于选导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像两年前我的师姐回复我的那样:总之你对戴老师,对创意写作,不会失望的。

我永远记得,和您在阳朔的大山脚下,一起吃竹筒饭;记得在创意写作的课堂,哭到不能自已,后来在班群道歉,您私聊我,说不必道歉,写作本来就是真情的流露;记得在深圳实习的那一个月,无数个深夜,您给我发来长长的论文反馈语音;记得早几天的谢师宴,你坐在车上跟我说,很多事情,一定要有现场感……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您一直在教我如何与生活一边死磕到底,又一边握手言和。

在我心里,您是真性情、大睿智的女性,是中大名副其实的教授。

很奇妙地,这次和您离别,一点也不悲伤,因为想起您,总是觉得春风般和煦。

我一定会常回来看看。

因为这里有水般的柔软和坚韧,有阳光般的赤热与力量。

-致同窗-

好抱歉,这两年,执迷于自己的私事,匆匆忙忙地上课下课,和你们的交集,真的不多。算起来,和很多人,不过上了一年课,研二开始,大家都各自奔波,去找自己的铁马冰河了。

但是我总相信,人与人的相遇,是七十亿分之一的奇迹。我感谢,遇到的每一个你们。

也好开心,我们中的2/3,都要一起浩浩荡荡地,奔向深圳的教师队伍了。未来同城相见,也不过是十几分钟高铁的距离。

但是,我也知道,人生里很无奈的就是,从今以后,我们都会有各自新的圈子,也许会有日益积累的疏远。我却还是殷切地期盼着,以后的某个周末,你们拿起手机,滑动好友列表,还能找得出话头,约我出来坐一坐。

其实我知道,现代社会,只要在乎和用心,距离和时间,都不是问题。所以这次毕业,我并不像本科毕业时那般伤感。我相信,山高水长,自由相逢时。

同学们,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啊。

最后要写给我的三个好闺蜜,她们是李晓珊、何惠敏、汤艳兰。

晓珊,今天,优秀的你,在台上作代表发言,说到友谊,你说感谢朋友让你知道“以真心真的能够换真心的”,我坐在台下,听到你说这一句,抬头的一瞬,和你四目相对,眼泪就止不住泛滥成灾。

我甚至还孩子气地等着你接下来一一念出我们三个的名——你看吧,陈奕迅的那首《红玫瑰白玫瑰》是对的,“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我都忘了,这么重要的公众场合,你怎么可能,如此偏颇——终于明白,在人世的关系里,我们对“在乎”的定义之一,可能就是,在众多的蛛丝马迹里,讨要一个确据罢。

我们很快就要一起去深圳了,多余的话,留给以后说吧,也给我一些,找你的机会。

惠敏,你这个家伙,家住深圳,耳濡目染,把我和晓珊两个成功拐到深圳,偏偏自己跑到苏州去了。也好也好,你在那人间天堂,悠哉悠哉地做着大学讲师,然后每年接待我们一两次,岂不美哉?

以后,你回深圳,我和晓珊都在,真好。

艳兰,马上你就要踏上跟着田径队满世界飞的旅程了。本来差一丁点儿,你就要和我们仨,一起投身教育事业了,结果你还是头也不回地,奔向另一个方向。

为你开心,因为,你一直都是个能量满满的小太阳,你应该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也替我们看看,这世间的天地阔远。未来,北京或者其他某地见啊!

时光如风,我们四个,从大一到现在,一晃认识六年了,真正的熟稔,却要到读研以后,命运真奇妙,总有它微妙的时间点,好像两个齿轮“咔哒”一声,所有的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我永远记得,这两年我们一起逛过的宜家、跨年走过的花城隧道、围着生日蛋糕许下的愿……

我也永远期盼,我们四人同座的下一个“咔哒”声,早日到来。

最后的最后,写给与我一起毕业的S。

你我都知道,我不能写太多,而且对你,就是全天下的纸笔都用尽了,我也写不完。

祝贺你,亲爱的S。千言万语,下面这些话,可能只有我、Sassa咱们仨明白其中深意:

希望永远有人奖励你的孤军奋战,这一场背井离乡,是过去与未来的自我对峙。愿你没有凋敝,也没有倒退。家乡有明月,等你锦衣归。

其实我一直没说,在我心里,你是最棒最棒最棒的女孩子。

余不多说,明天见。

-致自己-

亲爱的Shine,恭喜你,正式迈入成人世界了,这一段旅程告一段落,新的征程,已经吹响号角。

那天May姐姐说,你都经历过那么多啦,不要怕。

我却觉得,对于未来,你可以怕,但是,我要你哪怕全身发抖、手足无措,也跌跌撞撞一路孤勇绝不回头绝不放弃。

今天的我,祝福明天的你,有笑有泪,有梦敢追,有人可爱,看得到星星,也看得到太阳。

毕业快乐。

相关推文-本科毕业记

(点击即可跳转阅读)

毕业记| 好好道谢,好好道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