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欲

 三驾马车1966 2021-05-19

刘向军

欲壑难填。

人心不足蛇吞象。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这说的都是一个字:欲。

林则徐说无欲则刚。此言有理。就欲望而言,当然还有另一面有欲刚。

无欲和有欲正如无为和有为,本质上是统一的:有所欲即有所不欲,有所不欲始能有所欲;有所为即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始能有所为。

无欲的一般总是被定义为个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低级的无欲,是洁身自好,不占他人的便宜高级的无欲,是长思舍得,心里时常想着他人顶级的无欲,是公而忘我,身许天下。反之,无欲的,如果被定义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那是可怕的——心如死水,心如古井,那是极乏味的生活。

人生而有欲。所谓的有欲无欲必然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没有欲望,无法生存。

得道高僧,清心寡欲青灯古佛,超然出世看似大无欲,从另个角度来说,其一心向佛,自求涅磐,恰是其大有欲。

西天取经的玄奘,不羡富贵,不图安逸,不贪美酒,不近女色,一袭袈裟,一支禅杖,一匹毛驴,独自西行这是其大无欲而其叩问佛祖,求取真经弘法传道,九死一生,矢志不移,泽被后世,名垂千秋,又是其大欲。

周恩来总理无儿无女一心为民,两袖清风,清正廉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共产党人无欲则刚的典型而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赢得生前身后名,践行了他至死佩戴在胸前上的胸章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其大有欲。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江面上千帆竞发老和尚问小和尚江山有多少艘船?小和尚回答说数不清。老和尚说只有两艘一艘曰名,一艘曰利。

人生在世,名利二字。君子小人,莫不如此。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这是君子的名利观计利则尔虞我诈,求名则不择手段这是小人的名利观

名利单收的人很多。太史公死后有名,生前无小利,生前想花钱自免于腐刑而不能。和珅生前有大利,富可敌国,而死前身后有恶名——虽然也是大名。

名利双收的人也不少。历代寿终正寝的帝王都如此如汉高祖唐太宗乾隆帝。反之,那些被革命被弑君篡位的帝王就要差很多被俘虏的宋徽宗上吊自杀的崇祯帝被开棺曝尸的慈禧老佛爷。

在我们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生前名利双收死后芳名远播的欲求,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变得更为容易些,也更为坦然当然也更为艰难更为辛苦。所有的人都在不同的层次上拼命打拼为了某一种欲望而克制另一种欲望在无欲和有欲之间取舍,有欲和无之间挣扎。生命因此而精彩,个人因此而实现,生活因此而丰富,世界因此而进步。

有人对欲望有这样漂亮的表述低级的欲望,通过放纵即可实现高级的欲望,通过自律方可实现顶级的欲望,通过煎熬才可实现

我们对“有欲”也可以有这样的表述低级的无,通过忍耐即可实现高级的无,通过自律方可实现顶级的无欲,通过牺牲才可实现。

人生始于一个欲字,人生终于一个欲字。

该赋于“欲”以怎样的内涵与形式,这是人生全部的哲学。

2021.5.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