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伤寒论》一部熠熠生辉的传世经典著作

 新用户99775517 2021-05-14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

一一张仲景《伤寒论》自序

张仲景《伤寒论》一部熠熠生辉的传世经典著作

南阳医圣祠仲景塑像

2003年的“非典”和201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名医,众方之祖的东汉坐堂医鼻祖张仲景先生。其所创制的麻黄汤,麻杏石甘汤,三拗汤,大小柴胡汤,桂枝汤,大小白虎汤等均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减厄苦为一时,扭众疾以防传变可谓千八百年以来,仍功效立专。

明、清的《长沙府志》中均记载有:“张机.字仲景,长沙太守,时大疫流行,治法杂出,机著伤寒论金匮,方行于世,民赖全活”,为纪念张仲景大堂诊病的品格和业绩,后世中药房多冠以“XX堂”。

《伤寒论》成书背景

自东汉建安纪年以来,张仲景博采群书,广纳良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书简成册。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伤寒”这个病名,在春秋战国时就已有之。在东汉时成了各种急性热性型传染病的总称,包括的范围很广。

根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东汉末年是一个气候剧烈变动的时代。

建武二十六年,《后汉书·五行志·古今注》中记载到:

“郡国七大疫”

七个郡国发生很大的瘟疫。

建武二十七年,北边的匈奴也爆发了罕见的瘟疫,这场瘟疫还伴随着旱灾而来,使匈奴元气大伤:

“人畜疫死,旱蝗赤地,不中国之一郡”

汉桓帝延熹年间,“阴阳易位,当暖反寒,春常凄风,夏降霜雹”;

汉灵帝光和六年(184年)冬“北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

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六月“寒风如冬时”。

除此之外,雹、霜、雪、严寒等极端天气的记载,不绝于史。

王莽篡汉之后,反抗他的绿林军中也发生过: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分散引去”

根据《晋书》记载,公元157年,全国有5600余万人口,到了公元257年,全国人口仅剩1600余万,百余年间人口缩减了三分之二!

即公元156年,“永寿二年,户千六百七万九百六,口五千六万六千八百五十人”

书作内容概况

全书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平脉法,特别是载有六气主客、伤暑病脉证并治、热病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伤燥病脉证并治、伤风脉证并治、寒病脉证并治、等篇,对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这是该书与其他版本不同之最大特点。

张仲景《伤寒论》一部熠熠生辉的传世经典著作

同时,书中还列举了许多病例,并保存了大量有效方剂。内容丰富,理、法、方、药连贯紧凑,理论联系实际,至今还是学习中医必循的一本重要医著。

张仲景《伤寒论》一部熠熠生辉的传世经典著作

医圣祠墓祭联

值得提出的是,在本书左盛德序中说:其师张绍祖是张仲景的四十六世孙,家藏有世传抄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传给了他,今左氏又传给了罗哲初,即为这本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抄辑与发展

时光到了晋朝,《伤寒杂病论》被太医令王叔和在偶然中发掘到o。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王叔和就是在三国末期的大疫之中把张氏学说运用到临证当中,对仲景有关辨证的理论,施治的方药进行全面的观察,从而整理编次了这部煌煌大论《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张仲景《伤寒论》一部熠熠生辉的传世经典著作

医药文化节祠祭

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

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之后,该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医家推崇。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可以想像,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让人认识了它的著作者,并把著作者推向医圣的崇高地位。

张仲景《伤寒论》一部熠熠生辉的传世经典著作

一:书名由来

《伤寒论》在唐代开始被史书记载,只是尚未被称为《伤寒论》。《隋书》〈经籍志〉中记载有《张仲景方》十二卷,《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注引《梁七录》,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中记载了王叔和撰《张仲景药方》十五卷。

《新唐书》〈艺文志〉“《王叔和张仲景方》十五卷,又《伤寒卒病论》十卷。”

医药名家引用和完善

孙思邈鉴于“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便四处收集张仲景的著作。他在撰写《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652年〉时,只记载了少部分《伤寒论》内容。等到晚年撰《千金翼方》时(约成书于680年),目前所知的《伤寒论》内容大部分已载于卷九、卷十之中,可说是《伤寒论》最早的版本,又称唐本。

但是今本《金匮要略》中的杂病部份则不见于此。

张仲景《伤寒论》一部熠熠生辉的传世经典著作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王焘在编著《外台秘要》时,引用了许多《伤寒论》的内容,今本《金匮要略》的条文也出现在其中。从《外台秘要》引用的内容,可知王焘参考的《伤寒论》版本,从11卷开始,内容同于今本的《金匮要略》。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唐代之前,《伤寒论》已经分成两个系统在流传,一个系统是将伤寒六经辨正的条文与杂病部分分开,单独成书,类似于今本《伤寒论》十卷,唐本及宋本即是以这个系统为底本;而另一个系统则是将这两个部份合在一起,成为12卷本、15卷本、16卷本,或更多卷本。

