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代文学

 丘山居士馆 2021-05-20

   /肖旭

1.两个不同的作家群体:北朝:薛道衡、卢思道、杨素;南朝:江总、虞世基、虞世南
   2.文风发展流变:
    ①由风花雪月讲求词藻到——:隋文帝统一南北后,国势渐趋富强。但是,在文学上,直承南北朝的浮艳文风,依然占着统治地位。
    ②隋文帝、李谔:北周时代苏绰在文风改革上曾提倡过复古,隋文帝在公元五八四年,又继续诏令“公私文翰,并宜实录”。还惩罚了文表写得华艳的泗州刺史司马幼之。后来治书御史李谔上书指斥南朝文风是“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上高祖革文华书》)。文帝又把这篇奏书颁示天下。
    ③诗风华艳:隋炀帝即位后又一反文帝所为,极力提倡宫体诗,以适应其享乐生活的需要。
    ④边塞诗:有隋一代的边塞诗值得注意。
   3.代表作家、作品:
    ①卢思道(约530—582),主要生活在北朝。他的诗曾得庾信的赞美。《从军行》是他的代表作。
    ②杨素是隋朝的开国重臣,亲历征战,对边塞风霜行役的军旅生活体验尤深,在诗中表现得更为真切。代表作《出塞》其二。
    ③薛道衡(539—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荣河县北)人。曾官至襄州总管,播州刺史,后因迕逆炀帝,被害。他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昔昔盐》是他的最著名的作品。他还有一首著名的小诗《人日思归》。
   4.边塞诗:杨素的《出塞》
   5.南北诗风合流
   6.七言诗:在形式格律上,隋诗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其中七言诗形式的发展尤为显著。除了前面提到的卢思道、薛道衡的七言歌行而外,如隋炀帝的《江都宫乐歌》,形式上比庾信的《乌夜啼》更接近唐代的七律,而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其悠扬的声调,更宛然是唐代很成熟的七言绝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