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伤害身边的鸟雀

 生命的探讨 2021-05-17


在1958年,政府宣布要全民灭四害,不知道为什么,这四害中竟然包括麻雀。也许是那时候粮食紧缺,而麻雀会吃稻谷吧。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当时的中国国民都被动员将这种动物赶尽杀绝——通过让它们无法落地,只能保持飞翔,最终死于饥饿和劳累。人们在街上弄出叮叮当当的噪音,敲鼓,敲锅,试图用这些噪音吓跑鸟儿。巢穴被破坏掉,鸟蛋被打碎,雏鸟直接被杀死,成鸟们在天空中被猎枪打下。专家估算有上千万的麻雀在这场运动中被杀这场不幸的运动最终变成了一场灾难。

其实麻雀不仅仅吃粮食种子,也吃昆虫,当然包括很多害虫。由于没有麻雀来控制昆虫的数量,1958-1961年那4年的粮食大幅度减产,这比留着麻雀吃粮食造成的损失要严重得多。水稻产量跌入了新中国以来的新低。根据当时中科院的建议,毛泽东正式宣布全面停止对麻雀的捕杀,将麻雀从四害名单中移除,重新加入了臭虫。但是损失已经造成了,蝗虫数量大增。情况越来越严重,中国政府不得不从苏联进口麻雀。你看滑稽不滑稽。

记得在我小时候,房前屋后都有鸟儿做的窝,有些在树上,有些在草丛,有些在树洞,有些在石缝。门前的枣树上常常聚集一大群鸟,是那种身体绿绿的,头上有个羽冠,比麻雀大一点,嘴带点粉红的小鸟,样子很好看,但总啄食我家的枣子。当地人都叫它“大令吊”,现在才知道叫“绿鹦嘴鹎”。时常也有喜鹊、红嘴蓝鹊、斑鸠等到访,乌鸦也时不时站在远处的电线杆子上鸹噪几声,但总不像绿鹦嘴鹎那样有恃无恐。如果是晒谷子的天,那麻雀总是大群大群地光临,赶都赶不住。也有像鲁迅先生描写的那样,用一些箩筐、筛子之类的支在那里捕麻雀,只要被抓到,那麻雀就大难来临。会用一条线系在它的一只脚上,任它飞也飞不远。但它会一直飞,有时就这么被累死。瓦房的屋檐下还经常有幼小的麻雀掉下来,有些被摔死,有些却还活着。听到人声,会张大它的嘴,发出“咝咝”的声音,如果给些小虫子,它还真的吞食。

我那时虽然非常喜欢小动物,但对麻雀还是不怎么感兴趣。只是喂养过斑鸠和八哥,但都没有像别人说的那样成器。八哥喂到能飞走时就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最为心痛的是那只斑鸠,从红红的小肉球开始养起,喂到它能够自由飞翔,但它一直没有离去,总是在我的身边飞来飞去,然后落在我的肩膀或怀里。直到有一天,它在我的身边停落,被一只大黄猫一口咬住,等我惊呼着夺回时,它已经没了气息,温热的身体上满是大黄猫的唾液。我恨透了大黄猫,发誓要杀死大黄猫为那只可爱的斑鸠报仇。后来还真找到了机会,用最卑劣的手段弄死了大黄猫,把它丢进了屋后的深坑里。后来到城里上学,一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再去养过小鸟。也没有去注意小鸟已经越来越少。回到老家,基本上已经很少看到斑鸠飞,只是偶尔听到叫。如今早已经不恨黄猫,甚至满是悔意。只是时不时还会想起那只斑鸠,也许是我的饲喂,害了它的生命。如果它是自然飞翔在原野,那会那么容易被猫捕杀?再则,猫捕食是本性,而我却因此而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