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阴阳-五行-六气-经络-脏腑体系”构建探源

 中医知识圈 2021-05-16

摘要: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是相互感应的有机系统,人体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具有同源、同构和同律性,由此而提出了天人相应的理论。文章将五行、六气、脏腑、十二经络及二十四节气等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地探讨,阐释了天人相应理论的框架体系。

《内经》将人纳入天地自然系统,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与外部天地大宇宙相互感应,两者无时不在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感应和沟通,并用“取象比类”的独特思维方式来思考自然及生命活动规律。

人体与自然宇宙具有同源、同构和同律性。经络体系是人体与自然感应的有机系统。而人体脏腑、经络体系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上的,其思维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天人相应理论不是空洞的论说,而有着严密的逻辑演化程序和理论体系。

而现在的中医院校教材未能阐明,造成了很多学生对这些理论理解的困难,影响对中医学习的兴趣。故本文尝试在天人相应思维框架下构建出“阴阳-五行-六气-经络-脏腑”的体系。

1阴阳、五行与六气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最基本的哲学基础,属于古代哲学思维的精华,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事物现象联系起来,从整体上完成了对自然的和谐统一。周敦颐言:“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

《灵枢·官能》云:“言阴与阳,合于五行。”《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因此,阴阳与五行均是对自然的整体性不同角度的把握,是对自然与人体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出进一步解释的动态模型。一年的自然之气,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主生为木,代表气机升发;夏主长为火,代表气能量敷布;秋主收为金,代表气机的肃降收敛;冬主藏为水,代表气的封藏;中主化为土,代表气机运化。生长化收藏是自然界中能量传变过程中的不同状态功能,五行就是对五种状态的意象把握。因此,阴阳、五行理论的构建是天人相应宏观思维的具体体现,从而奠定了中医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即天是以“六”为单位计算,而地是以“五”为单位计算。故“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暑),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王冰云:“气,谓风、热、湿、燥、寒。形,谓木、火、土、金、水。”所以,五行各一,惟火有二,火分为君相二火。由此解决了地之五行与天之六气的统一性问题。

《圆运动古中医学》亦云:“木火金水四象运动而生中气。中气亦名土气,土气在四象之中也。此一个五行的圆运动,称曰宇宙。宇乃大气圆运动的个体,宙乃大气圆运动的范围。人身个体,是宇宙圆运动的大气生的,为宇宙的遗传体。故曰人身一小宇宙也。”团因此五行、六气是古人描述人体与自然事物演变的基本工具,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整体思维,初步完成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及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2六气、三阴三阳与二十四节气

在五行六气理论基础上,古人又引入了三阴三阳概念,并将六气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从而完成了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及自然环境的精确把握。

日本丹波元简在《素问识》云:“运气家五气之外加火,配乎三阴三阳,以为六气。”三阴: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三阳: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脉经》曰:“出者为阳,入者为阴。脉来一出一入为平,再出一入为少阴,三出一入为太阴,四出一入为厥阴;再入一出为少阳,三入一出为阳明,四入一出为太阳。以出入之多少,分阴阳之太少,其义皎然而有征矣夕”。

根据古代天文学北斗星的运转,将一年之气分为二十四节气。大寒至惊蛰节气为自然阴极之时,所以六气之一气为厥阴。木气主动,动而不通,则成风。因此厥阴其性为风木;二之气春分至立夏,气从地下阴位升出地面,此阳气,上升之象,有如君位,故少阴之性为君火。三之气小满至小暑节气,地面上阳热盛满,地面下所得阳热不多,故称少阳,此火有如相臣之职,故称相火。四之气立秋至秋分,阳气全出于外,体内阴多,故称太阴。火在水上,寒热相逼,湿气濡滋。五之气寒露至立冬,秋气收敛,中土之下,阳气充足。阳盛而明,故称阳明。六之气小雪至小寒,阳热降入水中,水即将它封藏不泄。水外己寒,则水内阳藏,故称寒水。

故《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五行、六气、三阴三阳,配合依次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这一理论体系完成了对自然气机演化的理性把握,逐步将天人相应理论有序的展现出来。

3六气与十二经络、脏腑配属

经络系统是人体与自然之间信息、能量的感应系统,藏象学说是人体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的意象思维把握,最终完成人体与自然的整体性与微观性的统一。清代御医黄元御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人为天地之中气,秉天气而生六腑,秉地气而生五脏。六气五行,皆备于人身。”初之气,人体肝经应之。二之气,人体心经应之。三之气,人体三焦经应之。四之气,人体脾经应之。五之气,人体大肠经应之。六之气,人体膀胱经应之。

天人同气,人体经络有十二,而实由六气统之。足厥阴肝经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包经,五行心包属火,而六气厥阴风木,故心包兼有风木之性。手少阳三焦经以相火主令,足少阳木也,从子化气而为暑。手少阴以君火主令,足少阴水也,从妻化气而为热。足太阳以寒水主令,手太阳火也,从夫化气而为寒。足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金也,从母化气而为湿。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土也,从子化气而为燥团。由此,古人按照天人相应的理论完成了人体经络、脏腑生理特性与功能的完美定位和定性,足以让我们感到惊叹!五行、六气、二十四节气、脏腑、十二经络关系见表1。

图片

4小结

今天我们对人体的奥秘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但“天人相应”理论所提倡的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领域认可和运用,因此深入研究天人相应理论具有巨大生命力和现实意义。但目前天人相应理论处于人人皆知,而却少有人能够说清的状态,这对中医的发展与传承是一个莫大的损失。因此,本文将“阴阳一五行一六气一经络一藏象一二十四节气”等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发现宏观的天人相应理论有着明确而又完整的体系框架。可惜在天人相应这一宏观思维模式下,少有人对其追本溯源,整体把握,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命题尘封多年,实在可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