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时期的消费生活

 新用户0312kbMj 2021-05-14
半年来,所有人的目标,几乎都从年初开天辟地的宏大使命转为苟全性命于新冠的渺小诉求。
1月20日前大家还兴致勃勃买买买,之后,大多数人的日常消费就是去超市采购,在网上下单,秒杀口罩酒精消毒液,然后盼星星盼月亮般盼快递小哥上门。
我常买的一家微商二月份在朋友圈里推销睡衣,广告词是:每天穿同一件衣服,自己都烦了吧。
好有道理,无法反驳。
疫情好转后,微商们开始努力推销出口不成转内销的大批货物。虽然前两年微商们也真真假假地吆喝因为贸易战或国际关系哪些货物卖不出去,哪些订单被取消,但今年这样大规模大批量的,绝对是来真的。看看微商们在朋友圈卖什么,基本可以了解当前经济走势。见微知著即是如此。

据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口红卖得好。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能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被称为“口红效应”。但是今年,口红的销量也没多好,大家出门见面都戴口罩,口红无用武之地。

影视业一直都是“口红效应”的受益者。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正是好莱坞的腾飞期,2008年的经济衰退也都伴随着电影票房的攀升。可是今年,全球多部电影撤档,影院关停,电影节都改线上了。想去电影院贡献票房都没机会。今年能开拍能上映的剧实属不易,多少影视剧折在了半路上。面对新冠,“口红效应”也失去了作用。
大家的消费逐渐缩水,和朋友聊天,都说今年买衣少,买包更少。化妆品基本不买,以前囤积的正好去库存。
我们常说包治百病,可是买包能治新冠吗?不能吧。那买来何用?

据说很多家长把今年最重要的一笔置装费花在旗袍上。我高考时对父母着装还没有要求,妈妈不必穿旗袍,也不用高举向日葵(一举夺魁)和粽子(高中榜首)。

社会进入低功能运转状态,大家对奢侈品、高档品的需求和消费大量削减,但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基本没有变化。因为关注健康和免疫力,对食物的营养价值要求更高了。
学生们今年有一个漫长的寒假,北京低年级的小朋友更是从寒假放到了暑假。家长们痛心疾首,给孩子报了各种线上培训加强学习(顺便消耗神兽的精力),从早到晚,朋友圈里妈妈们打卡不同的线上学习APP。
除北京外,各地线下培训如火如荼进行。暑假第一天,学琴的神兽们来势汹汹,我家妹妹差点累倒在钢琴旁。对中国家长而言,孩子的培训班课外辅导班一定是生活必需品。


疫情改变了消费内容和消费频次。但仔细想想,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多。趁此机会,直面物品、事物、他人,去思考、选择、决断,砍掉不必要、不合适的部分,舍弃对物质的迷恋。一个人的价值不会因为包的数量,衣服的款式,每个月花了多少钱而改变。消费也许在降级,但生活的品质不一定会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