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7年前一位河南老农顶着巨大压力,收养了一个日本兵,究竟值得吗

 今古言堂 2021-05-15

睦邻友好向来是我国讲求的外交方针,但是既便如此,我国却仍旧遭受到了来自诸如日本等国的侵略和欺辱。而正因为如此,我国人民才会对来自日本的侵略士兵产生极强的憎恨之感。按理来说,对于曾犯我中华者,我们很该去以牙还牙才对。但是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在我国的河南某地却发生了一件极令人感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名当地的老农竟然收养了一个日本士兵达数十年之久。那么,这位老农为何要如此去做呢?那个被老农收养的日本士兵在得以回国后,又怎么样了呢?

一、日本做出的侵华之举给中国百姓造成的不良影响

熟悉我国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日本曾对我国发起过很多次的侵略行动。且在发起这些侵略行动的过程中,他们还在我国犯下了滔天大罪——对数不清的手无寸铁的百姓做出了泯灭人性的残害举动,让无数家庭都变得支离破碎。好在后来经过我国人民的奋力反抗和世界性反法西斯行动的顺利开展,日本侵略者总算是得以被赶出我国境内。只是虽然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日本侵略者给我国人民造成的阴影却一直都挥之不去。正因为如此,很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未能返回日本的日本士兵,才会在我国境内沦为乞丐。

二、河南老农救助一个沦为乞丐的日兵的经过

众所周知,中国的老百姓都很善良。故而在平时见到生活困顿的乞丐时,就常会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经历了这十几年的浩劫的中国百姓简直对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故而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见到了已经沦为乞丐的日本兵,很多人也并不乐意上前去给他们提供援助。不过大部分的人不乐意这样去做,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不乐意这样去做。据说曾经就有一位生活在河南某地的老农孙邦俊,在看到沦为乞丐的日本兵石田后,叹着气好心地将他给收留下来了。

当时孙邦俊正带着妻子去街上买东西,结果没过多久,便远远地看到一个衣着褴褛的乞丐在艰难地于地上爬动着。这让他感到非常难受,便想去对其伸出援手。结果走上前去了解之后,才知道对方竟然是一名曾参与过侵华战争的日本士兵。这立即让孙邦俊感到为难起来,因为在他看来,身为中国人就不该去救曾侵略过中国的日本兵。但若真的不去救的话,这个人早晚都要饿死街头。向来善良的他感觉过意不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于是,纠结了一会儿后,他还是叹着气分给了那个日本兵两个馒头。之后还将其带回了家,并让其在接下来的日子中过上了不愁吃喝的好日子。

当然了,孙邦俊的善举虽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但却并未能得到其他村民们的理解。尤其是那些曾遭受过日本兵迫害的村民,个个对孙邦俊及其收养的那个日本兵表现出了恨之入骨的神情来。在孙邦俊及家人的坚持维护下,日本兵才未被当地的村民给暴揍。而且时间久了以后,善良的村民也渐渐选择了去理解孙邦俊的做法,并试着对这名日本兵表现出了宽容的一面来。于是,这个叫石田的日本兵便得以在被自己的国家和军队给抛弃后,在中国过上了正常人该过的生活。

三、日兵回国后做出的一系列报恩之举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纪变得越来越大的孙邦俊到了人生中的大限之期。因为担心自己死后石田会被村民们排挤,他便在临终前嘱咐儿子一定要善待石田并帮他返回远在日本的家中。这让石田感到非常感动,并暗暗发誓将来有一天一定要好好报答孙邦俊及其家人。后来在孙邦俊家人的帮助下,石田终于如愿回到了远在日本的家中。可能这时候很多人以为,自此以后,石田不可能会再跟孙家人有任何瓜葛了。但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回到日本家中的石田不仅一直心系孙家人,而且还为报恩给予了孙家人15万元及出资捐赠了一座象征中日友好的植物园。

结语:

自古以来,中国人相信善恶终有报。孙邦俊老人用自己的善举为中日的友好关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当初他之所以会选择帮助石田,倒并非是为了想让石田报答自己,而是觉得石田能被自己的国家和军队给抛弃了,实在太过于可怜了,加之他深知很多日本兵都并非自愿上战场的,而是在被逼无奈之下才不得不选择上战场的。所以即便再怎么痛恨日本侵略者,他本着一颗善良的心仍坚决选择对石田伸出了援手。由此可见,中国的百姓真的太善良了。而善良的人,自然就理应得到善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