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小说欣赏之人物鉴赏》教案、学案与课件

 崔无容 2021-05-20
图片
图片

廖鹏飞语文名师工作室

新课程教学系列

分享:宁乡七中高二语文组

《外国小说欣赏之人物鉴赏》教案

图片

【任务驱动】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有人说,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在《战争与和平》和《素芭》两篇文章里,两位作者让我们认识了两位独特的女主人公。请研读两篇文章,分析你眼中的两位主人公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提示:性格特征+分析

娜塔莎(自由奔放的贵族小姐):

①纯真活泼、热情善良。她因为害怕舞会迟到而兴奋、激动,既有一些焦急又体现出她的期待,在为家人准备的舞会的过程中,她花更多的心思考虑他人。那份青春天真的气息体现在她的身上。

②直率多情、单纯虚荣。她羡慕别素号娃伯爵夫人是第一个跳舞的人,对安德来公爵的邀请表达感激、快乐,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期望、幸福。

③浪漫冲动、盲目轻信。她将自己热烈情感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狂喜-恼怒-幸福-惊恐-愤怒-失望的情绪变化中体现她对阿那托尔的感情。

素芭(身残人弃的底层女性):

①美丽聪慧、感情丰富、善良温暖。她虽然不能说话,但是心里明白很多事情。她一直渴望自己被关爱,她从大自然、从动物身上获得安宁、理解、温暖。

②孤寂痛楚、被人抛弃、命运悲惨。她的身边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她,父母把她当做负担,所谓的朋友也并不真正关心她,丈夫最终把她抛弃。

【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

(1)列夫·托尔斯泰与《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战争与和平》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

生平经历: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他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1851年,以志愿兵身份参军。结婚后,他安居庄园,过着俭朴、宁静的生活。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摒绝奢侈,持斋吃素。晚年世界观激变,于1910年11月10日秘密出走,在途中因患肺炎而逝世。

后世评价: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托尔斯泰全集》共90卷,约1000万字。

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美国文学批评家哈洛·卜伦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也对他给予极高评价。

1855年,亚历山大二世登基。当时,沙皇政府由于在克里木战争期间遭到军事失败而削弱,农民暴动风起云涌,各方面人士要求改革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废除了农奴制,并实行了一些自由主义改良政策。因1825年起义失败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也在这时被赦免。

在19世纪初,俄国经历了两次对拿破仑军队入侵的反击。那是两场正义的保家卫国的战争,俄国人民空前地团结在了一起,不分贫富贵贱,甚至男女老幼前所未有地同仇敌忾,有力地阻击了拿破仑军队的进攻,挫败了拿破仑的征服。托尔斯泰认为,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要解决自己的社会走向问题,有必要回到这段历史当中去,回到这段历史当中那种上下一起努力的奋斗当中去,因而创作了《战争与和平》。

小说《战争与和平》以库拉根、罗斯托夫、鲍尔康斯基和别祖霍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为情节线索,叙述了在战争与和平的年代里,经历生活中无数的苦痛后,终于体验出人生真谛的故事。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9世纪初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间战争一触即发。彼得堡上层社会,舞会却照常举行。达官贵人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帕夫洛夫娜举办的家宴上。赴宴的有宫廷权臣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爱伦。彼埃尔是贵族别祖霍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学成回国,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退职老总司令鲍尔康斯基的长子。安德烈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任传令官,出国跟拿破仑军队作战,他期望战功与荣耀。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彼埃尔继承了别祖霍夫伯爵的遗产,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有钱人。他的亲戚伐西里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爱伦嫁给他,以图钱财。彼埃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勃赫夫决斗,随之与妻子分居。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打响,结果惨败。安德烈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康复。妻子莉沙产下一名男婴,她却在分娩中死去。安德烈孤独、绝望,决定终老领地。

1807年6月,俄法言和。1809年春,安德烈·拜会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被充满年轻的娜达莎吸引。后安德烈出国,娜达莎经不起彼埃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私奔。她与安德烈婚约即告无效。1812,俄法再度交战,安德烈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去运送伤兵,娜达莎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她向他谢罪并热忱看护他,但安德烈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彼埃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被法军逮捕成为俘虏。其妻爱伦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死亡。几番奋战,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埃尔在莫斯科巧遇娜塔莎,两人便结为夫妇,娜塔莎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安德烈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战争与和平》的四大家族

