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辛鼎,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全形拓制作简单流程 与此同时,与此帖相关的《殷墟青铜器全形拓精粹》一夜售罄,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 大家在赞叹全形拓制作精美的同时也不禁在问: 这么精美的拓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书画社的编辑去请教了拓制的主要成员李默甫。 作为当代最年轻的全形拓制作者之一,默甫通过研究陈介祺、周希丁等全形拓制作大咖的拓制技艺,采用传统西洋画的透视原理和测量绘图制作技术拓制全形拓。 ![]() ![]() ![]() ![]() ![]() 全书收录 70件全形拓 ![]() ![]() 81张线稿 70条批注 ![]() ![]() 60件铭文拓片 ![]() 189张试拓稿 ![]() 拿着这本书, 你也可以拓全形拓! 自民国开始全形拓制作分作两种: 全形拓最重要的基础:线稿 ![]() ![]() ![]() ![]() ![]() ![]() ![]() ![]() ![]() 还有不同角度的线稿, ![]() 正是有这样认真细致的线稿制作,才为青铜器全形拓的拓制工作指明了方向,最终制作出这些精美的全形拓作品。 青铜器试拓:对细节的把握和缺失的补充 试拓不仅可留存数据,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器物的实际情况及细节部分,以期达到精拓的目的。 【作用一】对器物各个部位进行拓制,以确认器物上的纹饰的层次、深浅和铜器锈蚀程度对拓制时所造成难易程度,为全形拓制作做准备。 ![]() ![]() 【作用二】全形拓使用透视原理平面展示青铜的器形,制作时为保证立体视觉效果必须损失诸多纹饰,试拓稿是环绕器身360度拓制器物纹饰保存了全部的纹饰样貌,是对全形拓的有益补充。 下方左图这件觥的全形拓只能看到侧面影像,其他部位的样子如何我们无从知晓,右图则给出了我们想看到的顶部的样式。 ![]() 下面上图器物全形拓是侧面透视变形图像,下图则给出了正面平视效果。 ![]() 下图全形拓,参照右边线稿红线标注的折叠位置,再看试拓稿,可以看到试拓稿中多了一些纹饰细节。 ![]() ![]() 青铜器纹饰:设计灵感来源 试拓过程中会有很多青铜器的局部纹饰,每一件都非常好看。同时这些纹饰也为当代艺术设计和书画艺术的素材取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尤其像殷墟青铜器这样格调高古,气息雅致的纹饰更是难得。全形拓中为了器形对纹饰做了透视处理纹饰不尽完美,而试拓稿则可以给我们完整的纹饰。 ![]() ![]() ![]() 此外,在制作全形拓的时候,根据器形选择角度也非常重要。 这张图中的小鼎采用侧视效果,显得活泼灵动, ![]() 这张图中的大鼎(司母辛鼎)则采用正视,显得庄严肃穆。 ![]() 曾经的《殷墟青铜器全形拓精粹》一书首发一夜即售罄,如今正常书店一经一书难求,诸多书友感叹未能及时收入囊中,孔网上的售价已经翻至定价的3倍以上,价高不可攀。 ![]() ![]() ![]() 本书收录《殷墟青铜器全形拓精粹》中的全部器形,共计有70件全形拓作品,既可以欣赏殷墟青铜器全形拓,也可以自己根据书中展示尝试绘制线稿和拓制器物全形拓。 ![]() ![]() 本书承蒙近代著名全形拓大师傅大卣之子傅万里先生毛笔赐序 ![]() ![]() 书内版式清爽明晰,举以下两件器物为例~ ![]() ![]() ![]() ![]() ![]() 三大特点 ![]() 一、全形拓秘笈全公开,“拿着这本书你也可以做出青铜器全形拓” ![]() ![]() ![]() ![]() ![]() ![]() 二、图版丰富,资料清晰,线稿周边标注文字均为作者绘制时亲笔标注 ![]() ![]() ![]() ![]() 三、本书是对《殷墟青铜器全形拓精粹》一书的完整补充,首次公开全形拓拓制前的准备工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