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大刀记》第二部读书笔记

 史亦香 2021-05-13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大刀记》第二部读书笔记

  

《大刀记》是分两部三册的,没有看之前,也就以为,是二部而已,待见了第二部两册书后,才知道,千万不能“小”看了第二部,不仅因为第二部分两册,而是因为,第二部分的两册,哪一册都要比第一部容量多得多,第一部仅有374页,而第二部上册有601页,下册523页。

第一部说的是梁永生象一个笼中鸟,为了获取自-由,东闯西撞,折腾了二十多年,也没有打破那个牢笼,最后才得知去延安才是解放自己的唯一道路。

第二部从秦海城和女儿玉兰来宁安寨投奔梁永生的大刀队开始的。秦家父女在龙潭镇安下家来,当了一个联络点。这个时候,梁永生要去主力部队了。

一年后梁永生再次回到大刀队任职,原来代任大队长的高树青已经牺牲了,大队队员也被-迫转入地下活动。梁永生首先找到了在高大婶家养伤的王锁柱,又在无意中碰上大刀队与伪军的一场遭遇战,救出梁志勇。

随后他们在战火中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支委会,决定了要先除掉一个罪大恶极的汉-奸分子,以振奋民心,决定虎口拔-牙,除去阙八贵。但是我对在战火中开支委会并不认为是一个好主意,就是说,这样描写并不太恰当,开一个支委会,可以找个隐蔽的地方开就是为了防止敌人,而开支委会的过程中,真的出现了敌人,这个时候,是打敌人重要还是开会重要,是迅速转移摆脱敌人重要还是开会重要,这是不言不自明的,但是,书中描写却是边开会,边让大刀队队员们在后面阻击着敌人,要知道,这个时候,是处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会,可以找个时间再开,而这时摆脱敌人才是最重要的。

梁永生率领小分队虎口拔-牙,一举除掉阙八贵这个大汉-奸,极大地振奋了人心。接着,大刀队化整为零,充分发动群众,建立基层组织,大刀队几天没有集中活动,又给敌人造成错觉。梁永生趁敌人-大意之机,又给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在坊子镇,他和锁柱两人,把以疤瘌四为首的一伙伪军堵在茶馆里,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训敌。

梁永生去县里开会了,梁志勇率领大刀队在宁安寨被敌人包围了,一场突围战打响了。梁志勇为了掩护申华和铁牛突围腿部受伤,突围时,全亏了秦海城接应。志勇在二愣家养伤时,锁柱临危受命,暂时指挥大刀队的行动。锁柱当即决定,要杀敌人一个回马枪,果然,回马枪杀得漂亮。

黄二愣受志勇重托去河西找失散的大刀队队员,黄二愣在黄家镇庙会上来了场大闹黄家镇,却正巧和失散的大刀队分队长赵生水相遇。梁永生开会回来了,他们在黄二愣家的地洞里相见了,并开了一次支委扩大会。扩大会上,梁永生传达了县委的指示,要扩大大刀队,壮大民兵武装。

鬼子要进攻龙潭,想把在龙潭的大刀队一网打尽,梁永生带领大刀队进行伏击,临了,梁永生却让队伍撤出战斗,因为,他发现这是鬼子的阴谋,原来鬼子是想麻痹梁永生,想借机来个反包围。梁永生他们撤出伏击阵地,鬼子的包围落了空。梁永生利用鬼子在龙潭大吃大喝毫无准备之机,来了个龙潭巷战奇观,狠狠地打击了鬼子。

梁永生为了掩护给上级送铜铁的群众队伍,把敌人引开,最后子弹打尽,不得不折进宁安寨。敌人把宁安寨的男女老少全都集中起来,要让人交出梁永生。这个时候,几乎和所有电影电视剧一样,当梁永生为了保护群众挺身而出说出我是八-路时,全村的群众都大声呼喊我是八-路。敌人无奈只得把梁永生等二十几人当人质带回了据点。