库拉根家族是宫廷贵族的典型。代表上流社会的贪婪和无耻,对国家、民族没有半点责任感。当俄国陷入困境,拿破仑逼近莫斯科的时候,他们只是想升官发财。库拉根的女儿爱仑是个“美丽的动物”,祖国处于危难之际,还以美色勾引人,过着淫荡的生活。库拉根的两个儿子伊包里特和阿那托尔,都卑鄙堕落。放荡、闲逸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

罗斯托夫家族是作者美化的宗法制庄园贵族的典型。作者笔下富于诗情画意的一个家族。罗斯托夫一家接近人民,保持着淳朴、热情的特点,具有温情脉脉的庄园贵族的品质。拿破仑入侵,他们都为祖国的命运焦急不安。尼古拉回到军队与敌人作战,娜塔莎自动为伤兵服务。15岁的彼恰,放弃了入大学的愿望参军,最后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鲍尔康斯基家族具有爱国、正直、孤傲的特点,保持了忠贞为国的老贵族的“古风”。老公爵以严厉为名,退居庄园,一直和朝廷疏远,对宫廷保持批判态度。1812年的战争触动了他,他召集民兵与敌人进行斗争。他中风了,临死前还关心着祖国的命运。他的儿子安德烈、女儿玛利亚都是爱国者。

别祖霍夫家族是莫斯科最富裕的家族,关于这个家族,作者着墨不多。这是一个爱国的家族。彼埃尔是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

(摘自百度百科)

(2)泰戈尔与《素芭》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 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摘自百度百科)

《素芭》的时代背景是印度独立之前,即印度处于英国殖民主义统治时期。当时的印度是一个依然保持森严的种姓等级制度的封建社会,在重重压迫之下,广大劳动人民苦难深重,尤其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受人摆弄的妇女,命运更是悲惨。这篇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的社会现实。

(摘自可可诗词)

图片

【课堂探究】

鲁迅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而小说家则艺术地将人物塑造出来,请根据【知识链接】所提供的描写方法,到文章寻找两位作家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塑造出个性如此鲜明特别的人物,并分析其中的效果。

提示:有多处体现的地方,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分析即可。 

提示:1、正面描写

(1)外貌

娜塔莎:瘦肩膀、小胸脯、细手臂、纤细灵活的腰身。——青春靓丽

素芭:长睫毛、大黑眼睛、娇嫩嘴唇——美丽动人,与哑巴形象形成对比

(2)语言

娜塔莎:“我等你好久了。”——急切、欣喜

素芭:爱怜的嘟哝声——温暖

(3)动作

娜塔莎:梳妆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亚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她转动着母亲的头,用针别了帽子,刚刚吻到了她的白发,她又跑到替她在缩短裙子底边的女仆们面前去了。——兴奋、激动、急切

素芭:那天又是月圆之夜,素芭从自己屋子步出,走到从小就熟悉的河岸那未经修葺的埠头处,扑倒在绿茸茸的草地上,她仿佛用自己双臂紧紧抱住整个人类的无言的大地目前。——孤独、无助、伤心

(4)神态

娜塔莎:娜塔莎对于失望和狂喜都有所准备的焦急的面色,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感激、小孩般的笑容。——急切、欢喜

素芭:素芭犹同中了箭的牝鹿一般,怀着令人怜悯的目光望着猎人……素芭就这样直盯盯地望着帕勒达帕。——可怜、无助

(5)心理

娜塔莎:她的全部精力,从早晨起就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他们全体,她,妈妈,索尼亚,都要穿得不能再好。——激动、期待

素芭:内心始终祈祷着,众人若把她遗忘掉,那就该万事大吉了——不愿被冷落

1、侧面烘托

(1)环境烘托

《娜塔莎》:文章第2段:在英国码头上,这个要人的有名的宅邸里闪耀着无数的灯火……——娜塔莎生活比较幸福、快乐

《素芭》:第二部分——乐景写哀请,自然环境的美好衬托素芭的孤独。

(2)物象烘托

《娜塔莎》:舞会及穿着——对晚会的期待,生活的豪华。

《素芭》:第三部分:牛、山羊、猫——与动物相处的素芭是温暖的,但只有动物能与她建立浓厚的友谊,又再一次突显了她的孤独、悲哀的形象。 

(3)人物烘托

《娜塔莎》:安德来公爵、爱仑、别素号娃伯爵夫人等——娜塔莎的独特魅力

《素芭》:父母、帕勒达帕、丈夫——素芭的悲惨处境

【总结提升】

除了以上作者运用的描写手法,请问你还能从什么地方获取信息以了解人物形象?

