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火车的经历 游击队员腰挎双枪,站在飞驰的火车上,神采飞扬,豪气冲天,这便是当年电影《铁道游击队》里面的场景。在那个崇拜英雄的年代,不知多少人为之倾倒,而对于像我一样从未见过真火车的农村孩子来说,更是羡慕极了。 玩伴中有一个从东北转学过来的孩子,被称为“火车通”。他卖弄,说他爷爷是一个扳道工,特厉害,说话最管用,他让火车往哪里走,火车就得乖乖就范。火车通每天跟着爷爷出没在火车站,看火车行驶驻歇,客人上车下车,南来北往,不用花一分钱,天天看火车。到什么时候我也有机会见识一下真正的火车呀?这几乎是每一个孩子共同的心理。 那一年的高考,我填报的志愿都是可以坐火车去的城市,省内以济南和青岛居多。可惜事与愿违,“服从调剂”四个字把我调到了昌潍师专(现在的潍坊学院)。有一天,我约了几个跟我一样对火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口耳相传或者影视剧中的情节的同学来到了潍坊火车站,隔着栅栏远远地观望。正好有一辆东去青岛的火车缓缓启动,我们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尾随追出了好远,直到看不见火车的影子为止。《第一次看火车》出现在了我的日记中。 亲身坐火车的机会终于盼来了。在淄博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现在的山东理工大学)上大学的一个同学,邀请我去玩。提前半小时检票,长长的队伍慢慢地向前挪动,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我有些急躁。终于轮到我了,检票后我几乎是一溜小跑奔向那绿色的车厢。双脚踏上台阶的那一刻,我想象着能停顿一下,哪怕只是1分钟的时间,然后侧转过身体,眼睛与火车平行,来个远眺,想体会一把电影里的感觉。但是容不得我去多想,就被后面的人群簇拥着塞进了车厢内。 我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拉开布帘,望着车外的树木、庄稼、山川、河流、道轨向后刷刷倒退。我要了一杯水,一碗盒饭,这是我的早饭。桌上的水杯稳稳当当,溅不出一滴水,而所谓的盒饭就是大米加了一点蔬菜而已,与平日并无本质不同,但于我别有味道。 我把座位让给了一位抱小孩的妇女,身体在走廊里不停地活动,眼睛在车内车外来回仔细观察,好像自己也变成了窗外的景物,整个人都飞起来了。虽然并不内急,但我还是去了一趟男女共用的厕所。其实这些都是我早就计划好的。 火车先后在昌乐、青州停车,下一站就是目的地了,当时还闹了一个笑话。列车员提醒说张店到了,到站的旅客请下车。不对呀,我明明是到淄博下车呀,千万别弄错了。列车员笑了,没有错,语气不容置疑。在半信半疑中我下了火车,直至看到来站接我的同学我才放心了。同学给我解释说,张店是淄博的一个区,到淄博来就是在张店下车,我才恍然大悟。 张店站早就改成了淄博站,潍坊站也进行了提档升级,火车也早已提速,磁悬浮、高铁不知不觉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曾经第一次坐火车的经历,总是挥之不去,成为我美好的回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壹点号三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