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探恭王府(花园篇)

 木香草堂 2021-05-15

恭王府花园又名萃锦园,建于1777年,据考证是在明代旧园上重修的。全园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有古建筑31处。面积4800平方米。

从府邸后罩楼侧门进入萃锦园。

全园布局分中、东、西三路。

         恭亲王为重建花园调集百名能工巧匠,增置山石林木,彩画斑斓,融江南园林艺术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建成后曾为京师百座王府之冠,是北京现存王府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堪称“什刹海的明珠”。

        其中园中的西洋门、御书“福”字碑、室内大戏楼并称恭王府“三绝”。

雪中西洋门

(此片自恭王府公众号)

中路:

中路的建筑是花园主体。

花园的正门与前部王府建筑由一过道相隔,是一座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石拱门,处于花园中轴线的最南端。

进入西洋门首先见到“独乐峰”,是一块高5米余的太湖石,虽是园中点缀,但起着屏风的作用。

过了独乐峰,正北是“海渡鹤桥”,过桥为“安善堂”。这是一座宽敞大厅,当时恭亲王在此设便宴招待客人。越过安善堂,来到“韵花鋎”。这是一排堂阁小屋,过此即是全园的主山“滴翠岩”。

萃福园前福字花坛

滴翠岩冬景

滴翠岩石刻

山上有平台名“邀月台”,额曰“绿天小隐”。

蝠池

安善堂

山下有洞,曰“秘云洞”。

秘云洞

福字碑

著名的康熙“福字碑”即在洞中

罩在玻璃中的“天下第一福”

从秘云洞中看安善堂

滴翠岩下蝠厅

中轴线的最后一组建筑是“倚松屏”和“蝠厅”。这里是消夏纳凉的好地方。

不同角度看蝠厅

蝠厅文字介绍

东西路由中路上的长廊连接。

长廊斑驳的光影令人着迷

东路:

东路的主要建筑是“大戏楼”,大戏楼南为“怡神所”,是当年赏花行令之所。此外,“曲径通幽”、“吟香醉月”、“踨蔬圃”、“流杯亭”、“垂青樾”、“樵香经”等景点,均属东路范畴。

“大戏楼”,建筑面积685平方米,建筑形式是三券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厅内南边是高约一米的戏台、厅顶挂着宫灯,地面方砖铺就。这里除了演戏之外,还是当年恭王府中举办红白喜事的地方。

大戏楼

围着大戏楼走一圈,仿佛回到了清代……

大戏楼里听京戏、看北京……

色彩斑斓的连廊

曲径通幽

竹影摇曳

庭院深深

部分展厅展品

皇帝“五福”

厅顶福字

沁秋亭,又名“流杯亭”。

曲水流觞

西路:

西路的主要景观是“湖心亭”。这里以水面为主,中间有敞轩三间,是观赏、垂钓的好去处。水塘西岸有“凌倒影”,南岸有“浣云居”,北岸轩馆五间叫“花月玲珑”及“海棠轩”。南岸山上有一段城堡式墙垣,长约50米,雉堞、洞券俱全,石额书曰“榆关”,山径石碣书“翠云岭”。榆关东北有一座海棠式方亭,名“妙香亭”,二层八角式。西路中还有“雨者岭”、“养云精舍”、“山神庙”等景观。

方塘水榭

凌倒景

湖心亭

银装素裹湖心亭

(此片自恭王府公众号)

榆关

龙王庙

拜龙王保平安

疑似红楼佳人春梦?

某些红学家认为此园可能是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

暮色中湖心亭

真是“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有机会一定再探恭王府。

更新于 2020-02-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