提示:

(1)作者交代身份、地位等

《娜塔莎》:贵族小姐

《素芭》:哑巴女孩

(2)作者评议

《娜塔莎》:娜塔莎要去赴她平生第一次的大跳舞会。她这天早晨八点钟就起身,整天都在狂热的兴奋和活动中。

《素芭》:聪颖的素芭从小心里就明白……

(3)故事情节发展

《娜塔莎》:三个部分中娜塔莎从舞会前的兴奋、激动、焦急心理,到舞会上的欢喜、产生爱意,到被诱惑后的幸福与惊恐同在的矛盾心理等展现了娜塔莎的心理成长过程。

《素芭》:素芭从小时候的孤独、被人冷落,到长大后作为交易被父母抛弃,再到丈夫抛弃的过程,一步步加重她的悲惨形象。

【拓展训练】

两位女主人公实际上代表着某一时期作者所在国度的女性形象,从她们的身上可以窥见不同地域文化下女性的地位与处境,也能展现当时当地的一些风尚。请联系所学,尝试探究两位作者笔下展现出了俄国和印度人对女性形象塑造有何不同,并谈谈你的女性观。

《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的形象就是爱的化身,在小说开始时作者向我们展示一个天真烂漫、活波可爱的少女形象。无论她出现在哪里,都会立即听到她的欢声笑语。在作家通过男主人公安德烈的印象和感受对娜塔莎所作的描写十分精彩。

“在众人之前,有一位黑头发,很瘦削的,真是很瘦削的,很眼睛的姑娘,向着马车跑来,那姑娘穿着黄色的布裙。在她的头上结着白色的手帕,从那帕子下面散放出一些卷发。这姑娘在想着什么?她为什么那样幸福呢?安德烈公爵不禁好奇的这样的想。

娜塔莎的快乐幸福,对整个世界的热情都展现在我们面前……娜塔莎的可爱与独特的气质都是发自内心的。托尔斯泰创造的娜塔莎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典型。娜塔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并非神话的天仙。她对安德烈的爱是发自肺腑的,但是由于那是太过年轻受到了浪荡公子阿纳托里的诱惑,这一错误让她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转移伤员时,她母亲不同意用她们的马车运伤员,娜塔莎带着因为发怒而显得难看的脸,好像风暴一样闯进房间,走到她母亲面前。

“这是卑鄙!这是丑恶!”她喊叫着。“这不会是您吩咐下去的。”

……

“这样不行,妈妈,这太不像话了……不行,妈妈,亲爱的,这样是不对的,请您饶恕,亲爱的……妈妈,我们要带走的东西,这在我们算得了什么,您只要看看院子里……妈妈!这是不可能的!……”

这段描写表现了娜塔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伤员的关心和同情,她并不像上层社会的贵族小姐那样只顾自己享乐,毫不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娜塔莎的身上充满了爱,她懂得生命的本质是爱,爱复苏,生命也就复苏了。在于安德烈重逢后,娜塔莎的爱更深切的展现出来,她对安德烈的悉心护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爱使安德烈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享受到幸福的感情。

娜塔莎形象的塑造,展示了传统俄罗斯女性的真、善、美。

——摘自百度文库《略谈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泰戈尔塑造的女性形象,与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可谓是大相径庭。他笔下的女性没有艾思美拉达的纯情和奔放,也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激情和热烈,更没有卡门那样的自主意识、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和野性的美,更不会有娜拉那样的愤然离家。在世界文学的女性画廊里,她们似乎是一群独特的异类。除了美丽、温柔、善良这些世界文学中女性正面形象的共同特征外,泰戈尔笔下的女性有着鲜明的、独特的印度特有文化印迹。

1、牺牲自我,丧失自我。
泰戈尔时代的印度妇女,可以说完全生活在家庭之中。丈夫就是她们的最高主宰,家庭就是她们的全部世界。泰戈尔笔下的女性形象最突出的品质就是自我牺牲的精神。她们尤其乐意为自己的丈夫做出自我牺牲。

2、地位低下,苦难深重。
印度是世界上封建制度比较漫长且甚为严酷的国家,印度妇女的命运尤其悲惨。除了和其他国家的女性一样受到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的压迫外,印度特有的童婚制、陪嫁制、殉葬制等陈规陋习都大大加深了印度妇女的苦难。因此,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泰戈尔笔下的女性是极其悲苦的。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毫无地位。她们终日戴着面纱,被隔离在社会和这个世界之外。她们无权主宰自己的命运,更无权在爱情和婚姻中做出自己的抉择。