梁永生和被捕的人质,连夜实施了越狱计划。为了掩护越狱的群众安全撤离,梁永生再次被-迫撤进宁安寨。梁永生被-逼进一个粉坊内,他和敌人斗智斗勇,最后巧妙地在敌人用火烧粉坊时,脱离了险境。脱离险境后,又受命到敌占区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全歼鬼子一个加强班。

敌人成了特务队,他们打扮成老百姓的模样,专门走乡串户打听大刀队的消息。这天,梁永生正在帮二愣耪地,特务张温来到梁永生身边,拐弯抹角地打听消息,梁永生与他斗志斗勇,逼-迫特务露出真面目,一举审出特务队的地下线活动的情况,从而一网打尽了敌特的地下线组织。

斗争形势越来越好,大刀队一要让部分成员升主力,二要借机把敌人据点拔掉一部分,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一个巧拔黄家镇据点的方案形成了。结果是一枪未发,一弹未用,黄家镇又回到了人民手中。

黄家镇据点的收复,极大地鼓舞了人民,震慑了敌人。水泊洼据点的伪军头子疤瘌四就三番五次和大刀队联系,其实,他表面上是想靠拢八路军,内心是想脚踩两只船,梁永生一眼识破,来个将计就计,又一-夜之间收复了水泊洼据点。

黄家镇、水泊洼据点收复后,柴胡店据点就成了在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了,敌伪军缩头乌龟一样不敢出据点半步。与此同时,大刀队和人民群众一起,对据点又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攻势,有不少的伪军都悄悄跑出来投奔了光明。石黑和白眼狼驾不住了,就要突围出去。大刀队趁势又狠狠地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白眼狼被活捉了,石黑又逃回据点。

县委指示大刀队:为配合我军主力部队的战役行动,要在三天之内攻克柴胡店据点,彻底消灭石黑^这股残敌!

结局是,柴胡店据点被攻克了,小日-本投降了。

《大刀记》的写作用了很多的短语,我说的短语就是一个字是一句话,而这一句话一个字占了一行。如问话:“啥?”“咋?”等,如答话:“行!”“是!”有多少个不知道,只知道“是!”就有一百三十多个,占了一百三十多行,当然,这样读起来很快的。

下面记下的这些字,都是对我而言是方言的。

他的底细你还不知道?是个用糠蛋子起来的穷孩子,为了赌这口气,我才给他起名叫铁蛋^!

一位留着海仙的老汉一边抽烟一边说:

秦海城^起一筷子凉拌黄瓜放进嘴里,一面嚼着一面说:

梁永生一点,二愣醒了

一股樟脑与汗臭相混合的气味儿,正在满屋回荡。石黑这个当腰两头尖又肥又矬的老鳖种。。。。。

这时节,铁牛前胸抢前地站着,不住地用脚后跟捣着地皮。

“老方啊,放心吧---我一定劲,爬上去!”

“永生,你听这些事儿干啥?”

可是,永生并不打断她,就着她说。

“梁队长,你在这里这么明出大卖地坐着,要是那小子们万一闯进来,那可怎么办呀?”

有的推着小车儿,还有的揈(hōng)着牲口背着粪筐。

“别穷裹粘!锁柱^说,“快抓紧时间办你那该办的去!”

“同志们,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赶紧去扫问分队长梁志勇^的下落…”

这时卖针人心里说:“这个愣小伙子,还粗中有细哩!一开头愣头磕脑,到了节骨眼儿上,他又起真儿来了!

锁柱^一拿,志勇^吃不住劲了。【第二部(上)第十章,544页】

锁柱^依然拿道:“咦?那可不行!这是你这民兵队长的权力。我,只不过是个当兵的…【第二部(下)第十四章229页,我以为一定有一个字是错的,百度一下,才知道,拿搪也作拿糖。】

人们把他围在当央,齐打忽地问他---今儿这一仗打上打不上?

他自言自语地说了这么一句,又朝敌群投去蔑视的一瞥骂道:“一群菜虎子!”

石黑^的一双尖眼珠子盯着永生了几个跟头,

人嘛,还能昧良心?俺爷儿俩又不傻不的。

“哎呀呀,合而巴总像个鸡舌头似的那么一溜溜儿,还用得着仨呀俩的!”

