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防止被血栓“盯上”?日常这几个预防措施别偷懒,要做到位

 玖玖家政 2021-05-14

无论是静脉还是动脉都有可能出现血栓,发生在动脉内血栓可进入脑血管中,诱发脑梗塞;也有可能进入冠状动脉中,诱发心肌梗死。发生在静脉内的血栓可进入肺部血管中,造成肺栓塞,甚至威胁生命。特别是中老年人,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变差,血管壁上堆积太多代谢废物和脂类物质,易生成血栓。

血管中有血栓手脚有哪些症状?

1、脚浮肿

手脚都是肢体的末端,血栓进入双腿后可增加血液中杂质,使得血管狭窄或堵塞,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太多液体在脚滞留,从而引起腿或脚浮肿,同时伴有走路速度减慢和步态不稳。

2、手脚颜色发生改变

体内有血栓时可减弱血液循环,太多血液在局部组织中聚集,使得手脚皮肤发红、发凉以及肿大,甚至手脚皮肤发紫。

3、脚疼痛

体内有血栓时全身血液循环速度减慢,脚是最后受到血液供应的,无法获得血液滋养,可能会因为缺血缺氧而影响神经,造成脚疼痛。随着血栓量增多,血液循环功能变差,使得静脉血液无法回流,从而引起脚浮肿,甚至无法走路。

4、手脚麻木或冰凉

脚离心脏最远,一旦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手脚首先会出现症状,手脚冰凉,不管穿多少衣服都无法缓解。另外,由于手脚一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使得手脚易麻木。

老年人如何防止血栓?

1、保持适度运动

经过研究发现,保持同一个姿势4个小时患静脉血栓的风险大幅度提高,所以应动起来,经常更换姿势,同一个姿势保持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久坐或久站的人应经常转动脚踝,又或是经常弯曲或伸展双腿。

2、把下肢抬高

不管是坐着还是躺着时都把双腿垫得高一点,能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时不时的活动一下脚踝关节,能促进小腿肌肉收缩,保证下肢血液流动顺畅。睡觉前用温水泡脚15分钟,同样也能促进血液循环,不过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时不能用热水泡脚。

3、调整饮食

北方风沙大,空气中悬浮的水分少,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机体缺水,升高血液粘稠,易生成血栓。所以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尤其是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与此同时,应遵循少盐少脂和少糖的饮食结构。

温馨提示

血栓高危人群应做好防范工作,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有条件的话可选择应用弹力袜,可加快静脉血液回流,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生成。多留意自身症状,若感觉到小腿胀痛、皮肤红紫等,很有可能出现血栓,不能擅自按摩或拍打,以免引发严重的后果。勤检测血压和血糖以及血脂,稳定好这些指标。若中老年人出现持续性胸闷和胸痛,不能单纯地认为是消化系统疾病,还需进一步做检查,看看是不是血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