在《素芭》中,哑女素芭是含着泪水,“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就像“一头牲畜一样”被嫁到了远方。她先是被自己的生身父母拋弃,又被自己的丈夫拋弃,在茫茫世界中,她孑然一身,孤苦无依。面对悲惨的命运,她只能在心里发出一种“除了神仙再也没有人听到”的哭泣。

3、异常压抑、特别矛盾。

泰戈尔笔下的女性不仅生活悲苦,而且内心异常压抑。她们经受了极为悲惨的命运,然而她们几乎从不呐喊、从不反抗、从不交流,甚至从不宣泄。她们的内心肯定是封闭的,她们把深重的苦难都默默地埋在心底。她们缺乏同情者,甚至连她们的父母兄弟都怕受到牵累而将她们拒之于千里之外,她们是一群默默背负着十字架走路的人。泰戈尔笔下的女性一方面被套上了沉重的人性枷锁,她们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本性去生活;另一方面她们毕竟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不可能没有女人的思想、感情和欲望。况且,她们又生活在这个交织着宗教、民族、种姓等众多冲突,矛盾的印度社会里。同时她们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往往是泰戈尔对人生、理想和哲理等问题的深入思考的艺术体现。因此,又导致泰戈尔笔下的女性常常处于种种矛盾中。

——摘自孤独的老愤青新浪博客《泰戈尔笔下的女性形象特征》

印度历史从道德和宗教两方面对女性进行束缚和荼毒,在现今社会依旧可以看到古代的缩影,印度女性至今生活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下,这种风气还被印度男性奉为“世界上最好的文明”。

首先,当代印度盛行童婚。印度童婚是《摩奴法典》中的规定,书中记载:“30岁的男人应同12岁的幼女结婚 ,24岁的男子应同8岁的幼女结婚”。在当代印度,女童3-4岁就可以身披嫁衣结婚了,甚至有多个不会走路婴儿嫁人的案例。在印度,女子嫁人是要娘家准备丰厚的彩礼的,男子不用准备任何财物。婚礼的一切开销也由女方承担。印度婚姻习俗,年龄越小的新娘,嫁妆可以准备得越少。男子也爱娶未成年女子为妻,因为年纪越小的女子,越能保证嫁人时的贞洁。所以,印度的贫苦人家,通常选择将女童出嫁,以节省全家开销,男子也喜欢娶女童。

其次,当代印度女性没有女性卫生品使用。第一,从印度传统观念上,月经是人们难以启齿的话题。第二,从2018年开始,印度政府才降低卫生巾的关税,使更多的女性买得起卫生巾。月经是印度男性为女性设立的监牢,他们认为女性在经期是不洁净的,经期对于女性是一生最大的耻辱。印度女性在经期时,用旧布、谷壳、干草、灰土,或者旧报纸解决自己的经期需要。

再者,当代印度女性没有安全的生存环境。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每3分钟会发生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案件,每22分钟会发生一起侵犯案。女性在印度无法享有合理合法的权力,更得不到任何有效的安全保障。在一起轰动世界的印度侵犯案中,女大学生因为深夜回家,被视为引诱男子犯罪,导致自己被6名印度青年侵犯致死。案件发生后,印度男性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是女性夜间回家本身就是错的,是不检点的放荡行为,侵犯是她引诱男子犯下的罪行,罪不在男性而在女性。6名侵犯者的辩护律师按照印度的伦理道德为他们辩护说:“如果我的女儿有婚前性行为,且夜间同男友外出,我会把她活活烧死。所有父母都该如此”,强调此次案件在印度是存在合理性的。

——摘自山之高兮《印度作为世界三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何却形成了如此畸形的女性观?》

【延伸阅读】

《我的姐姐》:当女性成为“姐姐”,就注定成为“奉献者”

近日,《我的姐姐》登陆国内院线热映,口碑也引发了巨大争议。影片围绕一对失去父母的姐弟展开,姐姐被要求要抚养年幼的弟弟,她在面对追求个人独立还是抚养弟弟的问题上挣扎徘徊。影片上映后,“父母去世姐姐是否必须抚养幼弟”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对于中国人而言,亲戚之间的称谓不只是标定彼此的血缘关系,更重要的是标定每个人在伦理秩序中的位置及角色。当安然在《我的姐姐》中被标定为安子恒的“姐姐”时,一系列的义务和责任才会如洪水般倾泻到她身上,而对于那些义正词严的亲戚来说,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安然不得不面对由“姐姐”这一身份和角色引起的问题,因此遭受两面夹击、挣扎和痛苦。

在本文作者看来,这个故事探讨的并非“新问题”。当我们在电影中再次遭遇重男轻女、对女孩的忽视以及隐秘的女性歧视,仿佛旧日重现。发生于晚清民初、爆发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对于传统家庭伦理秩序的质疑和抨击,对家族女性的轻视和压制的反对,对女性独立自主、个体性价值的强调......这些问题都再一次重现于《我的姐姐》身上。那么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经历了怎样的一波三折?当下女性面对家庭伦理冲突时,又是否有了更好的选择?

