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 整理 宣传 保护文化遗产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汉口的山陕会馆(又称西关帝庙)落成,位于长堤街与大夹街间,毗邻药王庙。其时,汉口“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四方商贾云集。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两省商人集资修建的,在以后的100多年里,是山陕两省旅汉、在汉人员的会所、办事处、活动中心。康熙年间修建的山陕会馆毁于1854年(咸丰四年)。《山陕会馆志》记载“毁于咸丰甲寅,粤匪蹂躏武汉,大肆焚掠,合镇皆成劫灰,而会馆亦烬矣”。“粤匪”即太平军,太平军起事后1851年——1854年在湖北武汉地区活动,以汉口为基地攻武昌城,1853年初(阴历1852年12月底)天王洪秀全曾居山陕会馆10余天。 在太平天国大势已去的1863年,山陕西烟帮着手修复关圣帝君正殿,药帮修武圣殿;到1870年“贼氛初靖”,在汇业(票号)的倡导下,大规模重修、扩建山陕会馆,又历时25年,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整个建筑群竣工,前后历时32年,耗银二十七万两之巨。 太平天国兴,山陕会馆毁;太平天国亡,山陕会馆兴。 清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有诗咏汉口会馆,“一镇商人各省通,各帮会馆竟豪雄。石梁透白阳明院,瓷瓦描青万寿宫。”,可见其时汉口会馆之多。在这众多会馆中,山陕会馆是外省人在汉口所建最大的会馆,占地面积大,建筑规模大。在它的附近还有药王庙——河南人的会馆、新安书院——徽州人的会馆、粤东公所——广东人的会馆,稍远一点的绍兴会馆——浙江人的会馆、万寿宫——江西人的会馆;同时,也是全国各地山陕会馆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会馆。会馆的中轴线依次是关圣帝君正殿、春秋楼、启圣祠、佛殿,东隅为奎星楼、花园(怡神园)、天后宫、财神殿,西隅有七圣殿、文昌宫、吕祖阁,是一组宫殿般的建筑。如此宏伟的建筑群是与其时山西、陕西两省商人的经济实力以及汉口镇那时的经济、商业、贸易、金融在中国的地位密不可分。山陕会馆就坐落在号称天下第一街的汉口汉正街地区。 遗憾的是同治光绪年间重建的,这般华丽、宏伟的建筑,1911年辛亥革命阳夏战争清军火烧汉口华界(汉口外国租界清军不敢烧)殃及山陕会馆,再次遭遇兵燹,留下断垣残壁。 1945年,抗战胜利后,也没有山陕商人倡议重修山陕会馆。是会馆已经过时了,还是山陕商人经济实力不济?150年前重修山陕会馆时茶帮已不复当年的神威,烟帮、药帮尚能抖雄,票号如日升天。时过境迁,晋商已不复当年神勇,号称“汇通天下”的票号没有转变成现代的银行,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1949年,武汉解放后,会馆成了民居、工厂;改革开放80年代,这里成了服装市场,不再是山陕商人集中的地方。汉口的女人,你问她山陕会馆、关帝庙在哪里,也许她答不上来;你问她全新街在哪里,几乎没有不知道的,逛全新街(原关帝街)就是逛服装市场;既爱新潮又图便宜,淘服装的女人常常塞满了全新街附近的大街小巷。 1877年《湖北汉口镇街道图》上的山陕会馆 地图上的关帝庙巷即现在的全新街——穿过山陕会馆直抵长堤街。如今,从中山大道进多福路行百余米,左拐(东行)进长堤街,正对着保寿巷口的全新服装市场就是山陕会馆旧址。全新街文革前叫关帝街,1967年破“四旧”改为反帝街,1972年改为现名。 一、从“西会馆全图”说起 我对汉口山陕会馆的“研究”,纯是一个偶然的因素: 以前看到一些研究山陕会馆的文章说,汉口的山陕会馆只留下了一张局部照“西关帝庙一角”、一张西会馆全图、两块残碑(保存在汉正街博物馆)、一部《山陕会馆志》。 