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尊起源之谜,古文字专家:看到这个甲骨文你就明白了

 百家杂评 2021-05-17

1955年,在河南郑州白家庄M2墓葬中,出土了一批商朝二里岗文化上层的青铜器,包括青铜爵、青铜鼎、青铜尊等,其中青铜尊是迄今为止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青铜尊器。

周朝金文中,将祭祀礼器统称为尊彝,代表一组祭祀时的盛酒礼器,而不是某一种礼器。宋朝吕大临在《考古图》、《博古图录》中将其中一类称之为“尊器”,这就是青铜“尊”名称的由来。另一种是彝器,通常表现为鸟兽状,有羊、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裸用鸡彝鸟彝......追享朝享,裸用虎彝蜼彝。”彝器纹饰华丽,在背部或头部有孔洞,古人从此处倒出灌入酒水。

继二里岗之后,考古专家在很多商周遗址中都发现过青铜尊,形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大口、鼓腹、底部收缩”。

从造型来看,青铜尊没什么奇特之处,远不如三星堆青铜器那么诡异,但即便如今再简单常见的事物,放在三千多年前也会变得不简单,古代每一个发明的背后往往都有漫长而艰辛的摸索,而不会无缘无故地就创造出“尊器”这一造型。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那么“尊器”的最初原型是什么?

1986年,安徽亳州蒙城县在进行文物普查时,无意中在许疃镇毕集村发现一座上古遗址,由于该遗址地上曾建有一寺,相传是纪念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所以被命名为“尉迟寺遗址”。

尉迟寺遗址距今5000余年,属于大汶口文化遗址,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东西长约37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遗址中的红烧土排房是中国已经发现的最完整、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存,被誉为“中国原始第一村”。

鲜为人知的是,该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件重要陶器(见下图),学者经过研究对比,认为是一件陶尊。也就是说,在商周留下的青铜尊之前1000多年,上古使用的是陶尊,从陶器到青铜,随着时代变化尊器出现了材质上的变革。

但还是那句话,艺术源于生活,5000年前的尉迟寺先民,以什么为原型造出陶尊呢?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陶器,或有助于揭开谜团。

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仰韶遗址,该遗址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的彩陶文化为主,之后人们将这一类特征的上古文化遗址统称为“仰韶文化遗址”。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尖底瓶(下图,出自半坡遗址)是最具特色的一种陶器,几乎贯穿整个仰韶文化始末,伴随着仰韶文化的成长、辉煌、衰落,历时长达2000余年。

与仰韶文化的尖底瓶相比,尉迟寺陶尊主要出现了二处重大改变:一尖底瓶的上部被削掉,二是下部整体拉长,瓶身直径与中部一样长,到底部突然收缩,底部与尖底瓶几乎一样。显而易见,尉迟寺陶尊的原型应该就是尖底瓶。

商周青铜尊与尉迟寺陶尊造型不太相同,整体上却与尖底瓶更神似,只是在头部、腹部、底部都做了大幅度改动。

更为重要的是,从用途上来看,两者主要功能都是盛酒。

尖底瓶出现之初,人们以为是汲水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认为尖底瓶巧妙地运用了重心原理,是美观而实用的汲水器。但在1989年,西安半坡遗址研究人员与北京大学力学系学者合作,进行了一次尖底瓶打水实验,发现尖底瓶空时倾斜,盛水过半时直立,盛满就倒,根本不符合汲水器的力学原理,因而否定了尖底瓶的汲水器功能。

《荀子》中记载,古人根据尖底瓶的“虚则欹(斜),中则正,满则覆”的情况,提炼出了人生至理——“满招损,谦受益”。谁能想到,这一件貌不惊人、粗陋无比的尖底瓶,却还是中庸之道思想的来源。

随着甲骨文的深入研究,学者们在甲骨文上找到了答案,原来尖底瓶主要功能是盛酒。甲骨文中的酉字,就是一个尖底瓶的形象,本义是尖底酒坛,加上水的形象之后就成了“酒”字。甲骨文中的“尊”字(见下图),是双手捧着尖底瓶,西周之后在上面增加了个“八”字形的符号,可能表示杯子里盛满了酒快要溢出来的样子,也有人认为这“八”字表示是酒杯的盖子。与尊字相似,酒、奠等字都有酉字部,都与尖底瓶有关。

显而易见,所谓“无酒不成礼”,尊、奠等礼仪活动庄严肃穆,古人需要酒来表达虔诚与恭敬,而尖底瓶就是盛酒的特殊礼器。因此在古人眼里,尖底瓶是一种盛酒的礼器,在举行礼仪活动时,古人在尖底瓶里装满了美酒(也可能“以水代酒”),用以祭祀祖先、上天、或招待尊贵的客人等,这与青铜尊的用途一样。

因此,青铜尊的原型应该是尖底瓶,随着时代发展,古人觉得尖底瓶存在诸多弊端,于是在漫长岁月中被不断改进,慢慢形成了青铜尊的形象。从文字角度来说,宋朝人将之命名为“尊器”,可谓是古老思想的一脉相承。

但这里又出现一个疑问,尖底瓶的原型是什么?与一般上古陶器不同,尖底瓶造型比较奇特,中上部暂且不谈,底部设计成尖头状,这样非常不方便正常摆放。那么,古人为何要这样设计,尖头造型的背后,蕴含了什么设计思路?

其实很简单,不要将古人想得太复杂,古人的很多思想都源于简单的东西,即所谓的“大道至简”,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果核,就与尖底瓶高度相似。上古社会,古人起初依靠采集野果生活,日常随处可以见到果核。

不过,古人日常所见的东西多了,为何单单选择果核造型呢?因为果核还有一个非比寻常之处,就是果核能孕育出生命。在古人眼里,果核可以凝聚起旧生命的灵魂,从而孕育出一轮新的生命,使生命轮回不息。

所以,尖底瓶的最初原型应该是果核,最初目的不是盛酒,而是用于凝聚旧魂、孕育生命,只是随着时代发展,古人将之引申为盛酒的礼器,并在文字中体现了出来。

综上可见,由于果核蕴有的生命含义,于是古人造出了尖底瓶,并加以崇拜,再在尖底瓶的基础上逐渐变革出尊器,因此青铜尊的最初原型应该是貌不惊人的果核,恰如古人所云的“大道至简”。

更为重要的是,从果核到青铜尊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的璀璨绚丽,并非一蹴而就,而显示出中国古人特别善于观察,特别善于总结,特别善于见微知著,从简单粗陋、一无所知逐渐发展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对传统国学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多了解一些上古的典型文物,这些文物中可能就蕴含了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

参考资料:《尊“性”大“名”——以“尊”为例看考古遗物的命名与定性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