01

姐姐牺牲成全弟弟,

在东亚家庭伦理中颇为普遍

在《我的姐姐》中,安然是一个颇为典型的现代女性,对自我主体意识有着清晰认知,具有强烈的反思和批判能力。而塑造这种特质的很大原因,从电影中的回溯看,正来源于她从小所成长和遭遇的家庭。父母对于儿子的渴望是“重男轻女”糟粕的延续,也正是这些观念给安然造成了直接且影响极大的伤害。

影片中,父亲为了获得生二胎的机会对外宣称自己女儿是瘸子,让安然扮演瘸子。父母对儿子的执念也对安然的心理造成伤害,尤其是对于自我价值和作为女孩的认知产生怀疑,同时也极有可能形成自我伤害与贬低。但安然最终并未在后者的阴影中走向灰暗,反而长成了一个颇有主见且强硬的女孩,这一点与她小时候成长于姑妈身边有着直接关系。

《我的姐姐》很大程度上在塑造一条女性生命史。这一点在姑妈和安然之间十分鲜明。父母为了生二胎把安然送到姑妈身边,姑妈在整部电影中被反复强调为某种“为他”存在的形象,如母亲、妻子以及最重要的“姐姐”。从原生家庭到她自己的家庭,前者所扮演的“姐姐”角色给她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姑妈的母亲直截了当地告诉她家里的一切会先给儿子,所以她必须放弃自己的读书机会、到俄罗斯做生意的梦想,以成全弟弟这个男孩。

“姐姐”必须牺牲以成全弟弟的叙事在整个东亚儒家家庭伦理秩序中十分普遍。在赵南柱《82年生的金智英》中,她同样因为有一个弟弟而被奶奶要求事事退后,其母亲也像《我的姐姐》中的姑妈一样,在忍让和牺牲自己的欲求中度过了一生。她们大都对此有着鲜明的意识,即自己在家庭重男轻女观念下遭到的忽视、贬低和歧视,但她们却投诉无门,挣扎无处,最终只得默默忍受,以期待有出头的那一天。

所以,这个故事似乎再次回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十分常见的家庭与女性的矛盾。然而时过境迁,我们意外地发现,在许多领域或观念都已经发生巨变的时候,唯有家庭伦理中的重男轻女、对女性的夹击依旧存在且变得更加复杂。

在《性别政治与国家:论中国妇女解放》中,学者张念指出,近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她们身体的行动有紧密联系。迈开三寸金莲走出闺阁这一看似简单的身体动作对于中国近代女性而言却是惊天动地且十分惨烈的。造成传统女性被束缚的第一层空间限制便是由“家”所建造的“闺阁”,因此遭到批判和反对的第一个对象也便是传统之“家”。曾赋予女性安全与稳定的“家”以及在其中所形成的伦理秩序,最终因其密封性成为“解放”这一新观念的对立面,由此走出闺阁与离开家庭,成为近代女性走向独立和自主的第一步。

当身体开始行动,近代女性从“闺阁”迈出要走向何处?

在李木兰论述近代中国妇女参政的专著《性别、政治与民主》中,她发现那些走出闺阁的女性开始进入公共场所,一直以来这一场所都属于男性,她们遭到诸多男性目光的注视。正因这一空间强烈的男性特质,导致刚刚进入其中的女性遭到诸多困难。鲁迅才会在《娜拉走后怎么办》的演讲中指出,离开家进入公共空间的女性最终不是归家就是走向堕落,社会的滞后及结构的男性化导致孤立无援的女性在其中格格不入。但需要强调的是,正是近代无数女性们如此前仆后继地进入男性化的空间,才开始一点一滴地对其进行改造和重组,由此才奠定了其后妇女解放的基础。

在安然的生命史中似乎就暗含着这一中国近代女性解放的起源叙事。原生家庭的重男轻女造成她被“遗弃”而进入一个也并非那么温馨的亲戚之家。安然遭到表哥暴力伤害,被姑父偷看洗澡,最终在上大学后开始独立养活自己。支撑安然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许就是姑妈,姑妈教安然“当女孩子被欺负时,一定要反击,能打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这一残酷的生存法则折射出的,正是女孩在家庭及更大社会空间中遭到的冒犯和伤害。而家庭与社会,这一彼此紧密联系且共享性别意识形态的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对女性造成了双重压力。

