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乞讨传播学和皇后乐队的收音机GaGa | 边生活边学习

 秃头研究所 2021-05-18

前几日我在过地下通道坐地铁的路上看到了一位大约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在楼梯上拿着铁碗向路过的形形色色的人乞讨。我很想给他我身上的零钱,但是我已经很久不带纸币出门了。于是我只能匆匆地扯紧了袖子装作没看见地走掉。

然后我想起之前和阿蒋在一起讨论的问题:当电子支付越来越普及,靠街边行乞为生的这些人群该如何适应?或许在电子支付改变了日常交易方式之后,「行乞」也会变成另一种样子,或者这种「街头行乞」会逐渐消失。

但是就像是今天会反复提到的一个问题一样,只要有消费和需求场景,这样的行乞方式就绝不会消失,或者,它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今天还会讲到前段时间我迷上的皇后乐队中的一首歌「Radio ga ga」,要不就让我们从这首歌开始今天的推送好了!

朋友们!浪荡起来!

  施舍-付款  

  梅洛维茨的情境论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约书亚·梅洛维茨,同时也是媒介技术学派的第三代核心成员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其著作《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针对电视媒介对社会和人类行为带来的影响从「情境」的角度进行了详密的分析。

其中,梅罗维茨从情境边界、前台和后台关系、物理场所和社会场所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中的情境以及相应行为模式的差别, 认为印刷媒介环境容易把社会情境隔离开(因为印刷媒介的使用门槛高且信息内容不会同时分享和远距离传播)。而电子媒介则逐渐消除了物理场所和社会场所之间的历史性关联, 使之失去了区别情境和行为的意义, 因为电子媒介改变了时间和空间对于社会互动的意义(例如电子媒介使得千万里外发生的事情可以同步直播,消解了在场和非在场的区别)。新媒介筑造了新场景, 新场景导致新角色和新行为。也就是:媒介的变化→社会环境 (情境) 的变化→人类行为变化。

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 而不同情境的重叠或混淆则会引起行为的错乱, 因此, 真正不同的行为需要真正不同的情境。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 但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情境一旦重叠或混淆, 社会角色就会随之变化, 面对混乱的角色特点, 人们会感到困惑不解、不知所措。

举个栗子,例如电视(电视媒介)这种可视化的媒介呈现形式让以往没有文字识别和阅读能力(文字媒介)的儿童与成年人一起观看电视,这种情境的重叠会引起儿童这种本应扮演懵懂无知且与成人世界隔离开来的角色发生混乱。你只需要想想你在孩童时期有没有因为和爸妈一起看电视而产生认知上的问题?比如我…我就曾经被我妈每天按时准点地看中央十二套的法制栏目吓到一打开那个节目我就必须钻到桌子底下…这种其实就是儿童和成人之间角色的模糊化和混乱化。

把这件事转换到乞讨问题上呢?在电子支付普及之后,乞讨怕是也要从纸币转向扫码。听说已经有乞讨者掏出二维码了。

其实电子支付手段和纸币支付都是一种广义上的媒介。如果我们将梅洛维茨的思想进行延伸,不同的媒介会带来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情境会导致不同的行为。乞讨本身这个情境应该是一种出于怜悯心的行为,情境本身就包含了「施舍」的概念。而通过纸币(这种媒介本身就带着一种从我到你的具有实物的转变)「扔进」乞讨者的铁碗里这样的行为(媒介带来的行为),本身所包含的情境也是「施舍」。这样「施舍」+「施舍」就是一个非常融洽的情境,不会带来梅洛维茨所说的情境的混合下的混乱。

但是,如果今天我是站在行乞者面前扫码,那就另当别论了。

「电子支付」这种媒介本身就带有一种我主动「付款」的情境,本来施舍权应该掌握在我的手中(纸币就可以保证这种施舍权),但是今天我要施舍你,还必须要你掏出二维码,然后我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动作。这个时候虽然表面上施舍权仍然在我,但其实我已经在这个场景中变成了一个被动的施舍者,变成了一个需要向行乞者「付款」的人了。这时候,电子支付带来的情境变成了「付款」。「施舍」+「付款」,情境产生了梅洛维茨所强调的重叠和混乱,导致人的行为也会发生混乱:我究竟是在施舍他,还是我在为他付款?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当这种乞讨行为可能在现实环境中逐渐消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网络众筹行为。来想想,「众筹」的媒介情境是不是符合「施舍」的情境。

   报纸?广播?电视? 