二:宋代较碪与完善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首。至此,《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全部出场了。

张仲景《伤寒论》一部熠熠生辉的传世经典著作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订和发行,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宋代校订本。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

入列四部医典

这两本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四部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占了两部。(另有一种说法,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仍是中医学习的源泉。从去年的“新冠”追溯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在西医是不可想像的,因为,不可能有哪本19世纪的解剖学著作可以作为今天的教科书,现在西医的治疗也不可能到几百年前的老祖先那里找根据。

卓越贡献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成书近2000年的时间里,一直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它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辩证论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书中所列药方,大都配伍精当,有不少已经现代科学证实,后世医家按法施用,每能取得很好疗效。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学者对其理论方药进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为辉煌独特的伤寒学派。据统计,截至2002年,各地研究《伤寒杂病论》而出版的书就近2000种。

传承与发展

《伤寒杂病论》不仅成为我国历代医家必读之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特别在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到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在日本一些著名的中药制药工厂中,伤寒方一般占到60%以上。

据有关记载,除《伤寒杂病论》外,张仲景尚著有如下著作:《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张仲景方》十五卷;《张仲景口齿论》;《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等等。上述各种书目,可能是《伤寒杂病论》分解出来的部分内容的单行本,未必是另有所述。

张机序言(自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

桂林左德序《桂本伤寒论》

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余聆训之下,始亦疑之,及读至伤寒例一卷,见其于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法,尽载其中,于六经已具之条为并不重引,法律谨严,始知坊间所刻之辨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以及发汗 吐下后各卷,盖后人以读书之法,错杂其间,而未计及编书之法固不如是也,不然孔氏之徒,问仁者众,问政者繁,何不各类其类,而惮烦若此耶!吾师讳学正,自言为仲氏四十六世孙,自晋以后迁徙不一,其高祖复初公,自岭南复迁原籍,寄居光州,遂聚族焉。吾师虽承家学,不以医名,亦不轻出此书以三示人,余得之受业者,殆有天焉。余宿好方术,得针灸之学于永川邓师宪章公,后随侍先严游宦岭南,与吾师同寅,朝夕相过从,见余手执宋本伤寒论,笑问曰:“亦嗜此乎?”时余年仅弱冠,答曰:“非敢云嗜,尚未得其要领,正寻绎耳。”

【师曰】 “子既好学,复知针灸,可以读伤寒论矣,吾有世传抄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向不示人,得人不传,恐成坠绪。”遂历言此书颠末,及吾师家世滔滔不倦。先严促余曰:“速下拜。”于是即席拜之,得师事焉。今罗生哲初为吾邑知名人士,从习针灸历有年所,颇能好余之所好,余亦以所得者尽授之,余不负吾师,罗生亦必不负余,故特序其原起,罗生其志之,罗生其勉之。

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三月桂林

仲景学说之传承与发展

《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把祖国医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仲景辞世后约三十年,魏太医令王叔和是曾经撰著过《脉经》的大医学家,他下功夫把在战火中散乱的《伤寒杂病论》进行了编次整理,使其得以保存流传。

到唐代,《伤寒杂病论》传入日本,成为东洋医学的宝典。宋朝建立不久,新成立的校书局首先校定《伤寒论》,编校者在呈给皇帝的奏章中称:“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以求早日颁行全国。

清乾隆7年(1742年),朝廷命太医院名医吴谦为首组织人员编著《医宗金鉴》,他们将《伤寒论》、《金匮要略》合为《仲景全书》共十七卷,置于《医宗金鉴》之首,从而对指导当时医学发挥了很大作用。

新中国于50年代初期即开始编著《伤寒论》、《金匮要略》教材,至今半个世纪仍有更高水平的教材出版。

时至今日,百万中医(包括乡村医生),每日都在或多或少的使用着仲景的经方为患者治病;经方进入实验室的频率越来越高;全国性的仲景学说学术交流会议经常举行,国际间的仲景学术交流活动越来越多。据有关学者不完全统计,自魏晋至今研究仲景学说而成书的专著已超过三千家(包括国外的八百余家);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和学术会议交流的研讨仲景学说方面的论文已超过一万五千篇;经方治疗疾病的范围正在大幅度扩展,如一个小柴胡汤已能治疗三百多种病症。以上三项充分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仲景学说在中国医学史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二是仲景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三是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仲景学说仍然产生如此伟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在世界科学史上亦属罕见,确是道经千载更光辉。千百年来,张仲景无愧为被国内外的医学者尊崇为中华医圣,他的精神和学说已经成为“中医之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