在姑妈身上,我们能看到她受益于前辈女权运动者们的努力,如获得上学的机会,能够工作;但同时她也依旧为传统的家庭伦理秩序束缚。在“重男轻女”观念的迫害下,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为他人而活。这时候我们便会发现近代女性解放到姑妈那一代女性身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一变化或许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便已经出现。

02

从“五四”到当下,

不断摇摆的妻子、母亲与姐姐

在近代女性解放中,个人主义强调的个体自主有极具破坏性和颠覆性的力量。当女性以个体脱离家庭伦理制度,抛弃那些诸如“妻子”“母亲”或“姐姐”的角色只作为自己存在时,她们便创造出新的责任与义务关系。“我是我自己的”这一在《伤逝》中出现的女性意识是女性走向自由的基础性一步。但伴随着20世纪国内的政治动荡与国外日本侵略的加剧,个人主义开始遭到批评与质疑,离开家涉足社会的女性也在新的意识形态号召下回归家庭(如国民党发起的“新生活运动”)或走向革命(如丁玲等女性前往延安)。在危急存亡中对新集体的召唤产生了新的联合,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淹没了早期对个体性的强调和关注。最终女性融于新的集体,女性意识或说女性作为性别集体的需求、困扰和压迫再次被忽视,抑或划入其他范畴、遭到同化。

“妇女能顶半边天”给女性权利赋予了正当性,但同时也存在局限。妇女们一方面像男人一样参加建设,积极工作;另一方面她们却依旧承担着传统家庭伦理的要求,如洗衣做饭、照顾孩子、奉养公婆,同时面对“重男轻女”造成的伤害。《我的姐姐》中,姑妈随口提到自己曾经历下岗,也反映了上世纪末中国女性所遭遇的危机。经济形式进行改组期间,为了男性能够有足够的工作岗位而发起的女性下岗潮也导致她们再次被鼓励回家。如戴锦华在其《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中所写,伴随着家庭、社会以及许多传统价值的再次主流化,曾经在“五四”新文化时期遭到猛烈抨击的许多观念和价值也重新死灰复燃。

当传统“重男轻女”观念遭遇计划生育政策,《我的姐姐》的故事的普遍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共鸣才会变得更加强烈。在电影中,安然和弟弟相差十几岁,几乎未曾一起成长,也就不必提姐弟感情。弟弟作为独生子成长,娇生惯养俨然长成“小皇帝”,很大程度上成了继承其传统男性社会及其特权的最佳继承人。如果我们把安家作为一个样本或隐喻来看,便会发现女性在其中遭到的忽视、伤害和被边缘化,男性所受到的特权照顾和养成的“主子”性格,几乎就是社会中的两性处境的隐喻。传统“家国同构”的模式,也暗含了家庭伦理的扩大化。

据说这部电影原名《踢皮球》,后改为现在的名字,而“我的姐姐”这一短语背后的主体是弟弟、男性。我们会发现这部电影就是以弟弟的视角去讲述“姐姐”的故事,“姐姐-弟弟”之间的纠缠始终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因此我们才会发现其中的张力和矛盾,安然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规划和渴望,所以她要离开“家”,但“弟弟”这个来自家的血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义务让她无法离开。对“五四”新文化一代的诸多女性来说,这一纠缠的二选一大都会以选择前者结束,即“家/族”的黑暗与压迫让她们义无反顾地想要离开。但安然却无法再如此决绝,并非“家”变了,而是主流价值对女性的期望与规训改变了。

在《我的姐姐》中,“家庭”的可恨同时也始终包含着一股可爱,与其说造成这一可爱的是血缘,不如说是绵延了千百年人们渐渐习惯甚至渗入血液中的亲情羁绊。安然的舅舅说“亲人,就是债”,就是我欠着你,你欠着我。但这一无奈的观念中潜藏着诸多问题,尤其是这样一种几乎天命的观念让安然无法反抗最终只能顺受。于此我们发现,这句话更可能来自于处于家庭伦理上位之人,而且是对遭到他们管制和压迫之人说的。

胡适曾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提到,“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但伴随着现代性所造成的城市化以及传统共同体的消散,个体如原子般游离,失去依靠。“家”这一意象开始被重新想象和塑造,成为新的港湾。

所以在《我的姐姐》中,无论我们多么为安然打抱不平且觉得她的选择和行为都可以理解,但最终弟弟变得善解人意且充满温情时,我们却马上缴械投降,再次投入家的温暖怀抱。最后,“我的姐姐”再次被这个精明的弟弟拴住,还在其上覆盖了一层更加温和柔软的糖衣,让人心满意足地吃下。

这或许正是电影结局引起争议的原因。

03

面临家庭、代际冲突时,

我们有“更好的”选择吗?

