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凌宗伟 2021-05-15


【异史氏曰】第一次听说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时,着实吓了一跳,但还是忍住没有争论。度了一下,持这种观点的居然好不少,罪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作家王忆安的那句了吧:“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我欠学,但还是想就这个观点自说自话一下。

想来想去我是不赞同王忆安这个观点的,“风筝或许永远挣不断线的”,说白了就是永远摆脱不了父母的控制,一旦挣断了这根线,父母们会失落,甚至会恐惧。风筝永远挣不断线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所在。当然也可以从阿兰·德波顿说的这句话种理解父母们的智慧:“更有智慧的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大多数情况下,自己作为生命个体,也很需要善意的、坚定的、基本的指导,正如同我们视若当然地调教孩子、驯化家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善意”“坚定”“基本”“调教”,还有“驯化”与“家畜”。我从阿兰·德波顿这句话中读到的是把孩子视为父母作品的,不过是把孩子视为父母成功人生的私欲使然,即父母们将自己的成功标准的“责任”转嫁的“智慧”,将孩子当家畜驯化的“智慧”。

如果从“作品”的词义来理解,其特点之一就是“可复制”。我们需要审视的是“复制”与“复制品”,复制品是什么,就是赝品啊。试问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赝品的(不好意思,这里貌似偷换了概念),如此也就可以理解“复制”了。当然人们也可以如此责问:作品,尤其是杰出的作品的特点不就是独一无二的吗?如此,将孩子视为父母的作品何错之有呢?我以为读读马斯洛下面这段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的反思:“我们作为高级生命个体的人,不应仅仅是达到基本生存的需要,还应创造美好的人生境界,不断满足人性的需要。”“伟大的艺术世界被我不信任的一小群舆论制造者和风尚操纵者把持着。这是我个人的判断,但它对于这样的一些人似乎是十分公平的,因为他们自认为有资格说:'你们要喜欢我所喜欢的,不然你们就是傻瓜。’而我们却告诉人们要倾听自己的志趣爱好。”拿孩子视为父母的作品,最成功的作品的,永远牵着风筝线的,大概属于“你们要喜欢我所喜欢的,不然你们就是傻瓜”心态吧。如此,孩子们如何才有自己的志趣与生活?马斯洛还说:劳伦斯·库比在'教育中被遗忘的人’里曾提出一个观点,认为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帮助人成为一个人,尽他的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完全人性的人。”我以为,将孩子视为父母的作品的观点的主要问题在忘记了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如果理解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或许就可以理解“具有完整人性的人”的意思,也或许就可以审视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的观点的问题在哪里。不错,“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帮助人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人,而非父母的私产。“帮助”而非“控制”,帮助一旦变成了“控制”,那就会用自己的标准去塑造孩子,如此,帮助就是孩子们一辈子都挣不断的风筝线。

假如我们真的为了孩子们能够成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成为“具有完整人性的人”的话,不妨读读琳赛·吉布森的《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如何建立边界感,重获情感独立》和布莱恩·K.巴伯的《侵入式教养:关于父母心理控制如何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