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路云展⑥ |瑠光溢彩的古代玻璃

 七烟 2021-05-18

图片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唐 韦应物《咏琉璃》


图片

古代玻璃:久违的奢侈品

如今,一提起玻璃,我们往往会想到无色透明的,诸如玻璃珠之类的价格低廉的物品。然而,古代的玻璃是有色不透明且价格昂贵的,是仅限于王公贵族等极少数人使用的奢侈品。《旧约·伯约纪》 第 28 章提到 :“黄金和玻璃不能与智慧相比”,可以知道在圣经成书的年代,玻璃的价值是和黄金相提并论的。

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方进口的玻璃器是士族大户“斗富”的宝物之一。四大名著《红楼梦》,就曾多次提及和描述玻璃器皿, 比如林黛玉送贾宝玉玻璃绣灯 、贾蓉因家中要来一位有身份的客人而跑到王熙凤那里百般讨好,其目的只是想借一个玻璃炕屏来充充门面。可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赫的家族都会把玻璃器皿作为一件重要的家具物件。

图片
图片




图为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的确,在融入不同的金属成分后,玻璃不仅会散发出各种各样的色彩,还会随着光线照射情况的不同呈现出微妙的变化。因此,从古代开始,玻璃在很多地区都被视作珍宝。玻璃具备了与琥珀、红宝石等宝石或其他名贵石头相同的魅力。

但是,如果做成像杯子或壶这样的容器,由于材质脆弱,会导致其有易碎的缺点。不过只要不摔碎,玻璃确实可能因其超越黄金和白银的美丽,而拥有超过贵金属的价值。

这么一想,美丽却脆弱这一玻璃特有的材质甚至让人想起佳人薄命这句话,白居易就曾写下“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样的诗句。

图片

古代玻璃的起源 

关于古代玻璃的起源,学界说法很多,也留下了扑朔迷离的传说。但现在比较公认的是,玻璃起源于公元前2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即“两河”流域,属于今西亚地区),该地区的诸多文明古国都有过灿烂的玻璃文化。公元前7世纪亚述巴尼拔泥板上记载了玻璃制作的神圣仪式,说明玻璃器在两河流域的价值极高。
图片
图片

图为亚述巴尼拔图书馆的泥板文献↑↑↑

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玻璃的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岩石基本构成与硅酸盐玻璃的成分差不多,这些岩石如果从自然中获得适当的条件就能形成玻璃。例如,黑曜石便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最长的自然玻璃。人类制作的玻璃则与古代高温产业有关,是长期探索与偶发性结合的产物。天然玻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玻璃。

图片

黑曜石是一种天然玻璃,成分为二氧化硅,

却不能成为像水晶那样的晶体,

这是岩浆喷发后迅速冷凝所致。↑↑


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遗迹里,小玻璃珠的出土,证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成为古代玻璃产生的中心。但是,在古埃及遗迹中发现的玻璃不是最原始的,而是已经加工的更为漂亮的玻璃,说明最早的玻璃是从美索不达米亚传到埃及的。
图片

丝绸之路上的玻璃贸易


玻璃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贸易品之一。随着汉代张骞开凿西域、 丝绸之路的开通,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有了直接的接触。丝绸之路上的 东西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互动。玻璃容器和饰品是从西方输入中国的主要贸易品之一,与此同时,玻璃技术也由西向东逐渐传入中国。

中国古文献对古代玻璃的称谓有“缪琳琅玕”“颇黎”“药玉”“瓘玉”“璧流离”等。近几十年来,中国考古发掘出土的古代玻璃器越来越多,特别是罗马玻璃、萨珊玻璃、伊斯兰玻璃的发现,为丝绸之路增添 了可靠的证据,也证明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作为最早的人造材料之一,玻璃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随着西汉时期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玻璃制品作为中外交流的物质载体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图片
平山郁夫藏古代丝路玻璃精选
平山郁夫,一位在少年时经历了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日本画家,以毕生精力收藏丝绸之路相关文物。

