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意八卦掌左右走转转圈功对人体的健康

 Budiye 2021-05-16
王精霞

形意八卦掌左右走转转圈功对人体的健康

2019-07-19 阅读1640

      传统武术虽为技击之术,但其所蕴含的重要的养生健身之道和练功方法却可以帮助调理人体,获得健康。


                                ——徐连生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黄帝内经》)形意八卦掌左右走转转圈功法以圆周式运动锻炼人体,法于自然,使人体置身于天地气交之中。


      “气交”者,即天地二气的交互运动。 其运动的规律是:“上者右行,下者左行”(《黄帝内经》)。“上者右行”,意思是天气右旋,自东而西以降于地。“下者左行”,意思是地气左转,自西而东以升于天。

      “天气居于上位,地气居于下位,上下交互于气交之中,为人类所居之处。”人立于天地阴阳二气的“气交”之中,便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共享自然界之精气。
      绕圆左右走转转圈功法, 左转属阳,向左转圈,此为人体左转的“阳”,迎合了地气(属阴)左旋向上的运动规律,是为外在的“阴中带阳”,人体通过左转吸地之精气,滋养形体;右转属阴,向右转圈,此为人体右转的“阴”,迎合了天气(属阳)右旋向下的运动规律,是为外在的“阳中带阴”,人体通过右转纳天之精华,调理脏腑;

       形意八卦掌「左右走转转圈功」正是利用这种“左转吸地之精气,右转纳天之精华”的圆周运动形式,将有助于培植人体元阳之气、提升阳气、强化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增强人体自身修复能力、协助人体摆脱疾病恢复健康、强身健体的练功方法融入其中而形成的一种锻炼方法。

        首先是「左右阴阳运转法」。简单说就是“左右走转转圈功法”,采用形意八卦掌培本式、丹阳掌式、阴阳守丹掌式、蛇掌式、虎头掌式、马尾掌式六个基本走掌式,以点为中心进行绕圆左右走转。左转为正式,向左转圈属阳,数圈后,后脚向前扣步,转身换势,向右转圈,此为反式,右转为阴,阴阳运转,称为“左右阴阳运转法”,此为“外在阴阳”。

      如此正、反两式相互交替走转,直至自感微汗,通体舒畅。

       《黄帝内经》中说:“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界相通相合是生命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阴阳,大到天地间的一切,小到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自然息息相通”。采用绕圆左右走转的运动方式,效法阴阳,可使人体在走转中与自然界相通相合,实现自身能量场与自然界能量场的相互沟通,促使自身能量获得补给。通过这种锻炼方式,可以带给我们长久的健康。
       首先,绕圆左右走转转圈运动,利用趟泥步(若尚未学会,自然步也可),可使人体在两脚不停地行进中切割地球磁场的磁力线, 促使人体内的细胞电子运动迎合地球南北极磁场,促使体内细胞电子有序化,产生微电流,影响人体生物磁场。
      走转中双脚摩擦地面所产生的微电流,会使生物电的量和质发生变化,细胞自由电子活动能力增强,即人体阳气得到提升。实验已经表明,人体生物电实质就是“气”,换句话说,“左右阴阳运转法”指导下的绕圆左右走转转圈运动,能够提升人体的“阳气”,推动血液循环,滋养和温暖我们的五脏六腑;

      阳气就是人体内的“元阳之气”,是生命的根本。万物生长靠太阳,人活天年靠阳气。《黄帝内经》中说“阴阳为'生杀之本始’”,“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这两句话道出了治病和养生保命的真谛。人的生命全是在“阳气”上下功夫。

      只有固护阳气,才能百病不生,也只有阳气旺盛,人体的自我修复系统才能正常发挥作用,医药才有用武之地。形意八卦掌绕圆左右走转圈功法抓住了生命的根本——阳气(即生物电)进行锻炼,在某种程度上对某些疾病的预防或治疗能获得药物所不及的效果。

      此外,因走转中双脚摩擦地面产生微电流,促使生物电的量和质发生了变化,也因此加强人体自身的生物电磁场,由此就会对人体的生理机能起到进一步磁化的作用,体内如铁、氧、镁等有顺磁性的物质便可被磁化,磁化的元素间相互作用会被加速,代谢功能得到加强,从而增强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代谢及功能。

       总而言之,绕圆左右走转转圈功法的好处便在于,左右走转,遵循自然,阴阳平衡,左转吸地之精气、右转纳天之精华,滋养形体、调理脏腑;利用地球磁场,通过走转,双脚摩擦地面切割地球磁场的磁力线产生微电流,而使人体自身的生物电磁场也得到增强,从而提升人体阳气,推动血液运行,疏通经络。经络畅通,百病失踪。

绕圆左右走转转圈练功要求:

      1.习练者以点为中心,绕圆左转数圈,然后换势再右转数圈,反复不断,每次走圈可15分钟起步,适应和习惯后可持续至30—40分钟。

      2. 左右转圈过程中身体要始终百会穴对准会阴穴,保持垂直,不可低头哈腰,头面部侧向圆心,目光平视。双腿稍弯曲,可视自身情况采用上盘、中盘、下盘行圈,无论采用何种盘架,整个过程身体要始终保持同一高度,不可上下起伏、波浪式前行。岁数稍大、体弱者可采用上盘或自然步行圈,其他要求则相同。


      3.行圈过程可呼吸与步子相互配合,两步一呼,两步一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