不料,我在网上看到枫影斜度的博客,有四张汉口山陕会馆老照片,后来,他又把从法国国家图书馆下载的这四张大图传给了我。我的好奇心,促使我对山陕会馆的关注。 不久,网友城市麻木把《山陕会馆志》传给我,我如获至宝,天天捧读,增加了一些理性认识;又和野天游人、三阳里、荆楚邮学会等网友实地踏访,在原武汉市药帮巷小学(药王庙旧址)老教学楼的二楼,隔着操场看对面的新教学楼,遥想当年,山陕会馆看戏人头攒动的场面,多了一些感性的经验。 有关文章拜读了,还有武汉理工大学的两位教师写的论文《山陕会馆考》,网上只能读到第一页,接下来的要收费才能阅读,很麻烦;周六到武汉图书馆去借,告知杂志周一才能借。巧的是网友村学究传给我一篇文章《山陕会馆简介》,仔细阅读它就是那篇《山陕会馆考》,“得来全不费工夫”。 言归正传,把我的“研究”向大家汇报一下,还请方家指正。 我按照《山陕会馆志》的描述,将《西会馆全图》南、东、北边(没有西边的尺寸)的长度由丈换算成米,分别是62米(18丈6尺)、99米(29丈7尺)、77米(23丈零9寸),面积接近7000平方米。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山陕会馆由东中西三跨院组成 会馆的中轴线依次是:照壁、主入口门庭、关圣帝君正殿、春秋楼、启圣祠、佛殿, 东院为奎星楼、花园(怡神园)、天后宫、财神殿, 西院有七圣殿、文昌宫、吕祖阁, 是一组宫殿般的建筑。 须要说明的是,康熙年间修建的山陕会馆毁于1854年(咸丰四年),在太平天国大势已去的1863年,西烟帮着手修复关圣帝君正殿(汉口现存唯一的古桥——保寿硚也是烟帮所修),1870年“贼氛初靖”,在汇业(票号)的倡导下,大规模重修、扩建山陕会馆,历时25年,于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竣工,耗银二十七万两之巨。《西会馆全图》的建筑群,应该是历经32年完工。主修《山陕会馆志》的汇业,仗着此时他们财大气粗,抹杀了烟帮修建关圣帝君正殿的功绩。 1896年 山陕会馆平面图 《山陕会馆志》插图 《图说汉口山陕会馆》文章在《武汉文史资料》发表后,2017年在汉网上看到一张汉口关帝庙的老照片,是大殿门口拍的,蔚为壮观。 《汉口山陕西会馆志》关圣殿楹联,这是严涛的藏品。 1877年《湖北汉口镇街道图》,通往山陕会馆的巷子称为关帝庙巷,可能是后来的关帝街,今全新街 二、关圣帝君正殿戏台 1908—1909年关圣帝君正殿的戏台 拉里贝(法)摄 1896年《山陕会馆志》插图
因为照片都印在明信片上,照片不甚清晰,戏台上的对联无法辨读,加之明信片上的英文往往又注明是孔子庙(theConfucius temple)——孔庙!误导了后来人。 其时虽然汉口有很多庙,唯独没有孔庙,因为县治才有孔庙。那时汉口的级别很低,归汉阳县管;仁义、礼智2司,居仁坊、由义坊、循礼坊、大智坊4坊,大概就是现在街道办事处的级别。外国人不晓得中国的国情,张冠李戴,把关帝庙当成了孔庙。 陈迹兴怀古今人岂云不相及, 群情毕寄天下事当作如是观。 外侧: 唱一曲白雪阳春大江东去, 看满眼流丹迭翠爽气西来。 此对联与《山陕会馆志》的记载一字不差! 这张照片是类似照片中最“年轻”的一张,摄于1908-1909年,照片的左上方(东边),可见东跨院的奎星楼,山陕会馆建筑群已全部完工。 法国人特别要把山陕会馆庭院的地面呈现给观赏者:用方块石材铺的地面,是见不到泥土的!在举行各项公众活动时,不会搞得尘土飞扬。 1895年 山陕会馆戏台 武汉藏家收藏明信片 2014年,我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晚清民国明信片展”上,看到同一个角度拍摄的山陕会馆戏台,依稀可见“ 唱一曲白雪阳春大江东去”,左上方的奎星楼搭脚手架尚在建设中,以此推论,这张照片当是1895年之前拍摄的,比法国人的照片要早十多年。 1906年 汉口山陕会馆看戏 汉调《四郎探母》