   传统媒介真的会消失吗? 

看完波西米亚狂想曲之后迷上了皇后乐队,里面几首大热单曲里突然爱上了这首。看他的歌词感觉突然回到了六七十年代,那个年代里,电视正在不断普及,广播的受众正在快速分流。广播消亡论甚嚣尘上。和我们现在的报纸消亡论怕是如出一辙。

但是广播真的会消亡吗?

收音机作为一个媒体现在其实已经被很多的家庭和个人淘汰了,估计只有晨练的大爷能每天抱着一个收音机在公园遛鸟打太极了。但是收音机本身只是信息的一个载体。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他们利用收音机接收信息可能淘汰掉了其他的信息接收工具,和我们现在利用互联网接收信息而淘汰其他媒介是一样的。皇后乐队唱的是电视和广播的不同,唱的是广播带来的信息和记忆。广播是一个媒介,但是媒介承载的信息却可以随意流动。所以广播(针对听力器官进行信息传输)这种形式不会消失,但是收音机这种承载的媒介会消失。同样来说,文字(针对语视觉器官进行信息传输)这种形式不会消失,但是报纸这种承载的媒介会消失。所以媒介更迭、信息流动。似乎是一直以来的规律。

但是其实媒介也有存在场景,只要还有它的存在场景,这个媒介就不会消失。例如黑莓手机,绝对是一个特别的案例。对于现在的智能机而言,全键盘按键机应该是一个理所当然被淘汰的产品,但是仍然有络绎不绝的翻新机在售卖。原因就是它出现了不同于以往「使用场景」的「社交场景」。黑莓手机形象的优质,导致其能够在当下以视觉主导的社交媒体网络中持续活跃,一台好看的黑莓能够吸引诸多人的目光。还有就是「学习场景」,要学习但是又怕被智能手机影响,那就用小黑莓。所以媒介只要还有其存在的场景,它就仍然有存在的空间。只要遛弯的大爷还在,收音机怕是就不会死。

  听觉-视觉 冷媒介和热媒介  

  电视和广播有什么不同  

在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里,感觉是它的中心词。

冷和热的划分也是从媒介使用者的感觉上来划分的。对于媒介受众而言,参与度低的就是热媒介,参与度高的就是冷媒介;热媒介有排斥性,而冷媒介有包容性。

热媒介其信息含量丰富饱满(高清晰度),不需要受众的深度参与。(参与程度低)

冷媒介因为信息含量有限甚至贫乏(低清晰度),需要受众的深度参与。(参与程度高)

放在当下,广播传达出了声音,但是也仅仅如此,你只需要动用你的双耳(低参与度),所以它是热媒介。但是电视却需要我们耳朵、眼睛等多重感官的参与(高参与度),所以它是冷媒介。如果你对此还有参与度的疑问话,就设想一下为什么你无法一边开车一边看电视一样,但是却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听广播。

当然,麦克卢汉对媒介进行冷热划分自有其深意,在他看来,冷热媒介是是衡量媒介与社会环境是否适应的工具。就像他说的那样,华尔兹是热烈、快节奏的机械舞,它适合工业时代浮华与浓烈的情绪。

或许你可以思考一下,你喜欢老师单纯地讲课还是热烈课堂讨论,而理由又是什么呢?

(冷热媒介的概念是模糊的,后人也对其做了很多批判,但是总体来说,它仍然是我们认识媒介的一大重要窗口。)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