在整部电影中,水的意象反复出现。最激烈的一次是在安然梦中,她梦到小时候学游泳溺水却发现父母不在身旁,最终拯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这一梦的意象处理很精妙,不仅暗示安然作为女孩在家中所处的糟糕境况,也暗示着一个更残酷的现实:即最终能拯救女孩的也只有女孩自己。

第二处令人印象深刻的水之意象是安然在雨天到父母墓前告别,下山的时候,雨水顺着阶梯哗啦啦地流下来,绵延不绝……在传统意象中,女性始终和“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的姐姐》中,水的柔性似乎最终战胜了其可能溺毙人的暴烈性。但这一柔性却来源于处于弱者地位的安然,而非其父母或是咄咄逼人的亲戚。最终需要牺牲的依旧还是无论个体或整体结构中都处于弱势地位之人,这不免让人不甘且不平。

电影处理这一家庭、代际冲突时,还有哪些“更好的”选择?

日本家庭伦理电影中,如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山田洋次的《东京家族》以及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在围绕家庭伦理纠葛和冲突时,我们会发现柔性的宽容或妥协不只是子女们所做,而往往是被认为代表着传统或顽固的父母所做的。他们最终因为亲情放弃执念,成全子女们的选择和心愿。这或许是让我们感动且不会觉得太不甘的原因。

在李安导演的《喜宴》中,最后在机场举起手像是投降的父亲的身影,之所以令人感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最终发现,如胡适对其儿子所言,“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 父母的自我反思或许才是解开亲情死结的第一步。

《喜宴》结尾,片中父亲举双手安检,常被影迷解读为是父亲的妥协与“投降”。

无论是姑妈还是安然最终都未得到来自父母的退让,反而被要求不断地为了家庭、为了弟弟无限往后退,最终失去自己的梦想、事业和人生。而变成一个“奉献者”,对姑妈或安然来说,永远都不是幸福的模样。当“姐姐”是“我的”,虽然我们能感受到其中的亲密和温情,但当“姐姐”不想仅仅只当个姐姐,而想为自己着想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和梦想时,“我”这个弟弟难道不应该支持吗?

是的,电影中的安子恒很小,但这不应成为让姐姐牺牲自己人生的理由。姑妈曾经这么做了,但她并不幸福;金智英这样做了,最后发现自己空空的,好像被一面无形的墙困着;如果安然也这么做,她或许会得到亲戚、他人或整个社会的赞美,但最终放弃的却是自己的人生。

《外国小说欣赏之人物》学案

【任务驱动】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有人说,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在《战争与和平》和《素芭》两篇文章里,两位作者让我们认识了两位独特的女主人公。请研读两篇文章,分析你眼中的两位主人公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提示:性格特征+分析

【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

(1)列夫·托尔斯泰与《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战争与和平》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

生平经历: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他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1851年,以志愿兵身份参军。结婚后,他安居庄园,过着俭朴、宁静的生活。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摒绝奢侈,持斋吃素。晚年世界观激变,于1910年11月10日秘密出走,在途中因患肺炎而逝世。

后世评价: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托尔斯泰全集》共90卷,约1000万字。

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美国文学批评家哈洛·卜伦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也对他给予极高评价。 

1855年,亚历山大二世登基。当时,沙皇政府由于在克里木战争期间遭到军事失败而削弱,农民暴动风起云涌,各方面人士要求改革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废除了农奴制,并实行了一些自由主义改良政策。因1825年起义失败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也在这时被赦免。

在19世纪初,俄国经历了两次对拿破仑军队入侵的反击。那是两场正义的保家卫国的战争,俄国人民空前地团结在了一起,不分贫富贵贱,甚至男女老幼前所未有地同仇敌忾,有力地阻击了拿破仑军队的进攻,挫败了拿破仑的征服。托尔斯泰认为,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要解决自己的社会走向问题,有必要回到这段历史当中去,回到这段历史当中那种上下一起努力的奋斗当中去,因而创作了《战争与和平》。