三、关圣殿(关圣帝君正殿) 1908—1909年,关圣帝君正殿 拉里贝(法)摄 1896年 关圣帝君正殿 《山陕会馆志》插图 法国人的照片为我们展示了关圣殿的正面形象,高大上的关圣帝君正殿,宏伟、威武。正中上匾“咫威”(光绪七年仲秋),下匾“陟降在兹”,都能读出来。 内侧对联: 忠义景桃园亘古馨香又恰是孙吴旧治, 敬恭联梓里即今燕聚且毋忘汾渭遗风。 外侧对联: 隰有栗山有榛缅故国流风不输江汉, 唐之遗周之旧最先民矩矱共赛春秋。 右边是钟楼、左边是鼓楼,晨钟暮鼓,关公坐镇中央,何其雄伟、壮观。海内外众多的关帝庙中供奉的乡土神是关公——关羽(?—219),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历史上他曾随东汉末年的刘备起兵,为创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河山千古英灵在,宇宙三分壮节悬”(关圣殿内对联),小说《三国演义》及戏剧的传播更使关羽为世人耳熟能详,民间尊其为“关公”,以忠义仁勇著称。历代帝王把他作为忠义的化身,先后有16个皇帝为他御旨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大帝”,追封为“武圣”与孔丘齐名。很多地方“武庙”甚至超过了“文庙”,汉口有武圣庙(今武胜路因其得名)、武圣宫(今武胜宫)、关帝庙、关帝殿、五圣殿等都是“武庙”。民间传说关公有司命录、佑科举、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多种法力。迄今,仍有很多商家在厅堂中供奉关公,东南沿海尤甚。今人泉名咏汉口山陕会馆“金瓦龙梁起殿堂,也居关帝也居商。迎宾议事云长护,山陕店家生意忙”,落脚点还是在护佑商家生意兴隆发达。 宏伟的殿堂建筑,呈现的是当年晋商的实力,山西的十大票号过半参入了会馆的建设,蔚泰丰、日升昌、天成亨、百川通、蔚盛长,《乔家大院》乔致庸的大德恒票号所出的银子排在第6位。 “今夫玉笛梅花悬绝古今,黄鹤楼也;芳草古柏环萦左右,晴川阁也。而我山、陕西两省立会馆于汉之皋,为神灵所依凭,亦商贾之聚集。画栋雕梁远接江城之势,丹楹刻桷平分汉水之光;对园圃而清幽花明玉树,睹香烟之飘渺佛现金身。巍巍乎,郁郁乎,其与晴阁鹤楼殆无异乎。”,山陕人自认会馆亦是汉口一景,可与晴阁鹤楼比肩。武昌的黄鹤楼、汉阳的晴川阁,历史上都是屡毁屡建,谁来重建汉口的山陕会馆(关帝庙)?是在汉经商的山陕商人,还是本土富贾,或者是官襄民助?2015年9月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武汉举行,为此而兴建武汉园博园,在众多景点中有展现老汉口建筑、民俗的“汉口里”,仿建的“山陕会馆”位列其中,我们可以一睹芳容。 年代不详关圣帝君正殿及鼓楼 2015年,一位朋友从网上拍到这张关帝殿的照片,原收藏者不知道这是何地的建筑,叫什么名称。武汉收藏界先前只有关帝庙的明信片,此为第一张照片。 1908—1909年, 关圣帝君正殿局部 拉里贝(法)摄 法国人拉里贝还照了一张关帝殿的局部,从人与建筑的对比,显现出建筑的高大、宏伟。殿内可见一上联。 附上下联: 熙朝崇谥号配圣贤并隆享祀万世师尊。 四、春秋楼 春秋楼 汉口关帝庙1939年日本《支那文化史》 1896年《山陕会馆志》插图 春秋楼——与武昌黄鹤楼、汉阳晴川阁,鼎足并峙。 《山陕会馆志》说:楼以春秋名,纪实也。盖帝君少好读《春秋》而一生大节默契尼山,秦汉以来一人而已。然此楼此名实创于康熙之时,与鄂渚之黄鹤楼,沌阳之晴川阁,鼎足并峙,诚大观也。 先前,武汉学界认定这张照片是山陕会馆一角,但不能说明究竟是山陕会馆的哪座建筑。 按照《山陕会馆志》的描述,“春秋楼,楼凡五楹,合左右两走道,共七楹,飞翚四首,上出云霄。楼上供奉关圣帝君神像;楼下环以石栏,东西两阶接两楼廊,即春秋楼之左右夹室也”。将照片与《山陕会馆志》插图比对,不难看出这张照片是山陕会馆的春秋楼,春秋楼二层,关圣殿一层。 春秋楼高七丈,在汉口的水塔没有建起来之前,恐是汉口最高的建筑,方可登高远眺。《山陕会馆志》中将其与黄鹤楼、晴川阁比肩,是山陕会馆的得意之作。 春秋楼前的庭院较关圣殿前的庭院要小很多,100多年前也没有广角镜,照片反映的只是春秋楼的局部,看不到全景。1939年,日本出版的常盘大定所著《支那文化史》中载有此图,称为“汉口关帝庙”。 五、奎星楼
