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为什么爱“烧香”?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21-05-14

烧香作为华人一种敬天祭神、追思先祖的方式,历史久远,它早已超越宗教、神祇的层面,渗透到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民间大众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亦成为一种文化表达,乃至居家生活不可或缺的构成。 

香火文化延续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西周时期周文王即已“受命始祭天”,《诗·周颂·维清》中所提到的“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肇禋”即是以升烟祭天。“香火”习俗映射了中国古人对天地诸神的敬畏和崇拜,用于祭祀祖先神佛、求神保佑发财平安的“香火”,更多的是基于一种民间信仰和精神寄托。 

中国人烧香的历史大体可分为初始期、引进期、普及期三个时期。前两个时期,香多作香料、香水用,后期多为宗教敬神拜佛烧香。 

初始期间中国人所烧的香有柴、玉帛、牲体、香蒿、粟稷、脂等。周人升烟以祭天,称作“禋”或“禋祀”。所谓禋祀,一是点火升烟,二是烟气为香气。以香烟祭神,就是后世人们所说的“烧香”。这一时期,“香”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香品原始;二是自然升火,不用器具;三是烧香的作用是唯一的,专用于祭祀,烧香尚未生活化。 

从汉武帝到三国时期可以算作华人烧香的引进期。汉武帝刘彻于中国香事的发展而言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一者武帝奉仙,为求长生,是神便敬,打破了以往“香祭祭天”的专用;二者武帝时期香品逐渐走向实用,如置椒房储宠妃、郎官奏事口衔舌香等,打破了香必用祭的垄断,使得香进入生活日用;第三,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武帝大规模开边时期,产自西域的香料传入中国,亦正因为有了西域香料,武帝时的香事日渐繁盛,香具也应运而生。

 

中国第一个香炉“博山炉”正是在此时期应运而生。从此,香品与香炉配,使中国的香事进入一个新阶段,香火由此成为一种多元文化的载体。 

而“香”在中国走向普及,则是隋唐以后的事。普及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西香”(西域)由“南香”(两广、海南)所取代,《香乘》卷1 有载:“迨炀帝除夜,火山烧沉甲煎不计其数,海南诸香毕至矣”,南香的大量涌入,使得香价降低,为普及提供了物质准备;二是佛、道两教从六朝以来轮番跻身于国教的至尊地位,佛、道都尚香,推动了烧香走向普及期。

 

到了宋代,儒释道三教融合,烧香之俗更是如火如荼,为世人崇尚,香火也日渐突破王室的限制,走向民间,成为大众信仰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礼仪形式,香火文化一直绵延至今而不衰。 

香与美合而为一,“香火”自然也成为古代文人雅士在诗词画意中乐此不疲的意象。唐代白居易《戏礼经老僧》诗“香火一炉灯一盏,白头夜礼佛名经”, 北宋陈与义诗“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元人张翥诗“矮窗小户寒不到,一炉香火四围书”,都是文人对香火情有独钟的明证。焚香沐浴、焚香抚琴和焚香读书,是备受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推崇的生活方式。 

那时,焚香如品茗一般,被文人士大夫当作高妙纯粹的享受,明人李渔甚至认为“(焚香)此非僮仆之事,皆必主人自为之”。 

华人对香火的重视,还体现在“香”在传统文化之中有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含义,在香火文化这个词中,“香火”也早已隐含了华人子嗣繁衍传承的概念。 

缘于中国历史悠久的家庭伦理和宗族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后代传承“香火”往往被视为最大的不孝。后辈烧香燃火祭祖是传统,断了“香火”就表示无子嗣,再也无法延续给老祖宗“汇报”以表达缅怀之情。若某家某姓没了子嗣,即是“断了香火”;某学术流派、武林流派没了继承人,也叫“断了香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