小说《战争与和平》以库拉根、罗斯托夫、鲍尔康斯基和别祖霍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为情节线索,叙述了在战争与和平的年代里,经历生活中无数的苦痛后,终于体验出人生真谛的故事。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9世纪初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间战争一触即发。彼得堡上层社会,舞会却照常举行。达官贵人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帕夫洛夫娜举办的家宴上。赴宴的有宫廷权臣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爱伦。彼埃尔是贵族别祖霍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学成回国,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退职老总司令鲍尔康斯基的长子。安德烈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任传令官,出国跟拿破仑军队作战,他期望战功与荣耀。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彼埃尔继承了别祖霍夫伯爵的遗产,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有钱人。他的亲戚伐西里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爱伦嫁给他,以图钱财。彼埃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勃赫夫决斗,随之与妻子分居。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打响,结果惨败。安德烈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康复。妻子莉沙产下一名男婴,她却在分娩中死去。安德烈孤独、绝望,决定终老领地。

1807年6月,俄法言和。1809年春,安德烈·拜会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被充满年轻的娜达莎吸引。后安德烈出国,娜达莎经不起彼埃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私奔。她与安德烈婚约即告无效。1812,俄法再度交战,安德烈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去运送伤兵,娜达莎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她向他谢罪并热忱看护他,但安德烈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彼埃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被法军逮捕成为俘虏。其妻爱伦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死亡。几番奋战,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埃尔在莫斯科巧遇娜塔莎,两人便结为夫妇,娜塔莎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安德烈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战争与和平》的四大家族

库拉根家族是宫廷贵族的典型。代表上流社会的贪婪和无耻,对国家、民族没有半点责任感。当俄国陷入困境,拿破仑逼近莫斯科的时候,他们只是想升官发财。库拉根的女儿爱仑是个“美丽的动物”,祖国处于危难之际,还以美色勾引人,过着淫荡的生活。库拉根的两个儿子伊包里特和阿那托尔,都卑鄙堕落。放荡、闲逸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

罗斯托夫家族是作者美化的宗法制庄园贵族的典型。作者笔下富于诗情画意的一个家族。罗斯托夫一家接近人民,保持着淳朴、热情的特点,具有温情脉脉的庄园贵族的品质。拿破仑入侵,他们都为祖国的命运焦急不安。尼古拉回到军队与敌人作战,娜塔莎自动为伤兵服务。15岁的彼恰,放弃了入大学的愿望参军,最后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鲍尔康斯基家族具有爱国、正直、孤傲的特点,保持了忠贞为国的老贵族的“古风”。老公爵以严厉为名,退居庄园,一直和朝廷疏远,对宫廷保持批判态度。1812年的战争触动了他,他召集民兵与敌人进行斗争。他中风了,临死前还关心着祖国的命运。他的儿子安德烈、女儿玛利亚都是爱国者。

别祖霍夫家族是莫斯科最富裕的家族,关于这个家族,作者着墨不多。这是一个爱国的家族。彼埃尔是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

(摘自百度百科)

(2)泰戈尔与《素芭》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 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摘自百度百科)

《素芭》的时代背景是印度独立之前,即印度处于英国殖民主义统治时期。当时的印度是一个依然保持森严的种姓等级制度的封建社会,在重重压迫之下,广大劳动人民苦难深重,尤其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受人摆弄的妇女,命运更是悲惨。这篇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的社会现实。

(摘自可可诗词)

【课堂探究】

鲁迅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而小说家则艺术地将人物塑造出来,请根据【知识链接】所提供的描写方法,到文章寻找两位作家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塑造出个性如此鲜明特别的人物,并分析其中的效果。

提示:有多处体现的地方,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分析即可。

1、正面描写

(1)外貌:

娜塔莎:

素芭:

(2)语言

娜塔莎:

素芭:

(3)动作

娜塔莎:

素芭:

(4)神态

娜塔莎:

素芭:

(5)心理

娜塔莎:

素芭:

1、侧面烘托

(1)环境烘托

《娜塔莎》:

《素芭》:

(2)物象烘托

《娜塔莎》:

《素芭》:

(3)人物烘托

《娜塔莎》:

《素芭》:

【总结提升】

除了以上作者运用的描写手法,请问你还能从什么地方获取信息以了解人物形象?

(1)作者交代身份、地位等

《娜塔莎》:

《素芭》:

(2)作者评议

《娜塔莎》:

《素芭》:

(3)故事情节发展

《娜塔莎》:

《素芭》:

【拓展训练】

两位女主人公实际上代表着某一时期作者所在国度的女性形象,从她们的身上可以窥见不同地域文化下女性的地位与处境,也能展现当时当地的一些风尚。请联系所学,尝试探究两位作者笔下展现出了俄国和印度人对女性形象塑造有何不同,并谈谈你的女性观。

《外国小说欣赏之人物》课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