谁知梁永生向四处一撒打,又摇摇头滑扣了:“不行!”

眼下,也许她已经影影绰绰地望见儿子的影儿了吧?

对娘的话别这么牛头木耳的!”二愣听了娘这些话,知道自己不对了。

黄二愣^听锁柱这么一说,心里开始觉病儿了。他一觉病儿,舌头像立刻短了半截。

滑稽二指着二愣的眼胡子说:

又扯出一把䙌(huì、kuì)了好多儿的线绳子摸在另一只手里,最后又掏出几个纸条儿,递给三华【这个“䙌”用五笔是打不出来的,用拼音倒是可以找得到,但是复-制过来,粘贴时却是不显示的,倒是有点奇怪了。】

“耶!你这是用柳条揻(wēi)的呀?”【这个“揻”同样是不能用五笔输入的。】

另一个孩子被好胜心驱使着,把他的弓箭给三华^。【这个“擩”字同样也是不用五笔输入的。字典上说它通“濡”。】

“噢!”永生醒腔了,“你是要给队伍准备饭呀?

于是,冯奶奶将杂面倒在半大盆里,添上两瓢水,便挽起袖子搋(chuāi)起面来。她的手背上鼓胀起青筋,搋呀搋,搋呀搋,正劲儿呀劲儿地搋着。

叫我看,水泊洼据点是个暄膪(xuān chuài)!文拿也罢,武打也罢,强攻也好,智取也好,都是不费力的!”

赵生水^正利用开会的时间替他的房东修理后。【这个鞧(qiū)字仍然不能用五笔输入。】

“大叔,你骟驴骟马是行家,劁猪可看出力巴来了!来,瞧我的!”

他跟那两个伪军随随便便地说了几句脸目前的客套话儿.

有些晚茬庄稼长得苠(mín),绿油油的还正长上劲儿呢!

他腰里扎着个满油渍的白围裙,挲着两只湿漉漉的油手,站在据点的大门口上【这个“黵(zhǎn)”和“挓(zhā)”字仍然不能用五笔输入。】

大院儿的北面,是一拉溜屋,总共十一间。

还有的,拿着个小刀子,正要把水果上的儿挖下去。【䍉zhǎi:五笔不能输入。】

围在这两张桌子周遭儿的人们,除了坐下来耍钱的,就是站在外圈儿扒眼儿的。

他说着,手腕儿一转,拧了个靿(yào)儿,铺放在地上。

“淡话!长肉是衣裳的?得了皮肤病怎么办?脱下来!【㬤:不仅五笔输入不进去,连个拼音也没有,就是说,不认得这个字。字典上说与“𣉓(qī)”相通。】

田宝宝刚打个立正还没口,梁永生拍拍他的肩膀就先开了腔

这要搁在过去,锁柱^岂肯容他“爬房”?准得抓住不放。

“看你!不管啥时候,总是这么没要拉紧的!”翠花说.

《大刀记》第二部分为上下册,共19章。第二部的“章”比第一部的“章”大得多,长得多。第一部有33章,518页(复-制到电脑),平均每章16页;第二部1540页,平均81页。一章的容量正好顶上五章了。第二部出场人物72个,倒是没有第一部的90个多。