图片

平山郁夫长期致力于协助敦煌文物的保护,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场旅行,开启了平山夫妇的收藏人生。二人的足迹遍布中东、阿富汗、印度、中国西域等丝绸之路沿线各地。此后,在长达数十年的中亚、印度等国的艺术文化之旅中,作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的他,在战乱冲突地区保护文物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

图片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的收藏,涵盖了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几乎所有领域、地区和时代,以犍陀罗佛像、货币为代表,从地中海到西亚、东亚,从古代到中世纪再到近现代,包括雕刻、绘画、金属加工品、玻璃器具、染织品、饰品、书籍等在内,共计1万多件。

图片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 ( 日本山梨县北杜市 ) 收藏的丝绸之路玻璃器展览,精选了馆藏共计 325 件玻璃器,集中呈现了丝绸之路古代玻璃工艺的精华。

图片
从本期开始,“丝路云展”将带您进入瑠光溢彩的古代玻璃世界,让我们先从美索不达米亚开始吧! 
图片

图片

玻璃项链

北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 16 ~ 前 13 世纪

长 57.0 厘米

日本平山郁夫美术馆藏品

在开放模具上镶上大量的深浅不一的

蓝色玻璃制成方形串珠,

并辅以管玉、圆珠等其它各种形状的珠子组成项链。

串珠表面有条纹,上下有两个孔贯通。

早期玻璃多为蓝色,

据说是为了模仿珍贵的绿松石和青金石的色彩。

图片

图片
图片


玻璃项链

 北美索不达米亚

公元前 16 ~ 前 13 世纪

长 35.0 厘米

日本平山郁夫美术馆藏品

同样是以方形串珠为主的项链,
但大量使用了除蓝色之外的其它色彩的串珠,
如模仿玛瑙的褐色与白色条纹交替的玻璃珠,
还有以蓝色条纹装饰橙色,以藏青色装饰淡蓝色,
以白色装饰藏青色的珠子,
丰富的配色不仅提升了项链的审美价值和特殊力量,
也体现了在被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玻璃制作技术的迅猛发展。 

 图片

图片

凸出动物串珠

北美索不达米亚

公元前 14 世纪

长 2.2、宽 2.5 厘米

日本平山郁夫美术馆藏品

由开放模型铸造的串珠。

精心地将金箔覆盖在食草动物上,

宛如雕塑一般。

图片

图片

玻璃人面形挂坠(护身符)
北美索不达米亚
公元前 14 世纪高 2.0、宽 1.7 厘米
日本平山郁夫美术馆藏品

蓝色玻璃铸造的珠子,上下有通孔。
令人印象深刻的人面大概是象征魔鬼的面具,
被认为是消灾避难的护身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玻璃项链
北美索不达米亚
公元前 14 世纪
左图 长 56 厘米
右图 长 59.2 厘米
日本·平山郁夫美術館藏品

公元前 15 世纪至前 13 世纪,
以北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米坦尼王国为中心,
各地盛行起制作早期玻璃。
这些首饰就是后世以早期工艺制作的玻璃珠穿制而成。
用青色的玻璃珠充当青金石与绿松石,
用茶色的玻璃珠充当缟玛瑙。
这类仿制珍贵石料所制作的玻璃品同宝石一样价格高昂,
由于其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因此是备受珍视的随身饰品。

图片
图片
鉴钟君说
图片
图片

玻璃是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古代玻璃的起源与演化,与丝绸之路沿途各国的科技、贸易和文化交流息息相关。“在丝绸之路上,中国以丝绸为大宗贸易商品输入西方,玻璃则是从西方输入中国的主要贸易品之一。'《三国志》里就写:大秦,也即古罗马帝国,多产赤、白、黑、绿、黄、青等十种琉璃。唐李昉也引《南州异物志》记载:“玻璃本质是石,以自然灰治之。自然灰状如黄灰,生南海滨”。

透过小巧玲珑的珠子窥视一个远古时代的过往,古珠不语,但确实在陈述着那段历史。“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留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丰富。”

那么古代玻璃工艺是怎么发展的呢?又是如何流传?下期丝路云展将为您继续展现。 

图片 

资料来源:《瑠光溢彩:平山郁夫藏丝路古代玻璃精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