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间套定位精确买卖点(一)关于线段划分

 昵称21405352 2021-05-14
区间套定位精确买卖点,缠师是在《教你炒股票61》用一个分析示范讲解的,很多学习缠论的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刚开始学习缠论的时候对缠师的线段划分标准一直比较纠结。             
我们先贴出缠师原文中的线段划分。
 

图片

上证指数2007年6月15-20日1分钟图

在缠师61课原文的线段划分当中,使用了和后面67课线段划分标准完全不一样的规则。学习过缠论或者正在学习缠论的朋友,可能都对后面缠师提出的“懒人路线图”比较熟悉,从分型开始,定义出笔,进而定义出线段。而且67课缠师明确提出了“特征序列分型”的概念来定义线段。如果用标准的特征序列分型线段,那么当时61课的这个图形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贴个图来看一下。

图片

 上证指数2007年6月15-20日1分钟图  分笔分段(12)

上图中,就是按照特征序列分型线段来进行重新划分,可以看到61-64是一个线段,67开始的线段延续到了72,73-74线段也消失了。
有一些熟悉缠论原文的朋友可能会想,缠师不是后来又给出一个新的定义“笔”的方式吗?
确实,缠师在《忽闻台风可休市,聊赋七律说《风灾》》(具体文章顺序在《教你炒股票》81课之后),对笔的定义做了一个修改:“现在发现各位对那些古怪的分段还是有点乱,那些古怪的分段,经常是因为第一次笔破坏时,延伸不出线段来,本 ID 想了想,计算了一下能量力度,觉得以后可以把笔的成立条件略微放松一下,1、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不允许共用 K 线,也就是不能有一 K 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这条件和原来是一样的,这一点绝对不能放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力度2、在满足 1 的前提下,顶分型中最高 K 线和底分型的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 K 线),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 3 根(包括3 根)以上 K 线。”
那么,我们应用这种新的笔定义构建线段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我们再贴一张图。

图片

 上证指数2007年6月15-20日1分钟图   分笔分段(11)

我们发现,除了73-74这个线段是出现的,其他的线段依然没有出现。
所以很多初学缠论或者很多学习过缠论的朋友,往往会纠结在这些线段的划分,因为按照缠师给出的线段定义,我们划分出来的线段缺少了灵敏性。我本人也是在这个地方困扰了很久,明明只形成了一笔,缠师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标注线段呢?
想解释这个问题,就要用到中枢定义的递归性了。
缠师在《教你炒股票》84课:本ID理论一些必须注意的问题中,首次提到了自同构性结构,并且说“走势的不可重复性和自同构性结构的绝对复制性以及理论的纯逻辑推导,这就构成了本 ID 理论视角的三个基本的客观支点,不深刻地明白这一点,是很难有真正的理解的。”
并且缠师在84课原文中,关于递归定义给出:
 
一般的递归定义,由两部分组成,
一、f1(a0)=a1; 
二、f2(an)=an+1
   
第二条的中枢过程规则是一个递归函数,是一直没有任何改变的。第一条,是一个初始函数,其实可以随意设置的,都不会改变中枢定义的递归性。
而第一条中的a0,就是缠师所说的自同构性结构。
缠师在84课原文中,是第一次提到自同构性结构,而缠师所展示的自同构性结构就是分型、笔、线段,简单地理解这种自同构性结构,就是在1分钟、5分钟、小时图、日、周、月、年线图上都是一再地出现分型、笔、线段的结构。
并且缠师也说过,自同构性结构的复制性是绝对的。
那么当我们了解了自同构性结构之后,再回过头看看缠师当时在61课的线段划分。

图片上证指数2007年6月15-20日1分钟图   NCHDZS(51)  段中枢51笔

在图中这样的划分中,基本实现了缠师原文的划分标准,包括71针对66-69中枢的第三类买点,74针对69-72中枢的第三类卖点。唯一的不同是在59-60之间增加了一个线段,但由于这个线段并未回到58的位置,所以整体的走势依然在55-60这个上涨段的级别当中,也并不影响60-69这个五分钟中枢。
肯定有读者朋友会问,这样的划分标准是基于什么样的自同构性结构。在这里,缠师依然使用的是分型、笔、线段的自同构性结构。只不过62-63, 68-69, 70-71这三个线段是小于1分钟级别的,但在1分钟图上,它们同样是按线段来标记。
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会继续使用这种线段的划分标准来讲解区间套的原理。 
 
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转发、严禁抄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