法国人拉里贝的照片中有一座戏台照片,原注为大门附近的戏台,从背景看像是在花园,《山陕会馆志》关于花园的描述: 由东厅右后小门入为花园,接以回廊,文以雕栏。廊尽一亭,颜曰“怡神园”.之北楼,屋六楹,左三楹为逍遥楼,右三楹为财神殿之戏台房。园中叠石为山,曲折玲珑,山下穿一石洞,以通曲径,洞口凿一月池,横架小石桥以达平地;山上有径可通,上构六角亭,杂以花木蕉桐,绿阴匝地。山尽之墙隅,因势支半亭。循墙而西,面北一亭,额曰“漱芳亭”,亭倚东厅后墙之小厨房。 比照《山陕会馆志》花园插图,只有怡神园与照片中被称为“戏台”的结构相同:亭子的顶部同为攒尖顶,亭子也是可以唱戏的。 七、会馆——开彩重地 清末,汉口会馆彩票开彩的热闹场面 武汉市民之喜欢玩彩票,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100年前! 网上看到一张汉口会馆百年前(清末)开彩票的照片,这张照片中的戏台与汉口山陕会馆的戏台很相似。戏台上是工作人员在开彩,台下彩民人头攒动,蔚为壮观,清末汉口人的生活很有一点丰富多彩呢。 2014年,看到一张山陕会馆照片戏台下有“开彩重地”四字,我以为是演员化妆之处,看到这张开彩的照片才解开了我的疑惑,乃彩票“开彩重地”。这张汉口会馆开彩照戏台下方与山陕会馆照同一位置都有“开彩重地”四个字,只是这张照片戏台上的对联看不清楚,如能辨读,或可解开此会馆“姓甚名谁”。 以前研究者们论为,会馆有四大功能“祀神、合乐、义举、公约”,还没有文章说会馆还是清末从国外传进来的彩票开彩之地;此时汉口的洋人在汉口开有跑马场,买彩票赌马;华界的中国人也有赌的,买彩票,没有马跑,照样赌。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彩票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张之洞主张发行的“奏办湖北籤捐彩票”,是为庚子赔款筹措资金的一个渠道,该彩票从1901年12月至1911年10月共发行了近120次。 清末的汉口,会馆是市民大型活动的聚集之地,祀神、看戏、玩彩票。 1905年 张之洞发行的湖北籤捐彩票 结束语——山陕会馆哪去了? 我们看到的照片也好,明信片也罢,都是晚清时候的,1911年以前的!辛亥首义后发生的阳夏战争,清军大火烧汉口,山陕会馆只剩断壁残垣。 1911年11月10日《申报》载:北军焚杀汉民之惨剧 汉埠特派员访函云,当冯国璋接统北军之初,其司令部易迺谦、铁忠辈循例请冯发出命令。 冯国璋以初六、七等日荫(荫昌)军方得手,即令易迺谦辈暂行司令,乃易铁两人谬论为军事上之必要,即发紧急命令,谓恐汉口街巷藏有革命党人出而巷战,非将房屋焚尽不可,于是纵火焚烧三日三夜不熄。 外人观战者,咸谓中国军官野蛮如此,奚怪人民革命云云。 另函云,冯国璋于初九日忽令官军在汉口分三路纵火焚烧市镇,一由水电公司后街,一由四官殿,一由玉带门,烧至三日,火尚未熄,情状甚形凄惨。 据闻此策系湖北军事参议官铁忠所主持,盖铁自鄂乱起后,仓皇出奔荫昌行营求其收留,荫返京即以铁荐之冯充行军参谋官,铁故出此计以为报复云。 400年汉口,毁之一旦。 1911年12月25日的《申报》“汉口大遭兵火之调查”一文中写道: 又安徽会馆亦付一炬,药王殿则未焚;山西会馆于10月初三夜焚烧,面前一带住屋与岭南会馆及该会馆面前住屋数十家均未毁;以上大火炉地方尽行烧去,惟绍兴会馆后面之养病所则未全烧。 1911年距山陕会馆建筑全部完工的1895年,只有十六年。只是这次大火后,山陕两地商人再也没有财力来重修山陕会馆了,票号、钱庄,没有转变为现代的银行,山陕商人落伍了。 如今山陕会馆,只留在往日的老照片中,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 好长一篇讲述汉口山陕会馆的文章, 各位看官有何感想? 本期编辑/校核:水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