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汽车】推高端品牌牵手宁德时代与华为,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按下加速键

 快看车市 2021-05-18

未来5年,我们将见到一个什么样的长安汽车?

 
“如果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有一天时代淘汰了你,就真的与你无关了。”长安汽车前董事长张宝林2018年4月在长安汽车“创新 创业 创未来”战略发布会宣布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进入新阶段。

从2018年到2020年,长安汽车积极转型,产品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智能化自动驾驶转型,企业从单一的生产商向生产商+出行服务转型。已经有158年历史的长安汽车在全行业转型期间实现了逆势成长,是在“黑天鹅”影响下难得能够实现销量正向增长的车企之一。

长安汽车官方数据显示,长安汽车10月单月累计销量为161465辆,同比增长30.5%。今年1~10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已达1,195,669辆,同比增长14.3%。长安汽车的“第三次创业”初见成效。
 
实现了“量”的累计后,长安汽车开始寻求“质”的飞跃。

 
2020年11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品牌日上宣布,长安汽车正与华为、宁德时代携手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包括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和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这标志着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规模已经逐渐清晰。

 推出高端品牌,是时代的选择  
 
从上个世纪开始,长安汽车为了响应国家“军转民”战略,开启了第一次创业,成为中国微型汽车的引领品牌;2006年,长安汽车进入乘用车市场,开启第二次创业,并用了10年的时间实现了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的成绩;2017年,面对汽车“新四化”所带来的行业变局,长安汽车开启第三次创业。
 
到了2019年,长安汽车战略转型的技术成果开始得到反馈。在推出PLUS系列、蓝鲸动力总成等产品和技术后,长安汽车销量业绩出现回暖。2020年3月,长安汽车推出全新高端UNI序列,标志其正式进军中高端市场,首款新车UNI-T月销量持续破万辆,这帮助长安汽车销量开始实现突破。

 
据透露,UNI序列下的第二款车UNI-K也将于今年广州车展亮相,届时,长安汽车能否打造下一个“销量爆款”车型的谜底也将揭开。
 
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长安汽车完成了从商业车到乘用车,再到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的转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到来,长安汽车再一次化身“先行者”,牵手宁德时代以及曾经坚持“不造车”的华为打造了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对此,朱华荣表示:“品牌自信源自用户自信,用户自信则来自于企业的技术自信、产品自信。长安汽车是一家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企业,而华为、宁德时代是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也是长安汽车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共同推动全面数字化出行成为现实。”

 
到此,长安汽车在2018年许下的发展独立品牌的诺言已经实现。据朱华荣透露,长安汽车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旗下的首款产品即将进入量产解决,同时他还表示,未来5年长安汽车将推出105款产品,其中包括23款新能源产品。
 
无疑,此时长安汽车的第三次创业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
 
 长安汽车的新利器:方舟架构 
 
从与宁德时代和华为的合作,长安汽车也向外透露了集团未来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电气化与智能化。已经有了明确发展方向的长安汽车顺势推出基于“科技长安 智慧伙伴”全新品牌定位和研发4.0时代全新造车理念打造的方舟架构。
 
从大众的MQB,丰田的TNGA、现代的i-GMP,到吉利超级母体、长城的柠檬,再到如长安汽车推出的方舟,平台、架构造车理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019年朱华荣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必有一战,这是躲不过的,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尝试与合资直面竞争。”此次长安汽车推出的方舟架构或许就是其直接与合资品牌“交战”的利器。

 
据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介绍,依托智能化和大数据的能力,方舟架构可以实现车身、底盘等整车基础性能迭代进化,同时集自动驾驶前置化布局、电子电气架构、基础模块化平台、高安全基准和完备的流程保障体系,能够完整覆盖从A0级到C级的所有车型。
 
同时他表示,方舟框架在智能化的背景下,对长安汽车提升整车基础性能具有关键作用。

 
据了解,长安汽车方舟架构兼容8种发动机状态,排量覆盖1.2-2.0L,兼容48V低压混动、高压混动、插电混动3种电气化动力,匹配8种变速器模块,具备16种动力组合模式。
 
方舟架构下的产品还将继续使用蓝鲸动力,0-100km/h加速时间最大缩短24%。而通过降低发动机曲轴中心12mm,动力布置倾角由前倾7.5゚优化至后倾10゚等技术方式,也使得方舟架构下新一代产品动力总成更紧凑、布置更合理,重心也随之下降20-65mm,带给用户最小提升9%的更宽阔前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方舟架构具备了高阶自动驾驶前置化布局,支持安全可扩展的智能驾驶配置。核心布置预留的36个传感器,高精度地图和定位,5G-V2X模组,2个高算力域控制器,冗余制动、冗余转向和冗余电源等。新产品落地后将实现中国品牌首个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

 
同时,长安汽车与腾讯、华为等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打造出长安智能车云平台,接入了 “北斗天枢”联盟20余位成员,构建创新研发生态圈,并通过OTA实时迭代,让产品智能化配置可以“永葆青春”。
 

 结 语 

158岁的长安汽车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多次变动,也跟随着这些变动多次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但始终不变的是其对正向研发的坚持。

 
到目前为止,长安汽车每年收入的5%都会投入到研发领域,“十一五”至今已经累计投入1000亿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长安汽车已经形成了“六国九地”研发体系,以及涵盖16个领域的194个国际先进实验室。另外,规划显示,长安汽车预计2025年将建成5000人规模的软件开发团队,软件开发人员占比提升至60%,并实现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的目标。
 
未来5年,我们将见到一个什么样的长安汽车?这是158年来长安汽车不断给我们的期待。

记者 | 刘英男     编辑 | 十三叔

微信名:e汽车
新鲜资讯,内幕深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