【人物表】

第1个人物:秦海城。

第2个人物:玉兰。秦海城的女儿。

第3个人物:锁柱。大刀队队员。

第4个人物:铁蛋。

第5个人物:杨翠花

第6个人物:梁永生.大刀队队长。

第7个人物:魏大叔。

第8个人物:方延彬。县委书-记。

第9个人物:杨大虎。雒家庄民兵队长

第10个人物:徐志武。大刀队指导员

第11-13个人物:高树青、梁志勇、高荣馨。大刀队支委

第14个人物:黄二愣。龙潭的民兵

第15个人物:石黑。日-本鬼子的头。

第16个人物:阙八贵。伪军小队长。

第17个人物:阙七荣。石黑^的翻译官

第18个人物:高大婶。坊子村村民。

第19个人物:高小勇。高树青的儿子。

第20个人物:高荣芳。坊子村村民,堡垒户。高树青的父亲。

第21个人物:杨长岭。大刀队分队长

第22个人物:赵生水。大刀队分队长

第23个人物:余山怀。杨翠花表哥

第24个人物:迟保录。伪村长。梁永生的表姑爷。

第25个人物:孟春海。大刀队队员。

第26个人物:王海生。大刀队队员。

第27个人物:沈万泉。雒家庄人。地下共-产-党-员

第28个人物:牛子。沈万泉的孙子

第29个人物:刘其海。疤瘌四的哥哥。

第30个人物:疤瘌四。伪-军小队长。真名刘其朝。

第31个人物:乔光-祖。汉-奸。

第32个人物:张温。“福聚旅馆”的看门狗,和余山怀一起来到龙潭镇一带。

第33个人物:柴兴武。柴胡店据点上当伙夫。

第34个人物:荻村。日-本鬼子。石黑的上级。

第35个人物:李月金。龙潭镇老羊倌。

第36个人物:二愣娘

第37个人物:锁柱^奶奶

第38个人物:房治国.龙潭镇居民。

第39个人物:庞安邦^。龙潭镇居民。

第40个人物:唐峻岭。龙潭镇居民。

第41个人物:汪歧山。龙潭镇居民。

第42个人物:乔士英。龙潭镇居民。

第43个人物:唐铁牛。柴胡店民兵。唐俊岭的儿子。

第44个人物:苏秋元。柴胡店村民。

第45个人物:田宝宝。柴胡店伪军。

第46个人物:双喜。迟保录的儿子。

第47个人物:王营长。八-路-军主力部-队营长。

第48个人物:房智明老师。房兆祥的儿子。

第49个人物:柴兴武。柴胡店据点上当伙夫。房智明的姐-夫。

第50个人物:老孙。一棋迷。

第51个人物:唐志清。方延彬的警卫员

第52个人物:申华。大刀队新战士.

第53个人物:田台玉。两面村长

第54个人物:尤大哥。民兵队长

第55个人物:尤大嫂。

第56个人物:于皮子。一个被锁柱逮着并帮着锁柱成功突围的伪军。后投诚。

第57个人物:梁志刚。地下修械所副所长

第58个人物:唐春山。地下修械所所长

第59个人物:梁志强。

第60个人物:田金玉。宁安寨老中农,田宝宝的爹。

第61个人物:三华。庞安邦的儿子。

第62个人物:乔世春。乔士英^的儿子。

第63个人物:小洪。龙潭街儿童团员。汪岐山的孙子。

第64个人物:小春。李月金的孙子。儿童团员。

第65个人物:小机灵。房治国的孙子。民兵。

第66个人物:汪大嫂。汪岐山老伴。

第67个人物:冯奶奶。

第68个人物:孙班长。伪军班长。

第69个人物:曹班长。伪军班长。

第70个人物:王皮田。伪军,后反正。

第71个人物:李虎.大刀队队员。

第72个人物:黄大海。黄二愣的爹。从关外回来参加抗-日的时候,被敌人抓进柴胡店据点。

再记一段毫无意义的笔记:

小说中人物小机灵是谁的孙子?“咱二愣回来的时候,我托你个脸跟他说说,他跟上头要求---”房老汉指指站在旁边的小机灵说,“叫他也去干一个!”

二愣娘^笑着说:“你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子,也舍得让他去当兵?”【第十五章第237页】[从这里看,小机灵应该是房治国老汉的孙子。] 但是从“现在,她正说笑着,房治国^的老爹凑过来了”这句话,小机灵应该是房治国的儿子,不应该是房治国的孙子。

但是到了最后尾声【第522页】,却有“乔士英^的孙子小机灵”这样一句话,还有“房治国^的儿子房春洪”这样一句话,就是说,房治国的儿子是房春洪,而不是小机灵。

不管怎么说,小机灵的“身份”总可能是错的,看来,这“书”写得长了,人物多了,可能连作者自己也记不清楚哪个是哪个了。

【二0二一年五月十二日看完于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